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佳文赏析 >>open人生劳碌一场空—藏区天葬(图)
Email

 

人生劳碌一场空—藏区天葬(图)

 

  藏族天葬的产生,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。由于它与当时社会的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程度以及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,再加之历史久远,时过境迁等诸多因素,因此作为现代人来探讨它的起源就十分困难。为了对天葬的产生有个历史的系统的认识,在此,我们有必要对藏族的远古社会作一简略的追溯。

  藏族古史《柱间史》记载:“东、党、赛、莫,即四大宗族,是雪域藏地最早出现的人类。”这四大宗族,也可称为四大氏族,但更准确地说,应为“四大姓氏”。可见,这四大姓氏或宗族为藏族族源。

  经过漫长的岁月,藏族历史逐渐有了头绪,开始系统化,“以后依次由玛桑九兄弟、二十五小邦、十二小邦或四十小邦统治。”从这些不断更迭的统治者以及不断分化又合并的社会结构,可以看出藏族古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,同时亦表明了当时的社会仍属于原始社会。

 

  这些都是顾客家属送给天葬师的感恩牌,相当于我们的锦旗。感谢天藏师帮助自己的亲人超度亡魂,助其升天。

 

  现在的天葬已不在是以往少数人享用的神圣仪式,只要花费几万块钱(含7-49天超度),就可以享受至尊VIP待遇,详细过程有机会赘述。

 

  图中右首的小木屋是天葬师的更衣室。正常天葬时间为下午两点,一般天葬师在一点半入场,做点准备工作。两点左右(有时会在2点半),一群喇嘛(我们称为天葬工作者),会将超度完毕的尸体运送到天葬台,摆放完毕后开始诵经,意喻超度。

 

  天葬师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做的,若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天葬师,既要有足够的勇气处理无常的生命,还要有平衡世俗偏见的能力,更要有一颗悲悯的心。

 

  佛塔下用铁栏杆围着的一小块润润的土地,就是传说中的天葬台了。为什么润润的,因为每天都被人油浸透……。天葬作为藏族同胞转世的最高丧葬仪式,飘扬的五彩经幡见证着它的神圣。

 

  天葬台旁的佛塔。不管你信与不信,由于天葬这个题材比较敏感,大多数观众都会围着这个佛塔转三圈,然后扯一根头发放到天葬台上,以保平安。

 

  在藏地,天葬师指的是帮助每个人走上解脱之路的人,虽然他从事的这个职业与屠夫不同,但也素来被看作比较低下,可是在生活中却谁也离不开,因为在死亡的时候,我们除了需要喇嘛,还需要“刀登”(藏语,天葬师)。 “热甲巴”数量与施葬的人数有关,一般是五、六人。

 

  郎木寺天葬台位于赛赤寺院西北300多米处,是安多地区最大的天葬台之一,已有400多年的历史,它像一本天书,让天下游客怦然心动去阅读。山顶飘着各色嘛呢经幡,还有成群的秃鹫在盘旋,它们是藏族人民心中神的化身。百灵鸟鸣唱的天葬场,没有想象中那种阴森与恐怖,在这里死亡不仅仅意味结束,也意味着新的开始,带有重生与超脱的意味,是藏区信教群众最后的回归,他们用天葬这一具体方式呈现人类回归自然这一法则。这里独特的藏族丧葬文化风貌,近几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客来这里探密。

 

  看着天葬台旁四散飘落的衣物,刻写着经文的箱子,被血水润浸的那一小块让灵魂轮回的土地,无不让人嗅到死亡的气息。

 

  远处,那蜿蜒的公路、奔走的汽车、飘荡的白云无不昭示着欣欣向荣的生命。近处,被死亡血水润浸的湿土,食人秃鹫遗失的片羽,撕裂人专用的抡锤,无不昭示着逝去的人生。

 

散落的衣物昭示着他们曾到这个世上来过。人生苦短,珍惜生命吧,朋友!

 

雄鹰,在蓝天上翱翔。可惜这不是鹰,是专吃腐肉的秃鹫。

 

嗷嗷待哺的秃鹫。

 

看到天葬台上那个还带着皮肉的骷髅,还有周遭的累累白骨,叹人生脆弱之余。

 

残缺的下颌,曾经布满生命的痕迹。

 

图为草丛中散落的头骨。

 

散落草丛中的头盖骨。

 

这块肋骨让人联想到街头巷尾的美食排骨。

上传日期:2012.06.04

(第1页 第2页 第3页

东方阳熹按:

  志公云:“身归土,气归风,一片顽皮裹臭脓。败坏不如猪狗相,何不当初问志公。”

  此时人们苦苦追求一生的名利还在吗?经营一生、奋斗一生的事业还在吗?手中的财富还在吗?居住的豪宅还在吗?开的宝马还在吗?男女情爱还在吗?家庭还在吗?儿女还在吗?

返回目录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