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道德书籍 >>open金刚般若波罗蜜经-六祖注解
Email

 

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

大乘正宗分第三

六祖注解


宗绝正邪。乘无大小。随三根而化度。简异说而独尊。故受之以大乘正宗分。


(一)

  佛告须菩提。诸菩萨摩诃萨。应如是降服其心。

  前念清净。后念清净。名为菩萨。念念不退。虽在尘劳。心常清净。名摩诃萨。又慈悲喜舍。种种方便。化度众生。名为菩萨。能化所化心无取著。是名摩诃萨。恭敬一切众生。即是降伏自心处。真者不变。如者不异。遇诸境界。心无变异。名曰真如。亦云外不假曰真。内不虚曰如。念念无差。即是降伏其心也。不虚一本作不乱。

(二)

 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。若卵生。若胎生。若湿生。若化生。若有色1 若无色2。若有想3。若无想4。若非有想。若非无想5。我皆令入无余涅槃。

  词义:

  1有色:色界天。

  2无色:无色界天。

  3有想:识处天。

  4无想:无处有处天。

  5非无想:非想非非想处天。

  卵生者迷性也。胎生者习性也。湿生者随邪性也。化生者见趣性也。迷故造诸业。习故常流转。随邪心不定。见趣多沦坠。起心修心。妄见是非。内不契无相之理。名为有色。内心守直。不行恭敬供养。但言直心是佛。不修福慧。名为无色。不了中道。眼见耳闻。心想思惟。爱著法相。口说佛行。心不依行。名为有想。迷人坐禅。一向除妄。不学慈悲喜舍智慧方便。犹如木石。无有作用。名为无想。不著二法想。故名若非有想。求理心在。故名若非无想。烦恼万差。皆是垢心。身形无数。总名众生。如来大悲普化。皆令得入无余涅槃。云多沦坠。一作堕阿鼻也。

(三)

  而灭度之。

  如来指示三界九地众生。各有涅槃妙心。令自悟入无余。无余者。无习气烦恼也。涅槃者。圆满清净义。灭尽一切习气。令永不生。方契此也。度者渡生死大海也。佛心平等。普愿与一切众生。同入圆满清净无余涅槃。同渡生死大海。同诸佛所证也。有人虽悟虽修。作有所得心者。却生我相。名为法我。除尽法我。方名灭度也。

(四)

 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。实无众生而灭度者。

  如是者。指前法也。灭度者大解脱也。大解脱者。烦恼及习气。一切诸业障灭尽更无有余。是名大解脱。无量无数无边众生。元各自有一切烦恼贪瞋恶业。若不断除。终不得解脱。故言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。一切迷人。悟得自性。始知佛不见自相。不有自智。何曾度众生。只为凡夫不见自本心。不识佛意。执著诸法相。不达无为之理。我人不除。是名众生。若离此病。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故言妄心无处现菩提。生死涅槃本平等。何灭度之有。

(五)

  何以故。须菩提。若菩萨有我相。人相。众生相。寿者相。即非菩萨。

  众生佛性无有异。缘有四相。不入无余涅槃。有四相即是众生。无四相即是佛。迷即佛是众生。悟即众生是佛。迷人恃有财宝学问族姓。轻慢一切人。名我相。虽行仁义礼智信。而意高自负。不行普敬。言我解行仁义礼智信。不合敬尔。名人相。好事归己。恶事施于人。名众生相。对境取舍分别。名寿者相。是谓凡夫四相。修行人亦有四相。心有能所。轻慢众生。名我相。恃持戒。轻破戒者。名人相。厌三途苦。愿生诸天。是众生相。心爱长年。而勤修福业。诸执不忘。是寿者相。有四相即是众生。无四相即是佛也。

 

返回目录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