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东方阳熹言道录 >>open修行人如何定住志
Email

 

《东方阳熹言道录》

 

一七一、修行人如何定住志

作者:东方阳熹

  这是许多学佛修道者面临的问题。

  首先,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志,然后才能够谈得上定志。本人认为,志,就是一个人的志向,或者说是人生目的、人生成果。一个人的志向,决定他的人生走向和人生高度。也就是说,一个人有相应的志向,才会有相应的行为和相应的人生成果。王凤仪善人说:“志达到哪里,就真能做到哪里。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
  人们若想成佛成道,必须先要有成佛成道的志向。当今的许多学佛修道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学佛修道的目的是什么。一个人的目的不明确,也就谈不上什么志向,更谈不上如何定住志向。

  修行者有了志向,就如同大海中漂浮的船筏有了灯塔和目的一样,他只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,终会达到彼岸。如果修行者的态度是暧昧的,志向是错误、模糊、漂移不定的,又如何达到目的呢?

  我们可以返观内省,扪心自问,看看自己学佛修道的真正目的是什么?是为了消闲解闷?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寄托?是为了身体健康?是为了逃避人间的苦难?是为了死后往生?是为了保佑家庭的平安?是为了保住手中的名利富贵?是为了长生不死?是为了获得神通,人前显胜?是为了获得觉悟和解脱?

  除了最后一种目的之外,学佛修道者无论出于何种目的,都无法获得真实的成果。因为人们追求的那些东西都是虚幻的,都是自心变现出来的假相。人们追求虚假,又怎会获得真实呢?

  俗话说:“不要常立志,要立长志。”而立长志的方法,就是要志向单一。一个人的志向越简单,目的就越明确;目的越明确,目标就越不会偏移;目标越直接了当,过程就越短;过程越短,到达目的的速度就越快。

  因此说,人们要想获得真实的人生成果,必须先有真实、明确的人生志向,而且这种志向越单纯,就越容易达到目的。记得《六祖坛经》中五祖与六祖的那段对话吗?

  “祖问曰。汝何方人。欲求何物。”

  “惠能对曰。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。远来礼师。惟求作佛。不求余物。”

  “惟求作佛。不求余物。”就是志向明确,目的单一。如果换个根浅量薄之人,他会不会这样回答呢:“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,远来礼师,不求余物,惟求老娘身体健康;惟求老娘死后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;惟求改变人生命运,使自己大富大贵!”

  一个人志向不明确的原因有二:

  一是对目的地持有怀疑态度。因为这些人没有慧根,不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,不相信精神是永恒的,所以他们不断的犹疑,这些人不仅不会有勇猛精进的行为,而且极易受他人的影响,走走停停,甚至一退千里。

  二是他们有多重目的。一个人有多重目的,志向就会变得复杂、难以明确,这种人中途很容易放弃(退志),或者迷失在其它事情上。

  子曰: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。”在学佛修道的这条道路上,唯有利根者和“傻子”是最容易成就的,因为他们对真理比一般人更加的坚信不移,不像有些“聪明人”那样疑神疑鬼,怀疑这个,诽谤那个,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,“闹个空来白走”,白白耽误了一生。

  作为一位真正的修行者,最终的目的才是重要的。修行者要立定志向,在前进的途中,不要太在意他人怎样说、怎样评价。世间的任何事物本身就是辩证和相对的,同样一件事情,人们从这个角度看是善,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就是恶。

  以六祖到黄梅参礼五祖为例,如果从世俗的角度,不知会招来多少人的诽谤和嘲讽。若以当今的世道人心,肯定会有人说:“惠能疯了,他为了成佛,把他唯一的亲人——他的老娘都抛下不管了,这种不仁、不孝之人还能够成佛吗?”如果当初惠能把亲情看得太重,把自己的母亲养老送终后再往黄梅参礼五祖,恐怕届时五祖也圆寂了,又怎会有“六代传衣天下闻。后人得道何穷数。”的歌颂呢?惠能前往黄梅走出的这一步,不仅成就了他自己,而且通过他的理论不知救了多少人的慧命,这对上天和众生来说,难道不是大孝和博爱吗?

  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?”惠能之所以能够成为继承佛祖衣钵的祖师,这是由他高尚、博大的精神境界决定的,他的这种精神境界是凡众难以想象和理解的。

  释迦牟尼佛当初离开皇宫寻求真理时,以当今的世道人心,凡众会不会这样说:“你就忍心让你父亲难受吗?这不是不孝吗?”,“你的妻子已经有了身孕,你离家出走,这不是不义吗?”,“你继承金轮王位,不仅尽到了本分,而且还能够造福天下,自己也可以享受荣华富贵,这不是很好吗?”。

  凡众总是容易落于两端。本人并不是鼓励学佛修道者抛家舍业,割舍伦常,丧失自己的本分,而是鼓励大家要从精神上超越。精神上的超越,不等于形式上的放下;形式上的放下,不一定等于精神上的超越。修行者不能获得解脱,都是因为作茧自缚。因此说,学佛修道者要想获得解脱,必须大割大舍,只有大割大舍,才能够斩断缠缚。一些人一听“舍”,就以为让其舍下家庭,舍弃金钱。这里说的割舍,其实是精神的超越,也就是说,从精神上斩断对红尘幻境的纠缠和迷恋。王凤仪善人说:“成佛没有带着家成的,都是把小家庭抛开,拿天下为家才能成佛。”又说:“蚕作茧不是想永远住在里面,是要化个蛾从茧里飞出去。人做事也该如此,立一个会、办一所学校、做一个生意、过一个家,不是要老死在里面,不过是借他成我的道就是啦。”古圣先贤并没有让人们迷于红尘幻境,而是让人们通过尽伦立命,使精神得到升华,最终还要“钻出来”,获得人生的真正圆满和解脱。

  大家都知道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”的道理。志向单一,精神才能够更加的集中。如果人们把有限的精力分散在许多事情上,到头来会发现什么也干不好。许多修行者往往怀着这样的心态:他们既迷恋世间的名利恩爱、酒色财气,又希望获得精神的解脱,此真可谓“既恶湿,而居下。”一个修行者放不下虚幻,如何获得真实?死不了人心,如何明见道心?

  “大雨广布,不润无根之草;佛法普度,不度无缘之人。”毕竟人各有志,如果学佛修道者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眼前一时的名利富贵、家庭子女,也不能算错,此是个人的境界和觉悟问题,大家没有必要互相比较或相互毁谤,还是各自相安吧。

写于:2010年09月04日

 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