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东方阳熹言道录 >>open开悟见性者必知的问题
Email

 

《东方阳熹言道录》

 

一九四、开悟见性者必知的问题

作者:东方阳熹

 

  末法时期,人心诈伪,鱼龙混杂,令人难辨真伪。有未悟言悟,未证言证,却声称自己已经得道者;有已经顿悟得道,却谦称自己是凡夫者;有讲相似法和邪法,却被人吹捧为正法者;也有人讲了义经和正法,却被人毁谤为邪法者;有一知半解,却言自己尽知佛法者;有心通万法,却言自己一知半解者;有不懂装懂,声称自己无所不会者;也有会于自心,却声称自己不会佛法者;有自以为是,口是心非,妄言解脱者;也有人我俱空,无是无非,苦乐平怀者;有无道无德,却标新立异以道德自居者;也有明心明德,却以凡夫身份混居闹市者;有彰显神通,散布歪理邪说者;也有刚毅木讷,一心弘扬正法者;有善巧方便,以显了义者;也有宣说方便法,别有图谋者;如此种种,难以尽述。

  因为一个人开悟与否,取决于内心的觉悟,所以称其为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,这也是导致一些人假冒开悟者,欺骗信众,而人们又难以辨别真伪的主要原因。

  然人有真伪,道无虚假;口说万般,真理唯一;万象有殊,心性无别。真理是亘古永恒的,其不会因时代的变迁发生改变,也不会因国家、种族、党派、阶级、宗教等种种的不同发生改变。尽管在不同时代人们讲述真理的方式方法不同,使用的语言文字不同,但真理并没有任何的不同,真理不会随同人们讲述真理的方式方法及语言文字的变化发生改变。真理永远是真理,真理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都是真理。宗教形式以及讲述真理的方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,但真理却始终如一。因此,一个人能否开悟见性,不取决于这个人的宗教信仰、国家、种族、党派、阶级、性别、相貌、语言、文字、学历等各种的外在形式,而是决定于这个人对真理的觉悟程度。也就是说,一个人只要对真理的理解和觉悟达到了相应的程度,无论其信仰什么宗教,身属哪个国家、哪个民族、哪个党派、哪个阶级,无论是男是女、是美是丑、讲什么语言,识不识字,有没有学历,都叫做开悟见性。开悟见性不是某个宗教的专利,更不是非要经某些人认可、准许、颁发证书,才能够称为开悟见性!开悟见性是一种自心对真理的认知,其与外在的宗教信仰,与他人的认可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。并不是说非得加入佛教才能够开悟,不加入佛教就开悟不了。六祖惠能大师未加入宗教以前,就已经开悟见性了,这就是实证。

  虽然开悟见性者在外在形式上的确会有与凡众不同的地方,但人们通过外在形式评判一个人开悟与否,则很容易被假相所迷惑。因为某些诈伪之人从外表上看,更像是开悟见性者。人在形式上可以伪装,但在真理的认知上是无法伪装的,人们通过一个人对真理的觉悟程度,是完全可以了解其真实水平的。

  一切都有评判的标准。开悟见性者是如来见者、如理见者、如实见者,因此真正开悟见性者对以下的这些真理性问题,必然有着清晰的理解和认识,否则,一个人若说他已经得道和证悟真理,其必然是虚伪不实的。

  以下列举的问题,全部是佛教的核心思想和真实义理,对这些问题是否真正理解,标志着一个修行者是否已经理解了佛教的真实义理,开始了真正的修行,走上了真正觉悟和解脱的道路。问题如下:

  一、从自心来说,你认为这个世界是圆满的吗?为什么?

  二、从万物的本源来说,先有的鸡,还是先有的蛋?或者是……,为什么?

  三、何谓般若实相?

  四、为什么说“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?”

  五、什么是涅槃?你与涅槃的关系?何谓入涅槃?为什么?

  六、万事万物是如何产生和存在的?

  七、万事万物存在于何处?

  八、万事万物的本质是什么?

  九、万事万物有生灭吗?

  十、万事万物有定相吗?

  十一、万事万物自身会发生改变吗?万事万物为什么会发生改变?

  十二、万事万物的有无、生灭是怎么产生的?

  十三、万事万物由心产生(缘起)和存在的三种基本方式?

  十四、什么是菩提?何谓证菩提?

  十五、为什么说一切的存在都是空无自性的?

  十六、证悟空性以后,算是顿悟吗?算是臻至最上一乘了吗?为什么?

  十七、人类的发明创造是心的创造,还是身体的创造,还是……,为什么?

  十八、为什么说“身心皆为幻垢”

  十九、为什么说“佛性非常非无常”

  二十、何谓“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”

  ……

  以上列举出的这些问题虽然不够全面,但却足以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和思想觉悟。

  对于这些问题,人们既可以将其作为评判他人是否开悟的标准和依据,也可作为检验自己真实水平的标准。不过我奉劝学佛者还是多看自己,因为他人是凡是圣、是迷是悟,与你自心的觉悟和解脱没有任何的关系。

  当有人被问及这些问题时,他或许会采取回避的态度,说:“一切皆空,本来就没有这些。”遇到这种人,你最好不要相信他。因为一个人不明白以上这些道理,其必然是一个只会说空、论空,而尚未真正证悟空性,觉悟空义的人。

  如果一个人在解释以上这些问题时,超过十句话,甚至夸夸其谈,长篇大论,仍然解释不清者,证明其对这些问题还没有清晰准确的认识,这种人尚未实证实悟,最多只能算是个知解僧徒。

  本文列举的这些问题对学佛者非常重要,因为:

  一个修行者未明白这些道理,表示他还没有明白佛教的真实义理,尚未真正走上觉悟和解脱的道路。

  一个修行者未明白这些道理,无论他学佛有多长时间,其必然有再次迷失和堕落的可能。

  一个修行者未明白这些道理,等于他尚未“桶底脱落”,内心仍有思惑和见惑的障碍,因此,他不可能真正的觉悟空义,并获得解脱。

  一个修行者未明白这些道理,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释迦牟尼佛所说的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以及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的道理。

  一个修行者未明白这些道理,即使其说法如雨,也不会把佛法讲的圆满,更无法使自己和他人获得究竟的觉悟和解脱。反之,一个明白以上这些道理的人,无论其怎么讲,最终都能够把佛法讲的圆满,把众生引向真正觉悟和解脱的道路。

  一个修行者未明白这些道理,就没有资格对开悟见性者进行评判。你认为某人是佛,某人是凡众,某人是菩萨,某人是小人,某人是大师,某人是骗子,这只能代表你个人的见解,而不能代表事实真相。作为评判者,人们只有自己达到相应的境界和觉悟,才有资格评判他人是否已经开悟见性。譬如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,他既读不懂博士生的论文,又不具有博士生的境界,他又有什么资格评判哪个人是博士,哪个人不是博士呢?

  让人无奈的是,即使通过以上这些论述,一般人还是难以辨别谁是开悟见性者。这是因为他们对于本文所列举的这些问题,既不知道答案,也无法辨别答案的对错。因此,作为一般的学佛者,关键不是如何评判他人,而是想法儿提高自己的境界和觉悟,多读一些了义经,因为上面的这些问题在《楞严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圆觉经》、《大般涅槃经》等了义经中,是有详细论述的。

  每个人悟道的因缘各有不同,但心并没有什么不同,万物的真理并没有什么不同。一些人以为开悟见性者只有看见一些他人看不见的东西(如天眼通),或知道一些他人所不知道的东西(如宿命通),才叫见性,这正是修行人的大迷惑!因为人们所见的一切境相都不是性体本身。学佛者能否获得觉悟和解脱,在于自心的觉悟,而不在于外在的认知。

  佛性乃人人所本有,迷时未曾失,悟后未曾得,故佛道人人可修、人人可见、人人可得、人人可成。学佛修道如同吃饭穿衣一样,本是一件很简单、很平常的事情,但愈往后愈被人们搞得玄妙和高深莫测了。六祖惠能大师云:“情存一念悟,宁越惜时迷。”由此可知,迷与悟、凡与圣之间的差距其实仅存于一念之间。

  对于学佛者来说,宗教和宗教真理的唯一作用,就是使你认识自心,除此以外,它没有丝毫的价值。达摩祖师云:“前佛后佛只言传心,更无别法。”又云:“设教只为标心;若识心,何用看教?”如果人们不识自心,一味向心外寻求真理,到头来必被真理的名相所迷惑,而误入歧途。这也是仰山、丹霞等历代高僧大德开悟后,把佛像、佛经烧掉的真正原因。

  学佛者必须明白,心灵是不需要真理和其它任何东西来滋养的,因为每个人的自性本自具足。宗教真理的最终目的和真实作用,就是让人们认识和回归自心,仅此而已;三藏十二部经所说所论的最终目的,也不过如此。如果人们非要认为只有依靠外在的某个老师、某个网站、某种理论,才能够获得心灵的解脱,这就叫迷心外求,心外求法。我并非否定老师和佛法的作用,而是说,只有当人们执著和依靠的这个老师、这个网站、这种理论,是在不断破除人们的执著,不断的指引人们认识自心,人们的这种执著和依靠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,除此以外,人们的一切执著,都会导致自心的进一步迷失。

上传:2013年3月04日

 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