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佳文赏析 >>open普贤菩萨警众偈(图)
Email

 

普贤菩萨警众偈(图)

 

 

  《普贤警众偈》在《华严经》、《法句经》等经典有出现,被摘录到现在很多人所使用的朝暮课诵中。体现的是佛教提倡精进的理念。只要稍有接触佛教的人都知道这段偈。《普贤警众偈》在《法句经·无常品》中的原文是:

如河驶流,往而不返,人命如是,逝者不还。

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!

当勤精进,如救头燃,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!

 

openopen

  “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。当勤精进,如救头燃,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。”

  这是朝暮课诵中的一首偈语。它告诫我们:这一天已经过去,生命也随之减少一日。就像逐渐干涸的水流中的鱼一样,死期将至,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?所以我们应当如火已烧到头上一般,紧迫地精进修行,时时这样观修无常,切不可懒散放逸啊!

  每次念诵这句警策语,就使人生起无常的急迫感,犹如正在酣睡中猛然被一声警钟惊醒。特别是每当黄昏时,远望一轮淡红的夕阳,慢慢沉落在山的那边。苍茫的暮色从脚下缓缓升起,在这种弥漫开来的暮蔼中独自吟诵,有时候念着念着,忍不住会掉下泪来……

  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不仅时时开示我们人生真相,甚至不惜以身示现涅槃,以此警醒蒙昧的众生。

  最近几年,佛教事业似乎已呈现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。但令人痛惜的是,也有不少高僧大德相继离我们而去。就在今年元月七日,又传来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圆寂的惊人消息……。教界巨星纷纷陨落,人天悲恸,众生痛失依怙。而从另一方面来看,这又何尝不是这些菩萨大德们又一次对众生的大悲悯、对无常观的大演示!

  过去,师公骧陆上师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弟子。其实,再进一步说,我们又有谁敢保证自己肯定能活到六十岁?在我们身边,死亡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,其中又有多少人是尽享天年而逝呢?远的不说,就在我所生活的这个小小的城市,对幼儿园和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的统计,仅过去一年中就有五十人。我们再到医院妇产科看看,不少婴儿刚刚出生不久就结束了生命……更别提由于战争、饥荒、水灾、火灾、地震、疾病、瘟疫以及各种事故所导致生命的结束。

  但是,人们依旧愚痴地认为:我明天还有时间!

  鉴于此,佛陀乃至历代圣贤、大师总是苦口婆心、孜孜不倦地反复叮咛:人命只在呼吸间。一口气不来就成为隔世;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……。净宗大德印光法师更是直截了当地提醒念佛人,要时时将一个“死”字贴在脑门上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其实,“死”就是我们最慈悲的大恩上师!因为它在我们一出生时就如影随形、督促警策。正因为有它的存在,才使我们不敢有懈怠。密勒日巴尊者曾经对弟子们说:我当初就是因为怖畏生死才去住山修行。虽然吃了不少苦,但是,一想到死后堕地狱的痛苦,我所受的这点苦根本就不觉得什么了……

  尊者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之苦,终生住雪山修行,成就了无生无死、任运自在之果位。

  藏地还有一位大师,他在觉摩喀喇山洞窟中修行时,岩洞入口处荆棘丛生。每次进出洞口时都挂住衣襟。开始他打算将它除掉,但转念又想,也许我等不到出洞,今天就死在洞中,还是抓紧时间修行要紧。当他出洞时又想,不知出了这个洞口,还能不能再进洞……。如此多年,一直到他修行成就离开,此洞口依旧荆棘丛生。

  我想,大师成功的窍诀就在于:他懂得,拔出自身的生死之根,比铲除洞口的荆棘更紧迫!

  古代有一位老修行,他每天入睡前,总是要严格反省自己一天来的修为。有时竟然会痛苦失声地说:“一天又过去了,我又空过了一天啊!”

  各位同修,我们每天入睡前,是否也应该象这位老修行一样问问自己,我是不是又空过了一天?

 

上传日期:2014.7.29

返回目录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