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渴见水喻
过去有人,痴无智慧,极渴须水,见热时焰①,谓为是水,即便逐走,至辛头河②。既至河所,对视不饮。旁人语言:“汝患渴逐水,今至水所,何故不饮?” 愚人答言:“若可饮尽,我当饮之。此水极多,俱不可尽,是故不饮。”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,皆大嗤笑。譬如外道,僻取于理,以己不能具持佛戒,遂便不受,致使将来无得道分③,流转生死。若彼愚人见水不饮,为时所笑,亦复如是。(出自:《百喻经》) 注释: ①热时焰: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,折射的影像、幻景,在干旱温差大的地方易产生。 ②辛头河:音译,印度河。 ③道分:指对佛教教义的领会、觉悟。 白话: 从前有一位愚蠢而又不通事理的人,口干渴极了,要马上喝水,看见了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,以为是水,立即追上这片虚幻的水气,一直到了印度河。到了水边,面对着河水却不喝。旁边的人对他说:“你如此干渴,追逐寻找水,现在到了河边,为何不痛饮?”愚蠢的人回答说:“如果能将水喝干,我就喝,可这河水滔滔不绝,不可能喝完,因此才不喝。”当时在周围的人听了这话,都大声地讥笑他。 这就好比其他学派,用巧取的诡辩来掩饰自身,不能用佛家的行为和道德来约束,因此不接受它。而使今后不能够觉悟,在生死轮回中承受苦难。这就同那位愚蠢的人,口渴找到了河水却又不喝,被人们讥笑的道理相同。 源流: 《中阿含经》卷三十二:譬如有人以渴入池而反渴还。(见《中华大藏经》第三十一册第六八四页) 解说: 佛经中多有受持一戒而得道的记载。世间众生于浩瀚之法海,取其一瓢而饮,受持而行,也可祛除生死烦恼。《法句譬喻经》卷二载:有位大商贾,名叫波利,与五百估客入海求宝。当时海神掬著一捧水问波利道:「海水多呢,还是这一掬水多?」他答道:「这一掬水为多。海水虽多,无益于应急时用,不能救那饥渴之人:这一掬水虽少,恰碰上渴者,便可持用与他,以救性命。」(可参见《大正藏》第四册第五八五页) 辨析: 在故事的结尾,愚人的行为已经与初衷发生了背离,前者即开端,问题在于“口渴找水”,后者即结果是“能不能把水喝完”。由佛教的教义来看,世人尽管不是愚人,至少也是未“开智”之人,他们总是在“有我”之中绕圈子,永远也无法满足。要想彻底解脱,只有达到“无我”的境地,才能不再患得患失。一个人贫穷,就难免想有财富,有了财富又要名声、地位、长寿,永无休止,也永不安宁。口渴要喝水,有了水,还非要喝完不可。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,能够从中体察出一点有价值的思想,即防止永无止境的利欲之心,是完全有必要的。人生还是洒脱一点儿好,“人到无求品自高”。 上传日期:2012.09.01
|
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