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出家与在家(图)摘自:《竹窗随笔》莲池大师著
一、僧俗信心【原文】 末法中,颇有出家比丘信心不如在家居士者;在家居士不如在家女人者。 何惑乎学佛者多,而成佛者少也。 ——《竹窗随笔》第58篇 【白话文】 在末法时代,有好多出家比丘的信心,不如在家的居士;而在家男居士的信心,又往往不如在家女居士。 这就难怪现在学佛的人虽多,但能成就佛道的人,竟这样的少呀。
二、见僧过【原文】 世有言:人不宜见僧过,见僧过得罪。然孔子圣人也,幸人知过;季路贤者也,喜过得闻。何僧人之畏人知而不欲闻也? 盖不见僧过,为白衣言耳,非为僧言也。僧赖有此,罔行而无忌。则此语者,白衣之良剂,而僧之砒鸩矣。悲夫! ——《竹窗随笔》第145篇 【白话文】 世上有这么一句话,叫做“人不宜见僧过,见僧过得罪”。然而孔子是圣人,他认为:被人知道自己的过失,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。他的学生季路(即子路),就是一位闻过则喜的贤者。那么,为什么有些僧人要害怕别人知道他的过失而又不愿听呢? 其实,“不见僧过”这句话是针对白衣(指居士、俗人)而言,并不是针对僧人而说的。可是有些僧人正因为依恃了有这么一句话,便容易犯欺骗行为而无所顾忌了。 要知道:“不见僧过”这句话,对白衣来说,是一剂良药,(按:白衣不见他人过,多自省,见自己过,利于修行进步。)可是对僧人来讲,若不常自检点,弄得不好,反成为致命的砒霜和鸩酒毒药了。可悲哪!
三、出家休心难【原文】 人生寒思衣,饥思食,居处思安,器用思足,有男思婚,有女思嫁,读书思取爵禄,营家思致富饶,时时不得放下。 其奋然出家,为无此等累也,而依然种种不忘念,则何贵于出家? 佛言:“常自摩头,以舍饰好。”然岂惟饰好,常自摩头曰:“吾僧也”。顿舍万缘,一心念道。 ——《竹窗二笔》第49篇 【白话文】 人的一生,就是这样:——天冷了想穿衣,饥饿了想饮食;有了居处还想安适,有了家具还想完备;男人大了思婚,女人大了思嫁;读书想求取爵禄,成家立业无非是想发财致富。因此,人们常常为了这些世事而奔忙,总是时时不得放下。 但其中难得也有人奋然出家,就是为了避免被这类烦心的世事所牵累。若出家后对这些世事还依然念念不忘的话,那么又何必向往、崇尚于出家呢? 所以佛告诫沙门说:“常自摩头,以舍饰好。”我认为不止于“舍饰好”,还应常常摩摩自己的头说:“吾僧也。”(即应时刻不要忘记:我如今是一个出家人啊!)只有这样,才能“顿舍万缘,一心念道”了!
四、出家(一)【原文】 先德有言:“出家者,大丈夫之事,非将相之所能为也。” 夫将以武功定祸乱,相以文学兴太平,天下大事皆出将相之手。而曰:“出家”非其所能。然则“出家”岂细故哉! 今剃发染衣,便谓“出家”。噫!是不过出两片大门之家也,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。出三界家而后名为大丈夫也。犹未也,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,而后名为大丈夫也。 故尊宿歌云:“最胜儿,出家好!出家两字人知少。”最胜儿者,大丈夫也。大丈夫不易得,何怪乎知“出家”两字者少也。 ——《竹窗二笔》105篇 【白话文】 先德有句话:“出家者,大丈夫之事,非将相之所能为也。” 大家都知道:平定祸乱要靠将的武功,安定治邦就要靠相的文学。虽然说,天下大事都出自将相之手。但有人提出“出家”,却非将相所能为。那么“出家”岂是小事吗? 如今,只知剃了须发,穿了僧衣,便说是“出家”。唉!其实,他的“出家”,不过是出两片大门的家,还不是出三界火宅的家。出了三界家之后,才可名为大丈夫。但这还不能算是,要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之后,才真名为大丈夫呢! 古尊宿(老前辈)曾有“歌”说:“最胜儿,出家好,出家两字人知少。”最胜儿就是大丈夫,大丈夫尚且不容易得,所以也难怪知道“出家”两字意义的人就更少了。
五、出家(二)【原文】 人初出家,虽志有大小,莫不具一段好心;久之,又为因缘、名利所染,遂复营宫室、饰衣服、置田产、畜徒众、多积金帛、勤作家缘,与俗无异。 经称:一人出家,波旬怖惧。今若此,波旬可以酌酒相庆矣!好心出家者快须着眼看破。 曾见深山中苦行僧,一出山来,被数十个信心男女归依供养,遂埋没一生。况其大者乎! 古谓:必须重离烦恼之家,再割尘劳之网,是出家以后之出家也。出前之家易,出后之家难。予为此晓夜惶悚! ——《竹窗二笔》106篇 【白话文】 人们在初出家时,虽然各人的志向有大小,但无不具有一段好心。可是久而久之,或许在种种因缘、名利的熏染下,才又营造起华贵如宫殿的居室来,并逐渐地讲究衣服、购置田产、收养徒众,还多积蓄起金银财帛,勤作如在家人一样的缘务,这些都同俗人已没有什么两样了。 佛经上说:一人出家,魔王波旬也要为之恐怖。若照现在的样子,魔王波旬应该为之酌酒相庆了。所以我要劝那些怀着一腔好心出家的僧人,必须快快着眼看破。 我曾经见过山中的一位苦行僧,当他一出山来,便受到数十位善男信女的归依和供养,岂料反而害了他,促使他前功尽弃,埋没一生!何况还有比这更大、更严重的事情呢! 古人说:必须重离烦恼的家庭,再割尘劳的“世网”,这才是出家以后的出家呀!出前面的家比较容易,可是出后面的家,就比较难了。因此,我为了这件大事,日夜恐惧不安呀!
六、出家四料简【原文】 有在家出家者,有出家在家者,有在家在家者,有出家出家者。 处于族舍,具有父母妻子,而心恒在道、不杂世尘者,在家出家者也。 处于伽蓝,无父母、妻子之累,而营营名利,无异俗人者,出家在家者也。 处于俗舍,终身缠缚,无一念解脱者,在家在家者也。 处于伽蓝,终身精进,无一念退惰者,出家出家者也。 故古人有身心出家四句,意正如此。 虽然,出家出家者,上士也无论矣,与其为出家在家者,宁为在家在家者。何以故?袈裟下失人身,下者又下者也。 ——《竹窗三笔》第38篇 【白话文】 出家有四类:有身在家、心出家的;有身出家、心在家的;有身、心俱不出家的;有身、心俱出家的。 (1)身虽居于家庭,具有父母妻子,而心常念念在道,不被世尘所染的。这就是身在家而心出家的人。 (2)虽身居于寺院,又无父母妻子的牵累,可是心常往来于名利之间,与俗家人没有两样。这就是身出家而心在家的人。 (3)身居俗舍,终身被尘缘缠缚,无一念希求解脱的。这就是身心俱不出家的人。 (4)身居寺院,终身精进办道,无一念退惰的。这就是身心俱出家的人。 所以古人把身心出家四类作为“四料简”(“料简”是度量,选择的意思),正如此意。 虽然,做一个身心俱出家的人,就是上品人,那是无可论仪了,但如果不能做到的话,与其做个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的人,倒不如做个身在家、心出家的人。为什么?袈裟之下易失人身,这就是下下品人了。
七、居士搭衣【原文】 圆顶方袍,则知三衣僧服也。发其首而僧其衣,非制矣。古人谓反有罪愆,而著为成训。世人不察,僧亦不信。可叹也! 予少时,见昭庆戒坛受优婆塞、优婆夷戒者,咸着三衣。盖沿习为风,而不知其非也。此非在家者之过,出家僧不以明告,而惟人情以致此也。故表而出之。 ——《竹窗三笔》第79篇 【白话文】 大家知道,所谓“圆顶方袍”就是指比丘们穿着的一种僧服,叫做“三衣”。而留着长发的居士,要是穿着僧衣的话,便不是佛制了。(按:居士穿的是一种淡白色的俗衣,通常称居士为“白衣”;称僧尼的衣服为“缁衣”。)古人说,这种反常现象,是有罪过的。但现在居士和比丘混穿僧衣,已成为一种规矩了。世人对此并不觉察,而僧人也沉默不说。真可叹息啊! 我少年时,见到昭庆寺戒坛内受优婆塞(男居士)、优婆夷(女居士)戒的居士们,也都穿着僧衣。方佛这种习惯已渐成风气,而不知道这是有违佛制的。我认为这不是在家人的过失,而是出家僧人一味为了顺从人情,不给他们明示,才造成了这种状况的。 因此缘故,我才提出来向大家说明一下。
八、出家利益【原文】 古德云:“最胜儿,出家好!” 俗有恒言曰:“一子出家,九族升天。” 此者赞叹出家,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。岂曰不耕不织,而有自然衣食之为利益乎?岂曰不买宅、不赁房,而有自然安居之为利益乎?岂曰王臣护法,信施恭敬,上不役于官,下不扰于民,而有自然清闲逸乐之为利益乎? 古有偈曰:“施主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,若还不了道,披毛带角还。”又云:“他日阎老子与你打算饭钱,看你将何抵对?”此则出家乃大患所伏,而况利益乎哉! 所谓出家之利益者,以其破烦恼、断无明、得无生忍、出生死苦,是则天上人间之最胜,而父母宗族被其泽也。不然,则虽富积千箱,贵师七帝,何利益之有? 吾实大忧大惧,而并以告夫同业者。 ——《竹窗三笔》第95篇 【白话文】 古德说:“最胜儿,出家好!”俗语中也常有:“一子出家,九族升天”的说法。这是赞叹出家的好处,但对出家为什么有很大利益没有说明。 难道说:不耕不织,而有自然丰足的衣食算是出家的利益吗?难道说:不买宅、不租房,而有自然安居的利益吗?难道说:有王臣护法和信施的恭敬,就可以上不须服役于官府,下不须侵扰于百姓,而有自然清闲、安逸的生活,算是出家的利益吗? 古代有句偈说:“施主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,若还不了道,披毛带角还。”又说:“他日阎老子与你打算饭钱,看你将何抵对?”这就说明正潜伏着出家的大患,何况贪着于以上所说的种种“利益”呢! 所谓出家真正的利益,就是因为出家可以破烦恼,断无明,得无生忍,出生死之苦,所以说出家是天上人间最殊胜的人,他们的父母、宗族,也会因他出家的胜缘而受到恩泽了。否则,他虽富积千箱财宝,贵为七代皇帝的国师,又有什么利益可以羡慕呢?——我实在为了出家这件大事而大忧大惧,所以要警告各位出家同修们! 上传日期:2013.4.20
|
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