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佳文赏析 >>open金地藏《送童子下山》(图)
Email

 

金地藏《送童子下山》(图)

 

  金地藏在九华山化修时,终日与一小童役为伴。当这个烹茶汲水的小童不耐深山寂寞,要回归家中去时,作者写了这首七言律诗赠送他。诗写得亲切柔和,娓娓情深,叙述的也是日常近事,充分地表现出作者仁慈的心地和豁达的情操。

 

空门①寂寞汝思家,礼别云房下九华。
爱向竹栏骑竹马②,懒于金地③聚金沙④。
添瓶⑤涧底休招月,烹茗瓯中罢弄花。
好去不须频下泪,老僧相伴有烟霞⑥。

 

  ①空门:佛教名词。佛教认为“诸法皆空”,以“悟空”为进入涅盘之门,故称佛教为“空门”。云房:古时称隐士或僧道的住所。九华: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,因有九峰形似莲花,故名。有东岩、四香阁、化城寺等名胜古迹。与峨眉、五台、普陀等山合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。

  ②竹马:儿童玩具,当马骑的竹竿。

  ③金地:佛教典故。佛祖在拘萨罗国有许多信徒,其首都舍卫城一名叫给孤独的老人,用黄金铺地为代价,买下王太子的一座园林——祇园,贡献给佛祖,供其修行传道。后常用金地、布金之地代指寺庙。

  ④金沙:佛教以金为贵,故有金刚、金幢、《金刚经》、《金光明经》等词。佛家认为寺庙是藏金之地,因此出家修行便是为来世获得福报打好基础,是收聚金沙。

  ⑤瓶:汲水的陶罐。烹茗:煮茶。瓯:盆盂一类的瓦器、陶器。弄花:一种茶艺,于泡茶时于杯中冲出种种花纹、花样。

  ⑥烟霞:山水景致。因为山水景致中烟霞所占比重最大,故一般山水美景便称作烟霞。烟指雾霭云烟,霞即阳光晚霞。道德,道德网,道德网站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 

  【附录】:

  地藏(696—794)唐代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僧。本为新罗国(今朝鲜)王子,俗姓金,名乔觉。传其为普渡众生的“地藏菩萨”之化身,故称地藏,亦称金地藏。少年时出家,六十岁渡海来华,定居于安徽九华山化城寺。他年近百岁圆寂于化城寺,其肉体真身尚保存至今,逾千余年而不坏。他是唐代一位著名高僧,关于他的种种奇行异迹也广泛流传。道德,道德网,道德网站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  金地藏,新罗(今朝鲜)僧人,真名金乔觉。据说,金乔觉早年曾经来大唐留学,汉学修养颇深,其诗作被收入《全唐诗》。此间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曾自诲说:“世上儒家六经、道家三清法术之内,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。”于是回国后,毅然抛弃王族生活,削发为僧。唐开元七年(719),金乔觉24岁时,带着神犬谛听,西渡来华, 初抵江南,卸舟登陆,几经辗转,卓锡九华。位于九华山麓的“九华行祠”为其初上山的栖身之处。九华山上的金仙洞、地藏泉、神光岭,都留下他的足印。 金乔觉于唐开元七年(719年)到中国安徽青阳县九华山授法,并实行农禅制度,披荆斩棘,择地栽茶。据《青阳县志》载:“金地茶,相传为金地藏西域携来者,今传梗空筒者是。”《九华山志》也载:“金地茶,梗心如筱,相传金地藏携来种。……在神光岭之南,云雾滋润,茶味殊佳。”九华山的煎茶峰,相传为“金地藏携道侣于前汲泉烹茗”之地。金地藏在九华山提倡种茶、饮茶、从佛法,但不忘茶事,是“茶禅一味”的倡导者。这在金地藏作的《送童子下山》诗中,也能得到印证。诗曰:“……空门寂寞尔思家,礼别云房下九华。爱部竹栏骑竹马,惯于金地聚金沙。瓶添涧底休拈月,烹茗瓯中罢弄花。好去不须频下泪,老僧相伴有烟霞。”道德,道德网,道德网站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  金乔觉在九华山苦修了75载,于唐贞元十年(794)农历闰七月三十日夜跏跌圆寂,寿至99岁。三年后开函时,据说“颜色如生,兜罗手软,骨节有声如撼金锁”。佛教徒根据《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》语:菩萨“安忍如大地,静虑可秘藏”,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观,弟子们视为地藏菩萨应世,尊其为“金地藏”。九华山由此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,与峨嵋山、五台山、普陀山并称为“四大佛教圣地”。道德,道德网,道德网站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  地藏王的肉身安葬于一个小岭上,后来在建造墓塔时,见其岭头夜间闪闪发光,故名“神光岭”。后人又在墓地上建起了宏伟的肉身殿,以护石塔。殿前有81级台阶(寓意地藏活了99岁),庙后一匾额书着地藏誓愿。

  为纪念地藏菩萨成道之日,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,九华山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。

  金乔觉及其弟子究竟属何派,史无记载。一说他属华严宗,一说其属于净土宗一派,但大都认为他应化为地藏菩萨,弘扬地藏菩萨“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,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”的宏伟大愿,超越了宗派范围。道德,道德网,道德网站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 

上传日期:2020.6.13

返回目录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