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佳文赏析 >>open我和一位禅者临终前的生死对话(图)
Email

 

我和一位禅者临终前的生死对话(图)

作者:不详

 

道德,道德网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 

  那个禅者,是我多年的好友,得了不治之症,在禅坐中面对死亡,参悟死亡。作为好友,临终前我经常去看他,聆听他的教诲。我每去,他总在端坐,消瘦的脸上带着微笑。

  我们坐下聊天,他说:“我一生被虚名所误。虽然外面看着风光,出了书,有人跟着我学佛,可我知道,自己并没有真正开悟,也没有明心见性,现在想来,聪明反被聪明误。”他说得很诚恳。

  我说:“古来宗师,不是也有临终开悟得道的么?”

  他说:“那是大修行,放下万缘,一灵炯炯,不是我这种聪慧的小根器,我一生太聪明,太有才,太有情,因此有太多的放不下。”

  我又问:“那你最近如何用功?我每次来,你都在禅坐,我不忍心打扰你,在外面念佛,为你祈祷。”禅者淡然一笑,说:“谢谢。生死大事,何时死,乃至来生何处投胎,我还是知道的。”我说:“这就是大修行啊,你都知道你何时死,投胎何处,你还没开悟?”

  禅者有点赧然,说:“这只是功夫,与开悟没关系,更与明心见性没关系。我出生到三岁,就能记忆投胎的因缘,长大后学佛来求证这因缘。我此生很早就知道自己‘生从何来’,一生的修行只为完成‘死向何去’,现在能知道死期,不过是预知时至而已,‘死向何去’,我也知道了,不过还是那句老话:‘再入轮回做众生’,我的内心已经没有对死亡的恐怖,这点粗浅修行离得道或开悟或见性还远着呢。”

  我问:“那你最近如何用功?”

  禅者说:“一心忏悔那些业障,从内心净化。我是一个将死之人,要在临死前,把内心清理干净,这几月我一直在忏悔。忏悔我造的业,忏悔我做过的错事,忏悔自己没能真正尽孝,忏悔自己曾经伤害过朋友、亲人,忏悔曾经说了很多妄语,在修行上,未得言得,未证言证,自负轻狂;忏悔自己曾经口是心非,说了不少是非,惹了不少麻烦,给他人带来了不少伤害;忏悔我对爱过我的女人带来的心灵上的伤害;忏悔自己的无知对同修带来的误导……。”

  禅者说了那么多可忏悔的事情,说时还会流泪。他对我说,“一个人,在临终前的大忏悔,就是‘放下包袱,轻装上路。’”说到这句,他笑了。谁都知道“上路”意味着什么。

  他淡然地要我找来一个农村人洗衣服用的大铁盆,要我帮他把平生的文稿搬来,足足有一米高,要我当着他的面烧了。

  看着那浸透了他平生心血和智慧的书稿,帮他烧?我十分不忍心,说:“这可是你一生的心血啊,多少出版社找你要书稿,为何要烧?不是很好吗?”我不干。

  他说:“你不烧,那我自己烧。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,不烧何用?我没有得道,那些知解宗徒的文字,到头来都是魔障,我自己是清楚的。烧了书稿,以免贻误后学,以免增我罪过。没有真正明心见性,所谈所说尽是野狐禅啊,你想让我堕落地狱吗?”

  他沉静地说:“我一生说法讲经,辩论是非,因为没有得道,没有见性,说了妄语和见地不正的话,报应在身,得病在口腔、食道、胃。”

  他的脸越来越消瘦,因为坐禅,精神尚好。我和他一本一本地烧他的作品,包括他的日记,不少还是用毛笔写的,字迹工整。大冬天,我们以书稿取暖。

  看着他的淡定与超然,我很感动,也想,我死前,要像他一样,烧尽自己所有的日记、文稿,不留那些杂碎,干干净净,毫无牵挂地离开。

  我的念头刚一动,他笑了,说:“别学我,学我没出息。”

  我多次来拜访他,禅师都说在忏悔业障,忏悔过恶,他对我说:“口业最难忏悔,这一生中,我讲经说法,口出妄语,说人是非,口业大如山岳。”

  他叹口气说,“尽管口业深重,我还是要忏悔清净了再死。看来,我比预期的日子要晚死一月,这一个月专门忏悔口业。修道学佛的人,口头禅也造业啊,何况我口业不净,说是非,争曲直,谈邪见,不知这一个月能否忏悔清净。等我忏悔清净了,就是我要走的日子。”

  作为多年亦师亦友的人,我还是难过,问他:“你要走了,有什么话作为对我最后的忠告?”

  禅者说:“我知道你的未来之路,但不能说破,说破就是害你。未来的路在你心中,你如果能在夜里静坐内观,也会知道的。我这一生的经验,能告诉你的,就是:

  第一,没有得道前、没有开悟,没有明心见性前决不为师,为师就害人,误人子弟即误人性命,果报严重,我的报应就在你眼前,所以,决不好为人师;

  其二,你开悟见性,还要保任修行,修出更大的本领后再出来弘扬佛法,即便你有了弟子,记住,不要接受他人供养,决不剥削弟子,江湖上的事情我见多了,很多老师把弟子当仆人马仔使唤,那个罪过很重;

  其三,不要轻视任何不懂佛道的人,哪怕他们见解幼稚、错谬,都不能笑人,我这一生笑了很多见解错谬的人,结果自己遭到报应,每一个没有开悟的人都是未来佛,一旦开悟就是大师,你怎能嘲笑大师?这道理我懂,但习气、傲气使然,给自己招了不少祸端,最近一月所忏悔的,就是我曾经轻视过他人;

  其四,你以后去参访他人,哪怕外道宗师,也不要带着成见去参访,不要比较谁高谁低,人间有无数菩萨化身教诲,外道中何尝没有菩萨教化?不要带分别心和成见,你一心聆听,内观,内智自生,生而不住。我过去好辩论,好争斗,口诛笔伐,结果自己得了咽喉癌、食道癌,罪孽深重啊。”

  禅师说着眼泪流下来了,是忏悔的泪,是悟达的泪,也是教诲的泪。他用泪眼看我,“记住了?”我说,“记住了。”

  禅师:“我这十余年来也有一点点虚名,来拜师的人偶尔有,我深记禅者之戒,从来没有收过“徒弟”。有人给我磕头,我就赶快跪下给他磕头。这都是禅者的教诲。”

  一个月后,他说:“我要走了,还是投生西北吧,西北穷一点,但人厚道,佛道的根源甚深,不像江南人,拿佛道赚钱,也不像东北人,骨子里并不敬佛。我就投生西北,咱哥俩有缘,三十年后,还能再见,那时你是大哥,我是小弟,你可要帮我。”

  我们都笑了。

  我说:“我向你学禅时不上进,你踢过我,那时该我踢你啰。”他说:“踢狠点,争取在你一踢之下,我当场开悟。”

  禅师真的在认定的那天坐化,肉体火化。我分取了他一点骨灰,来京时还带着。有一年,我发现窗外长的竟然是海棠,秋海棠,这才想起他的那首临终诗:“海棠风过蝉魂香,寥廓青天是故乡。再来求道道安在?康宁福寿非吾望。”

  我恍然大悟,就把他的那点骨灰撒在窗外的海棠树下。窗前原先有棵松树,看了两年,小区的物业把松树移走,种了海棠,大概有五年了,夏天,海棠叶茂,无数鸣蝉在海棠叶下歌唱。海棠花红的深秋,蝉声已息,夜是那么安宁,安宁得让人猛然间不太习惯没有“蝉嘈”的夜晚,“禅嘈林愈静,鸟鸣山更幽”。蝉鸣声不断,显出深林般的寂静。

  我家住在一个叫“康宁居”的小区。《尚书》把“福、寿、康、宁、善终”当成人生的五福,这位禅者不求人间的五福,只求大道。他最后一次显露神异,预言了我未来的居处,他的骨灰会渗进海棠树枝。他说这些都是无常的,离大道、离见性还很远。

  就他这样的修行还是没有了脱生死,没有开悟,没有见性。写这篇文章时,禅者已经坐化十多年了,想想自己的修为,惭愧啊。

  有许多人问那个禅者是谁?入土为安,亡者为大,我们还是不要打扰禅者的在天之灵了,他把一生的文稿焚毁,就是不希望有人记住他。

  我相信,总有一天,我会在茫茫人海遇见他的,不论是否认出他,我们总会有缘遇见,尽未来际,会遇见他,在那个了无分别的本地风光里会遇见他……。道德,道德网,道德网站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  相关文章:江西师大著名教授郑晓江跳楼身亡(图)

 

  东方阳熹按:

  一、本文是我于十年前在网络论坛上看到的,于是保存了下来。此应该是作者的原始文章。当今在网上流传的同名文章,有些已经被人加工和篡改。

  二、本文之所以一直没有上传到网站,是因为文中的某些观点比较片面和极端,容易使读者产生误解。

  三、永嘉大师云:“圆顿教,没人情,有疑不决直须争”。学佛者无论在论坛还是私下探讨佛教话题,只要不是出于自誉毁他、卖弄知见,即使产生争论,也不能算是过失。

  四、自释迦牟尼佛之后,没有任何一位祖师大德的神通智慧和精神境界能够达到佛陀的水平,此是毋庸置疑的,如果人们非要拿佛陀的标准要求讲法者,此无异于耍流氓,佛陀的法脉也就断绝了。

  五、一个人见性后就有讲法的资格,至于其以何种方式表法和讲法,取决于自身的因缘。从古至今,有些善知识是以出家人的身份表法和讲法的,有些善知识是以白衣人的身份,有些人是以贵族的身份,有些人是以平民的身份,甚至有些人是以妓女和恶人的身份。有关这方面的论述,读者阅读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》即可得知。

  六、精神境界会造成认知上的差异。凡众都是以二元,即善恶、好坏、贵贱、人我等方式思考和评判问题的,且只能通过现象观察本质,而不能从本质看现象,此是其无法理解善知识,甚至如同善财童子一样,误把善知识当成恶人的原因。

  七、至于见性者是否收徒弟,取决于环境和他们自身的因缘,过去的善知识有的一生收了很多徒弟,有的一生一个徒弟也没收,故不能以徒弟的多少,来评判善知识的功德和境界。

  八、未见性者不仅没有讲法的资格,也不配收徒弟。真正地见性者若是收了徒弟,其与徒弟的关系是比父子还要近的,除非是为了帮其了业,或以此方式考验和磨炼对方,否则是决不可能“把弟子当仆人马仔使唤”的。

  九、至于“接受他人供养”一事,此与用佛法骗人钱财是两回事。如果讲法者把佛法当成谋取个人名利财色的手段,此就是骗!反之,如果讲法者出于生存和弘法的需求接受供养,此不仅不违背道德和戒律,反而为布施者提供了种福田的机会。

  十、那些认为拥有了佛法,应与世隔绝地独自在家闭门苦修,才算实修之人,莫说当代的社会环境不允许,即使其能够以此方式修行,最终也未必能够获得成就。因为修行是讲法、侣、财、地的,即使过去的修道者,若想在修行和弘法上获得成就,也是需要适当的环境和资源的。道德,道德网,道德网站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 

上传日期:2022.9.17

返回目录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