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道德书籍 >>open菜根谭
Email

 

《菜根谭》

【明】洪应明 著

(上集)第二页

 

二十一、诚心和气 胜于观心

  家庭有个真佛,日用有种真道,人能诚心和气,愉色婉言,使父母兄弟间,形骸两释,意气交流,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!

  【注释】

  真佛:真正的佛,此当信仰。

  真道:真正的道理。道,真理。

  愉色:脸上所表现的快乐神色。

  形骸两释:形骸,有形的肉体,躯壳。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,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,不亦过乎?”形骸两释,指人我之间没有身体外形的对立,即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。

  意气交流:彼此的意态和气概互相了解,互相影响。

  观心:观察自己种种行为,也就是反省自己。

  【译文】

  家庭里应该有一个真正的信仰,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一个真正的原则,人与人之间能够心平气和,坦诚相见,彼此能以愉快的态度和温和的言辞相待,那么父母兄弟之间感情就会融洽,没有隔阂,意气相投,这比起坐禅调息、观心内省还要强上千万倍。

 

二十二、云止水中 动寂适宜

  好动者,云电风灯;嗜寂者,死灰槁木。须定云止水中,有鸢飞鱼跃气象,才是有道的心体。

  【注释】

  云电风灯:形容短暂、不稳定。

  嗜寂者:特别好静的人。

  死灰槁木:死灰,熄灭后的灰烬;槁木,指枯树,比喻丧失生机的东西。

  定云止水:定云,停在一处不动的云;止水,停在一处不流的水,都是比喻极为宁靜的心境。

  鸢飞鱼跃:《诗·大雅·旱麓》:“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”引申为君子修其乐易之德,上及飞鸟,下及渊鱼,无不欢欣悦愉。

  心体:心就是本体。古人认为心为思想的主体。

  【译文】

  生性好动的人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不定,又像风中的残灯孤独一样忽明忽暗;而一个嗜好安静的人就像火已经熄灭的灰烬,又像已毫无生机的枯木。以上这些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。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,在不动的水中有跳跃的鱼儿,用这种心态来观察万事万物,才算是达到了真正符合有道的理想境界。

 

二十三、责恶勿太严 教善勿太高

  攻人之恶,毋太严,要思其堪受;教人以善,毋过高,当使其可从。

【注释】

  攻:攻击、指责。

  恶:指缺点、隐私。

  毋:无、不。

  堪受:能否接受。

  【译文】

  批评别人的缺点不要太严厉,要想想别人是否能够承受;教人家做善事,也不要要求太高,要考虑别人是否能够做到,不要使其感到太为难。

 

二十四、洁常自污出 明每从暗生

  粪虫至秽,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;腐草无光,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。因知洁常自污出,明每从晦生也。

  【注释】

  秽:脏臭的东西。

  粪虫:粪指粪土或尘土,粪虫是尘芥中所生的蛆虫。

  蝉:又名知了,幼虫在土中吸树根汁,蜕变成蛹后而登树,再蜕皮成蝉。

  饮露于秋风:蝉不吃普通的食物,只以喝露水为生,古代以此为高洁之象征。

  化为萤:腐草能化为萤火虫是传统说法,据《礼记·月令》篇:“季夏三月,……腐草为萤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粪土中的幼虫是最为肮脏的,可是它一旦蜕变成蝉后,却在秋风中吸饮洁净的露水为生;腐败的草堆本身不会有光泽的,可是它孕育出的萤火虫却在夏夜里闪耀出荧荧光亮。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,那就是洁净的东西出自污秽之中,而光明在黑暗中孕育。

 

二十五、伸张正气 再现真心

  矜高倨傲,无非客气,降服得客气下,而后正气伸;情俗意识,尽属妄心,消杀得妄心尽,而后真心现。

  【注释】

  矜高倨傲:矜高,自夸自大;倨傲,态度傲慢。

  客气:言行虚矫,不是出于至诚。

  正气:至大至刚之气。例如孟子说: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,”这种浩然之气就是正气。

  意识:心理学名词,指精神觉醒状态,例如知觉、记忆、想象等一切精神现象都是意识的内容,此处含有认识和想象等意。

  妄心:妄,虚幻不实,指人的本性被幻象所蒙蔽。

  真心:指真实不变的心,据《辞海》注:“按楞伽经以海水与波浪喻真妄二心:海水常住不变,是为真;波浪起伏无常,是为妄。众生之心,对境妄动,起灭无常,故皆是妄心。得金刚不坏之心,惟佛而已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一个人之所以会心高气傲自以为是,无非是表现出一种脱离实际的虚浮之气,如果能消除这种浮夸的不良习气,心中光明正大刚直无邪的浩然正气才会出现;一个人心中的七情六欲都是由于虚幻无常的妄心所致,只要能够消除这种虚幻无常、胡思乱想的妄心,真正的善良本性就会显现出来。

 

二十六、事悟痴除 性定动正

  饱后思味,则浓淡之境都消;色后思淫,则男女之见尽绝。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,破临事之痴迷,则性定而动无不正。

  【注释】

  痴迷:心中只想一事一物叫迷。痴迷是指见到事物的一面,而不能对事物做全面的明智的判断,却又全身心投入。

  性定:性是本然之性,即真心;定是安定,不动摇。性定即本性安定不动。  

  不正:出格

  【译文】

  吃饱喝足之后再品尝美味佳肴,食物的甘美是体会不出来的;交欢之后再来回想淫邪之事,一定无法激起男欢女爱的念头。所以人们如果常常用事后的悔悟心情,来作为另一件事情开端的判断参考,那么,便可以消除一切错误而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,在行动上就有了正确原则,而不至于出轨。

 

二十七、志在林泉 胸怀廊庙

  居轩冕之中,不可无山林的气味;处林泉之下,须要怀廊庙的经纶。

  【注释】

  轩冕:古制大夫以上的官吏,每当出门时都要穿礼服坐马车,马车就是轩,礼服就是冕。比喻高官,或者是显贵之人。《晋书·应贞传》:“轩冕相袭,为郡盛族。”

  山林:泛称田园风光或闲居山野之间。与林泉均喻隐退的意思。

  廊庙:比喻在朝从政做官。

  经纶:以治丝之事比喻政治。《易·屯》:“君子以经纶。”《礼·中庸》:“惟天下至诚,为能经纶天下之经。”朱熹:“经者,理者绪而分之,纶者,比其类而合之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身居要职享受高官厚禄的人,不能没有隐士的淡泊之气;而隐居山林清泉的人,应该胸怀治理国家的大志和才能。

 

二十八、无过是功 无怨是德

  外世不必邀功,无过便是功;与人不求感德,无怨便是德。

  【注释】

  邀:求取。

  与人:帮助别人,施恩于人。

  感德:感激他人的恩德。据《诗经·小雅》篇:“忘我大德,恩我小怨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为人处世不必想方设法去追逐名利,其实只要能够做到不犯错误就是最大的功劳;施舍恩惠给别人不必要求对方感恩戴德,只要别人没有怨恨自己,就是最好的回报。

 

二十九、忧勤勿过 待人勿枯

  忧勤是美德,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;澹泊是高风,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。

  【注释】

  忧勤:绞尽脑汁用足体力去做事。

  适性怡情:使心情愉快精神爽朗。

  高风:高尚的风骨或高风亮节。

  枯:已经丧失生机的树木。此处有不近人情的含义。

  【译文】

  勤劳多思是一种美德,但如果过于认真把自己弄得太苦,就无助于调适自己的性情而使生活失去乐趣;淡泊寡欲本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,但如果过分逃避社会,就无法对他人他事有所帮助了。

 

三十、原其初心 观其末路

  事穷势蹙之人,当原其初心;功成行满之士,要观其末路。

  【注释】

  势蹙:势态紧迫。意指穷途末路。

  功成行满:事业有所成就,一切都如意圆满。

  末路:本指路的终点。

  【译文】

  对于在事业上遭受失败、事事不顺心的人,应当体谅他当初的本意是为了奋发上进;对于事业成功感到万事圆满的人,要看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否保住晚节。

 

三十一、富宜宽厚 智宜敛藏

  富贵家宜宽厚,而反忌刻,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,如何能享?聪明人宜敛藏,而反炫耀,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,如何不败?

  【注释】

  忌刻:忌,猜忌、嫉妒;刻是刻薄寡恩。

  敛藏:敛,收、聚、敛束,敛藏就是深藏不露。

  懵:心神恍惚,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,不明事理。《说文》:“懵,不明也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富贵之家的人应该待人宽容仁厚,如果对别人挑剔苛刻,那么即使是处在富贵之中,其行为和贫贱无知的人是没有两样的,又怎么能够长久享受富贵的生活?聪明有才华的人应该掩藏自己的才智,如果到处炫耀张扬,那么他的言行就跟愚蠢无知的人没有什么区别,他的事业哪有不失败的道理?

 

三十二、登高思危 少言勿躁

 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,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,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,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。

  【注释】

  居卑:泛指处于地位低的地方。

  处晦:在昏暗的地方。

  守静:隐居山林寺院的寂静心理。

  养默:沉默寡言。

  躁:不安静,急促。

  【译文】

  处在低矮的地方,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;在昏暗的地方,才知道当初的光亮会刺眼睛;持有宁静的心情,才知道四处奔波的辛苦;保持沉默的心性,才知道过多的言语会带来烦躁不安。

 

三十三、放得功名 即可脱俗

 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,便可脱凡;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,才可入圣。

  【注释】

  脱凡:脱,脱俗,即超越尘世外的意思。

  入圣:进入光明伟大的境界。

  【译文】

  如果能够抛弃追逐功名富贵之思想,就可超越尘世,做个超凡脱俗的人;如果能摆脱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,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。

 

三十四、偏见害人 聪明障道

  利欲未尽害心,意见乃害心之蟊贼;声色未必障道,聪明乃障道之藩屏。

  【注释】

  意见:本是意思和见解之意,此处为偏见、邪念。

  蟊贼:蟊,害虫名,专吃禾苗。据《诗经·小雅·大田》:“及其蟊贼。”传:“食根曰蟊,食节曰贼。”这里比喩贪财的人。

  声色:指沉湎于享乐的颓废生活。

  藩屏:原指保卫国家的重臣,此处指屏障、藩篱。

  【译文】

  名利和欲望未必都会伤害自己的本性,而刚愎自用、自以为是的偏见才是残害心灵的毒虫;淫乐美色未必都会妨碍人对真理的探求,自作聪明、目中无人才是修悟道德的最大障碍。

 

三十五、知退一步 加让三分

  人情反复,世路崎岖。行不去处,须知退一步之法:行得去处,务加让三分之功。

  【注释】

  人情:指人的情绪、欲望。

  【译文】

  人间世情反复无常,人生之路崎岖不平。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,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;在走得过去的地方,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,这样才能逢凶化吉,一帆风顺。

 

三十六、不恶小人 有礼君子

  待小人,不难于严,而难于不恶;待君子,不难于恭,而难于有礼。

  【注释】

  小人:泛指一般无知的人,此处含品行不端的坏人的意思。

  恶:憎恨。

  【译文】

  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,要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,难的是做不到不憎恶他们;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,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,难的是遵守适当的礼节。

 

三十七、正气清白 留于乾坤

 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,留些正气还天地;宁谢纷华而甘澹泊,遗个清白在乾坤。

  【注释】

  浑噩:同浑浑噩噩,指人类天真朴实的本性。《法言·问神》:“虞夏之书浑浑尔,商书灝灝尔,周书噩噩尔。”浑浑,深大的样子;噩噩,严肃的样子。

  黜:摒除。

  纷华:繁华富丽。

  乾坤:象征天地、阴阳等。《易·说卦》:“乾,天也,故称乎父;坤,地也,故称乎母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做人宁可保持纯朴自然的本性,抛弃机心巧诈的聪明,留些浩然正气在大自然;宁可谢绝世俗富丽繁华的诱惑,甘心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,也要在世间留个清白的声名。

 

三十八、降魔先降心 驭横先驭气

  降魔者,先降自心,心伏,则群魔退听;驭横者,先驭此气,气平,则外横不侵。

  【注释】

  降魔:降,降服。魔,本意是鬼,此处指障碍修行。

  退听:指听本心的命令。又当不起作用解。

  驭:控制、统治的意思。

  外横:意指那些外来纷乱的事物。

  气:此处指情绪。

  【译文】

  要想降伏恶魔,必须首先降伏自己内心的邪念,只有把自己内心的邪念降伏了,那么所有的恶魔自然会消除;要想驾驭住悖礼违纪的事情,必须首先驾驭自己的浮躁之气,只有把自己的浮躁驾驭控制住了,那些外来的纷乱事物就自然不会侵入。

 

三十九、教育子弟 要严交游

  教弟子如养闺女,最要严出入,谨交游。若一接近匪人,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,便终身难植嘉禾矣!

  【注释】

  弟子:同子弟。

  匪人:泛指行为不正的人。

  嘉禾:长得特别茂盛的稻谷。

  【译文】

  教育子弟就好像养闺阁中的女儿一样,最重要的是严格管理其生活起居,与人交往要谨慎。一旦结交了品行不端的人,就好像在肥沃的土地中,播下了一颗不良的种子,这样就永远也种不出好的庄稼了。

 

四十、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

  欲路上事,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,一染指便深入万仞;理路上事,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,一退步便远隔千山。

  【注释】

  欲路:泛指欲念、情欲、欲望。

  染指:比喻巧取不应得的利益。 仞:古时以八尺为一仞。

  理路:泛指义理、真理、道理。 惮:害怕。

  【译文】

  对于欲念方面的事,不要因为贪图眼前的方便而随意沾染,一旦放纵自己就会堕入万丈深渊;关于道义方面的事,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退缩不前,因为一旦退缩就会离真理越来越远,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。

返回目录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