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《菜根谭》【明】洪应明 著 (上集)第九页
一六一、道德学问 人皆可修道是一重公众物事,当随人而接引;学是一个寻常家饭,当随事而警惕。 【注释】 公众物事:指社会大众的事。 接引:迎接、引导。 【译文】 真理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去追求和探索的事情,应该随着个人的性情来加以引导;做学问就像每个人吃的家常便饭一样,应该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有所谨慎和警惕。
一六二、信人己诚 疑人己诈信人者,人未必尽诚,怀则独诚矣;疑人者,人未必皆诈,己则先诈矣。 【注释】 信人:相信别人。 疑人:怀疑别人。 【译文】 能信任别人的人,别人不定会以诚相待,但他自己却是诚实的;一个常怀疑别人的人,别人也许并不都狡诈,但他自己却已是做了狡诈之事了。
一六三、春风催生 寒风残杀念头宽厚的,如春风煦育,万物遭之而生;念头忌刻的,如朔雪阴凝,万物遭之而死。 【注释】 煦:温暖。颜延之《陶征士诔》:“晨烟暮霭,春煦秋阴。” 朔:北。 【译文】 一个胸怀宽大仁厚的人,就像温暖和煦的春风,能让万物充满生机;而心胸狭窄刻薄的人,就像呼啸阴冷的冰雪,万物遭到它的摧残会枯萎凋谢。
一六四、善根暗长 恶损潜消为善不见其益,如草里冬瓜,自应暗长;为恶不见其损,如庭前春雪 ,当必潜消。 【注释】 潜:偷偷地、秘密地。 【译文】 做了好事不一定能立即看出它的益处,但是好事的益处就像掩在草里面的冬瓜一样,于不知不觉中长大;一个人做了坏事也许不会立即看出它的害处,但恶行的灾祸就像春天庭院中的积雪被阳光照射融化一样,在渐渐地显现出来。
一六五、愈隐愈显 愈淡愈浓遇故旧之交,意气要愈新;处隐微之事,心迹宜愈显;待衰朽之人,恩礼当愈隆。 【注释】 隐微:隐私。 衰朽之人:指年老体衰的人。 【译文】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,情意要如同对待新知一样特别热烈真诚;处理隐秘细微的事情,态度要更加光明磊落;对待年老体衰的人,礼节应当更加恭敬周到。
一六六、君子立德 小人图利勤者敏于德义,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贫;俭者淡于货利,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。君子持身之符,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,惜哉! 【注释】 敏:努力、奋勉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敏行而不敢怠。” 【译文】 勤奋的人应该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德性和义理,而世人偏偏假借勤奋来作为解决贫困;俭朴的人对财物和金钱都很淡泊,但是世人偏偏假借俭朴作为掩饰自己的吝啬。君子修身立德的标准,却成了市井小人营私谋利的工具,真是可惜啊!
一六七、意气用事 难有作为凭意兴作为者,随作则随止,岂是不退之轮;从情识解悟者,有悟则有迷,终非常明之灯。 【注释】 不退之轮:佛家语,轮指法轮。 【译文】 一个人只凭一时的意气、兴趣办事,情绪高的时候就去行动,冲动一过马上就停止,这样怎能成为不断前进永不倒退的车轮呢!从情感出发去领悟事理的人,有所领悟,也会有所迷惑,这样终究不是永保明亮的智慧之灯。
一六八、律己宜严 待人宜宽人之过误宜恕,而在己则不可恕;己之困辱宜忍,而在人则不可忍。 【注释】 恕:宽恕、原谅。 【译文】 对于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采取宽恕的态度,而如果错误在自己那么就不能宽恕;对于自己遇到的困境和屈辱应当尽量忍受,如果困境和屈辱在别人身上就不能袖手旁观,忍心不顾。
一六九、为奇不异 求清不激能脱俗便是奇,作意尚奇者,不为奇而为异;不合污便是清,绝俗求清者,不为清而为激。 【注释】 脱俗:不沾染俗气。 异:不同的、特殊的。 【译文】 能够超凡脱俗的人是奇人,如果刻意去标新立异就不是奇人而是怪人了;不肯同流合污的人就是高洁的人,如果以与世人断绝往来去标榜自己的清高,那就不是清高而是偏激。
一七○、恩宜后浓 威宜先严恩宜自淡而浓,先浓后淡者,人忘其惠;威宜自严而宽,先宽后严者,人怨其酷。 【注释】 惠:恩惠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惠,难矣哉!” 酷:残酷,暴虐。晁错《贤良文学对策》:“刑罚暴酷,轻绝人命。” 【译文】 对人施予恩惠应该从淡薄到浓厚,如果开始浓厚而逐渐淡薄,那么人们就容易忘掉你的恩惠;树立威信要先严格而后宽容,如果先宽容而后严格,人们就会怨恨你的冷酷。
一七一、心虚性现 意净心清心虚则性现,不息心而求见性,如拔波觅月;意净则心清,不了意而求明心,如索镜增尘。 【注释】 心虚:指心中没有杂念。 【译文】 内心清净无物,人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,不息灭妄想纷飞的心却去寻找人的自然本性,就像拔开水中的波浪去捞月亮一样只是一场空;意念宁静纯洁,心灵就会清明,不了解自心而求内心清明,就像是为落满灰尘的镜子又增加了一层灰尘一样。
一七二、物自为物 我自为我我贵而人奉之,奉此峨冠大带也;我贱而人侮之,侮此布衣草履也。然则原非奉我,我胡为喜?原非侮我,我胡为怒? 【注释】 峨冠:高冠。峨,高也。 胡:疑问代词,怎么,为什么。《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:“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亿兮?” 【译文】 我富贵了人们就敬重我,敬重的是我穿着的华丽威严的官服和宽大的绶带;我贫穷了人们就轻视我,轻视我穿着布衣和草鞋。人们原本敬重的是官服不是我本人,我有什么可高兴的呢?人们原本轻视的是布衣草鞋不是轻视我,我有什么可恼怒呢?
一七三、慈悲心肠 繁衍生机为鼠常留饭,怜蛾不点灯,古人此等念头,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。无此,便所为土木形骸而已。 【注释】 生生之机:此指使万物生长的意念。 形骸:人的形体。范缜《神灭论》:“是生者之形骸变为死者之骨骼也。” 【译文】 常为老鼠留下一些饭粒不让它饿死,怕飞蛾扑火烧死尽量不点灯,古代的人常有这些仁慈的心肠,这些慈悲之心正是我们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。没有这些,那么人类也就与那些树木泥土没有什么区别了。
一七四、心体天体 人心天心心体便是天体。一念之喜,景星庆云;一念之怒,震雷暴雨;一念之慈,和风甘露;一念之严,烈日秋霜。何者少得,只要随起随灭,廓然无碍,便与太虚同体。 【注释】 景星庆云景星,代表祥瑞的星名。庆云,又名景云,象征祥瑞的云层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天晴而见景星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甘露降,庆云出。” 廓然:广大。 太虚:泛指天地。 【译文】 人心的本性与大自然宇宙的本体是一致的。当人心中有了喜悦的念头时,就像大自然的天空出现瑞星祥云;当人的心中有了愤怒的念头时,就像是大自然中雷雨交加的天气;当心中有慈悲的念头时,就像是春风雨露滋润天下万物;当心中有严厉的念头时,就像寒霜烈日冷热逼人。有哪些又能少得了呢?只要人类的喜怒衰乐可以在兴起之后立即消失,心体如同天体广袤无边毫无阻碍,便可以和天地同为一体了。
一七五、无事寂寂 有事惺惺无事时,心易昏冥,宜寂寂而照以惺惺;有事时,心易奔逸,宜惺惺而主以寂寂。 【注释】 惺惺:机警、警觉。刘基《醒斋铭》:“昭昭生于惺惺,而愦愦出于冥冥。” 寂寂:安静、沉静。 【译文】 人在闲居无事时,心思最容易陷入昏沉迷乱,这时应该在沉静中保持自己的机警;人在有事忙碌时,心情最容易急躁忙乱,这时应该在机警中保持冷静。
一七六、议事论事 明晓利害议事者,身在事外,宜悉利害之情;任事者,身居事中,当忘利害之虑。 【注释】 任事:负责某事。 【译文】 议论事情的人处在旁观者的身份,就能了解掌握事情的始末通晓利害;当事的人,应该忘记个人利益抛弃个人的利害得失。
一七七、操履严明 亦毋偏激士君子处权门要路,操履要严明,心气要和易,毋少随而近腥膻之党,亦毋过激而犯蜂虿之毒。 【注释】 腥膻:比喻操行不好的人。 虿:蝎子一类的毒虫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蜂虿有毒,而况国乎?” 【译文】 一个正直有修养的人处于有权势的重要地位时,道德行为和节操品德要刚正清明,心地气度要平易随和,不要放弃自己的原则与结党营私的奸邪之人接近,也不要过于激烈去触犯那些阴险之人而遭其谋害。
一七八、浑然和气 居家之珍标节义者,必以节义受谤;榜道学者,常因道学招尤。故君子不近恶事,亦不立善名,只浑然和气,才是居身之珍。 【注释】 道学:泛指学问、道德。 浑然和气:纯朴敦厚,儒雅温和。 【译文】 喜欢标榜自己有节义的人,必然会因为节义受到他人的毁谤;标榜道德学问的人,常会因为道德学问遭到他人的指责。所以一个有德行的君子,既不做坏事,也不去争美名,只要做到纯朴敦厚,这才是立身处世中最珍贵的法宝。
一七九、诚心和气 激励陶冶遇欺诈之人,以诚心感动之;遇暴戾之人,以和气薰蒸之;遇倾邪私曲之人,以名义气节激励之。天下无不入我陶冶中矣。 【注释】 戾:凶暴、猛烈。 薰:一种香草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莸。”(莸:一种臭草)。此作沐化、感化的意思。 【译文】 遇到狡诈不诚实的人,用真诚去感动他;遇到粗暴乖戾的人,用平和去感染他;遇到行为不正自私自利的人,用道义名节去激励他。那么天下就没有人不受到我的感化了。
一八○、一念慈祥 寸心洁白一念慈祥,可以酝酿两间和气;寸心洁白,可以昭垂百代清芬。 【注释】 酝酿:酿,此指制造、调和。 昭:明显、显著。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:“德音孔昭。”(孔:很) 【译文】 心怀慈祥,就可以使天地充满温暖平和的气息;心地纯洁清白,就可以使美名千古流传。 |
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