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大慧宗杲禅师书信集
第十八封
示妙心居士(孙通判长文)决欲究竟此事,应是从前作聪明、说道理、文字语言上记持、于心意识内计较抟量得底,飏在他方世界①,都不得有丝毫头许顿②在胸中,扫除得干净尽也,然后向心思意想不及处,试进一步看。若进得这一步,便如善财童子,于普贤毛孔刹中,行一步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。如是而行,尽未来劫,犹不能知一毛孔中刹海次第、刹海藏、刹海差别、刹海普入、刹海生、刹海坏、刹海庄严所有边际,亦不能知佛海次第、佛海藏、佛海差别、佛海普入、佛海生、佛海灭,所有边际,亦不能知菩萨众海次第、菩萨众海藏、菩萨众海散、菩萨众海差别、菩萨众海普入、菩萨众海集、菩萨众海散,所有边际,亦不能知入众生鬼界、众生根、教化调伏诸众生智、菩萨所住甚深自在、菩萨所入诸地诸道,如是等海所有边际。信知无念无作,有如是功德。 【注释】 ①飏在他方世界:意思是放弃在一边,不要理睬。飏,散布、扬弃。 ②顿:放置、停留。 这一步虽曰难进,若夙曾种得善根种子,只向信得及处看。看来看去,内无所住,外无所缘,不觉不知打失布袋①,当恁么时,方知庞居士道:“无念清凉寺,蕴空真五台。对境心无垢,当情心死灰②。妙理于中现,优昙③空里开。无求真法眼,离相即如来。若能如是学,不动出三灾④。”是真语、实语、不诳不妄。然虽如是,莫见恁么道,便向无作无为处闭眉合眼,做死模样,谓之默而常照,硬捉住个猢狲绳子⑤,怕他勃跳,古德唤作落空亡外道、魂不散死人⑥。真实要绝心生死,浣心垢浊,伐心稠林⑦,须是把这猢狲子一棒打杀始得。若一向紧紧地把定绳头,将心调伏,我说是人“执之失度”⑧,真可怜愍;正眼观之,尽是天魔外道、魍魉妖精,非吾眷属。 【注释】 ①打失布袋:第八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,犹如布袋,故打失布袋比喻打破第八识无明,亦即打破分别思维、语言执著等,所谓言语道断、心行处灭。 ②当情心死灰:不为境界所牵,内心如如不动。当,面对、遇到。情,情景、境界。 ③优昙:梵语udumbara,又作乌昙钵罗花、优昙花。略称昙花。意译作灵瑞花、空起花、起空花。传说此花为祥瑞灵异之所感,乃天花,为世间所无,若如来下生,以大福德力故,能感得此花出现。佛经中以其希有难遇,用以比喻佛世难遇、佛法难闻。 ④三灾:劫末所起的三种灾害,有大小的分别,大三灾是世界将毁坏时所起的水火风三灾,小三灾是指在住劫中时,每一个小劫中的饥谨、疾疫、刀兵三灾。 ⑤硬捉住个猢狲绳子:比喻死死地按捺著念头,不让它生起。捉住,抓住。猢狲,猴子,比喻念头。 ⑥落空亡外道、魂不散死人:比喻落入顽空死寂之中,不得活用。这个属于外道禅定,不是真正的禅。 ⑦绝心生死,浣心垢浊。伐心稠林:断绝心中的生死(分别)念头,洗掉心中的烦恼垢污,剪除心中的邪知邪见。稠林,梵语gahana,又作谜,即密茂之森林,佛教用它来比喻众生邪见烦恼,交络繁茂,有如稠林;如《法华经》卷一方便品中讲:“入邪见之稠林”。 ⑧执之失度:执著于染净、善恶、正邪等二边分别,不能从自性起平等无分别观,离开了中道实相。语见三祖《信心铭》中云:“执之失度,必入邪路,放之自然,体无去住。任性合道,逍遥绝恼。系念乖真,昏沉不好。不好劳神,何用疏亲。欲取一乘,勿恶六尘。六尘不恶,还同正觉。智者无为,愚人自缚。法无异法,妄自爱著。将心用心,岂非大错。” 此事要得①浑钢打就、生铁铸成底担荷②;若有心担荷,则又蹉过也,古人不得已,见尔③迷却路,为尔作个指路头主人而已,亦无禅道佛法可以传授。才说有传有授,便是邪法。何以故?不见《金刚经》中道:“若言如来有所说法,即为谤佛,是人不解我所说义。”又云:“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”著实而论④,说真如佛性,说菩提涅槃,说理说事,说邪说正,尽是非法,那堪更说有玄有妙可以传、可以授乎?不见先德有言:“说个学道,早是接引之辞⑤耳。又何曾教尔起模画样⑥,特地驰求来。”所以云:“拟将心意学玄宗,状似西行却向东。”临济云:“尔但歇得念念驰求心,则与释迦老子不别。”七地菩萨求佛智心未歇,谓之法尘烦恼。 【注释】 ①要得:必须、需要。 ②浑钢打就、生铁铸成底担荷:比喻对参禅悟道之理有决定不改移的大信心和承担精神。 ③尔:你。 ④著实而论:据实而论,从本分上讲。著实,踏着实处。 ⑤接引之辞:应众生根机,接引垂化之方便说法,非为究竟。 ⑥起模画样:犹言“装模作样”,比喻执著于语言文字,机械地行事,不能因指见月。 既有决定志,必有决定得入手时。且①那个是得入手时?喷地一发,心意识灭、绝气息②时是。佛言:“理则顿悟,乘悟并销;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。③”要识这些道理,便是善财闻弥勒弹指之声,楼阁门开,善财心喜,入已还闭;香严闻击竹作声,忽然契悟,便解道:“一击亡所知,更不假修治。动容扬古路,不堕悄然机④”之类是也。自家悟处、自家安乐处、自家得力处,他人不知,拈出呈似人不得,除已悟、已安乐、已得力者,一见便默默相契矣。疑情未破,但只看个古人入道底话头,移逐日许多作妄想底心来话头上,则一切不行⑤矣。僧问赵州:“狗子还有佛性也无?”州云:“无。”只这一字,便是断生死路头底刀子也。妄念起时,但举个“无”字,举来举去,蓦地绝消息,便是归家稳坐处也。此外别无奇特。前所云难进底一步,不觉蓦然过矣。 【注释】 ①且:同“且道”,表估量之语气词,犹言试问、试想、请问、且看。 ②绝气息:斩断命根,破除了俱生我执。 ③语见《楞严经》卷十。长水解云:理则顿悟者,从证悟圆理而言,一断一切断,无前无后。所谓“一根既返源,六根成解脱。尘垢应念消,成圆明净妙。”解悟亦然,《圆觉经》云:“知幻即离,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。”因为一切法皆从心起,妄念而生,念即无念,一切顿尽,由真性中本无妄故,故云乘悟并消。事非顿除、因次第尽者,五阴妄法,名之曰事,阴既粗细不同,法尔粗者先去,解行虽顿,断自有序。乘悟并销的乘,是借助的意思,并销,一起全部消散,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执一切万法为实有之知见,因悟而消散无余。 ④动容扬古路,不堕悄然机:举止仪容,起心动念,皆与大道相应,皆是大道之表现,而没有落入顽空死寂之中。动容,举止仪容,亦云内心所感动而现于行色,泛指起心动念。扬,散布,表现。古路,又称古道、古仙人道,指诸佛菩萨、历代祖师所证悟所宏扬之一乘解脱大道。不堕,即不落。悄然,寂静的样子,机,与“位“相对,位指体,机指用。 ⑤将终日打妄想的心转移到所参的话头上来,这样,一切妄想就不再起来了。 |
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