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道德书籍 >>open大慧宗杲禅师书信集
Email

 

大慧宗杲禅师书信集

 

第三十一封

 

示成机宜(季恭)(一)

  佛言:“若有欲知佛境界,当净其意如虚空。远离妄想及诸取,令心所向皆无碍。”①决有此志,学无上菩提,常令方寸虚豁豁地,不著②言说,不堕空寂、无言无说,两头俱勿依怙③,善恶二事无取无舍。日用二六时中,将思量计较之心坐断④,不于空寂处住著,内不放出,外不放入,如空中云,如水上泡,瞥然而有,忽然而无。只向这里翻身一掷,抹过太虚⑤,当恁么时,安排他不得,饾饤⑥他不得。何以故?大法本来如是,非是强为。不见释迦老子有言:“不取众生所言说,一切有为虚妄事。虽复不依言语道,亦复不著无言说。”⑦

  【注释】

  ①此偈见《华严经·如来出现品》第三十七之一。

  ②不著:不执著。

  ③依怙:依靠,此处指执著。怙(hù)。

  ④坐断:打破,除灭。

  ⑤这句话的意思是,就在这个时候,豁然放下,言思路断,心行处灭,自性的智慧之光,犹如闪电从空中闪过,不著痕迹。掷,跳跃。抹,闪过,扫过。

  ⑥饾饤,堆砌,陈列,将蔬果堆叠于盘,席间供陈设之用。饾(dòu),饤(dìng)。饾饤他不得,意思是自性无形无相,不可把捉,不可能象将水果陈列于盘中,指示给他人看。

  ⑦此偈见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二十四。

  今时士大夫学此道者,平昔被聪明灵利所使①,多于古人言语中作道理,要说教分晓。殊不知,枯骨头上决定无汁可觅。纵有善知识所诃②,肯离言说相、离文字相,又坐在无言无说处、黑山下鬼窟里不动,欲心所向无碍无窒,不亦难乎?既为无常迅速、生死事大,决定有志,直取无上菩提,世间种种虚妄不实底事一笔勾下③,却向不可取、不可舍处,谩觑捕看④,是有?是无?直得无用心处,无开口处,方寸中如一团热铁相似时,莫要放却,只就这里看个话头——僧问云门:“杀父杀母,向佛前忏悔。杀佛杀祖时,却向甚处忏悔?”云门云:“露。”若有决定志,但只看个“露”字,把思量分别尘劳中事底心移在“露”字上,行行坐坐,以此“露”字提撕。日用应缘处,或喜或怒,或善或恶,侍奉尊长处,与朋友相酬酢处,读圣人经史处,尽是提撕底时节。蓦然不知不觉,向“露”字上绝却消息⑤,三教圣人所说之法,不著⑥一一问人,自然头头上明,物物上显矣。佛不云乎:“菩萨摩诃萨以无障无碍智慧,信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。”⑦古德云:“入得世间,出世无余”,便是这个道理也。只怕无决定信、决定志耳。

  【注释】

  ①使:控制,束缚。

  ②诃:呵斥。有不少人把下文的“肯”字与“诃”字连读。从上文看,所“诃”的内容是“于古人言语中作道理,要说教分晓。”“肯”字属下文,作“愿意”讲。

  ③一笔勾下:全部放下。

  ④谩觑捕看:好好地参究,照顾念头,如猫捕鼠,中不间断。谩,同“漫”,助词,任由、任意,权且。

  ⑤绝却消息:指打破了心意识等分别妄想。

  ⑥不著:不用,不必。

  ⑦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中谓此语出自《华严经》。

  无决定信,则有退转心;无决定志,则学不到彻头处。且那个是有决定信而无退转心,有决定志而学到彻头处者?昔牛头山第二世智岩禅师①,曲阿②人也,姓华氏,弱冠③,智勇过人,身长七尺六寸。隋大业中,为郎将。常以弓挂一滤水囊④,随行所至汲用。累⑤从大将军征讨,频立战功。唐武德中,年方四十,遂乞出家,入舒州⑥皖公山,从宝月禅师为弟子。后一日晏坐⑦,睹异僧身长丈余,神姿爽拔,辞气清朗,谓岩曰:“卿八十生出家,宜加精进。”言讫不见。又尝在谷中入定,山水瀑涨,岩怡然不动,其水自退。有猎者过⑧之,因改过修善。复有昔同从军者二人,闻岩隐遁,乃共入山寻之。既见,谓岩曰:“郎将狂耶!何为住此?”岩曰:“我狂欲惺⑨,君狂正发!夫嗜色淫声⑩,贪荣冒宠⑾,流转生死,何由自出?”二人感悟,叹息而去。贞观⑿中,归建邺⒀,入牛头山,谒懒融禅师⒁,发明大事。懒融谓岩曰:“吾受信大师真诀,所得都亡。设有一法过于涅槃,吾说亦如梦幻。夫一尘飞而鹥天,一芥堕而覆地,汝今已过此见,吾复何云?山门化导,当付于汝。”⒂遂为牛头第二世祖师。此乃有决定信而无退转心、有决定志而学到彻头处底样子也。

  【注释】

  ①智岩禅师,牛头法融禅师之法嗣。其悟道经过,参见《五灯会元》卷二。

  ②曲阿:今江苏丹阳。

  ③弱冠: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,以示成人。因其体格未壮,故名弱。

  ④滤水囊:汲水时过滤之用,免伤水路水中虫子等生命。

  ⑤累:多次。

  ⑥舒州:今安徽安庆。

  ⑦晏坐:同“宴坐”,静坐。

  ⑧过:拜访。

  ⑨惺:清醒。

  ⑩嗜色淫声:贪求声色之乐。淫,过分沉溺。

  ⑾冒宠:贪图宠幸。冒,贪冒,贪求。

  ⑿贞观:唐太宗年号(627——649)。

  ⒀建邺:今南京。

  ⒁懒融禅师:即牛头法融禅师,四祖道信禅师之法嗣。

  ⒂参见《五灯会元》卷二。

 

示成机宜(季恭)(二)

  三教圣人所说之法,无非劝善诫恶,正人心术①。心术不正,则奸邪,唯利是趋。心术正,则忠义,唯理是从。理者理义之理,非义理之理也。如尊丈②节使,见义便为,逞非常之真勇,乃此理也。圭峰禅师云:“作有义事,是惺悟心。作无义事,是狂乱心。狂乱由情念,临终被业牵。惺悟不由情,临终能转业。”③亦此理也。佛云:“理则顿悟,乘悟并销;事则渐除,因次第尽。”④亦此理也。李长者云:“圆融不碍行布,即一而多。行布不碍圆融,即多而一。”⑤亦此理也。永嘉云:“一地具足一切地,一法遍含一切法。一月普现一切水,一切水月一月摄。”亦此理也。华严云:“佛法世间法,若见其真实,一切无差别。”⑥亦此理也。其差别在人不在法也。忠义、奸邪与生俱生。忠义者处奸邪中,如清净摩尼宝珠,置在淤泥之内,虽百千岁,不能染污。何以故?本性清净故。奸邪者处忠义中,如杂毒置于净器,虽百千岁,亦不能变改。何以故?本性浊秽故。前所云:“差别在人不在法”,便是这个道理也。如奸邪、忠义二人,同读圣人之书。圣人之书是法,元无差别。而奸邪、忠义读之,随类而领解,则有差别矣。净名云,“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”是也。忠义之士见义,则本性发,奸邪之人见利,则本性发;如磁石遇铁,而火逢燥薪⑦,虽欲禁制,不可得也。如尊丈节使,雄烈过人,唱大义于万众之中,耸动时听,亦本性忠义,而见义则发,非造作,非安排。教中所谓“譬如摩诃那伽大力士勇士,若奋威怒,于其额上,必生疮疱。疮若未合,阎浮提中一切人民无能制伏。”⑧佛以此喻发菩提心者。菩提心则忠义心也,名异而体同。但此心与义相遇,则世出世间,一网打就,无少无剩矣。

  【注释】

  ①心术:即思想和心计,也就是起心动念。唐成玄英云:“术者能也,心之所能谓之心术也。”

  ②尊丈:对对方父亲的尊称。

  ③圭封禅师,即宗密禅师,遂州道圆禅师之法嗣,被尊称为华严五祖。其主要著述有《原人论》一卷、《圆觉经大疏》十二卷、《圆觉经略疏》四卷、《禅源诸诠集都序》四卷等。引语参见《五灯会元》卷二。

  ④语见《楞严经》卷十。长水解云:理则顿悟者,从证悟圆理而言,一断一切断,无前无后。所谓“一根既返源,六根成解脱。尘垢应念消,成圆明净妙”。解悟亦然。《圆觉经》云:“知幻即离,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。”因为一切法皆从心起,妄念而生,念即无念,一切顿尽,由真性中本无妄故,故云乘悟并消。事非顿除、因次第尽者,五阴妄法,名之曰事,阴既粗细不同,法尔粗者先去。解行虽顿,断自有序。乘悟并销的“乘”,是借助的意思。并销,一起全部消散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执一切万法为实有之知见,因悟而消散无余。

  ⑤李长者,即李通玄,又称枣柏大士,唐代著名华严学者。这几句引文乃转述澄观大师之语,引文参见《大方广佛华严经疏》卷一。

  ⑥引文见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四十九。

  ⑦燥薪:干柴。

  ⑧见《大方广佛华严经·入法界品》卷七十八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三云:“摩诃那伽,名阿罗汉。摩诃言大,那名无,伽名罪。阿罗汉诸烦恼断,以是故名大无罪。次那伽,或名龙,或名象。是五千阿罗汉,诸阿罗汉中最大力,以是故言。”

  予虽学佛者,然爱君忧国之心,与忠义士大夫等①,但力所不能而年运往矣②,喜正恶邪之志与生俱生。永嘉云:“假使铁轮顶上旋,定慧圆明终不失。”予虽不敏③,敢直下自信不疑。季恭志趣不凡,春秋鼎盛,正是奔走尘劳之时,能以此时回来,学无上菩提,非夙植德本,焉能信得及、把得定、作得主宰?愿坚固此心,终始如一,触境遇缘,不变不动,方名有力大人。无常迅速,生死事大。若念念以此一段大事因缘为未了未说④,直下超证,且省得日用应缘处许多障道底恶业,况一念相应,转凡成圣耶!但办肯心,必不相赚⑤。古来自有为善底样式,博极群书,只要知圣人所用心处,知得了,自家心术即正。心术正,则种种杂毒、种种邪说不相染污矣。季恭立志学儒,须是扩而充之,然后推其余,可以及物。何以故?学不至⑥,不是学;学至而用不得,不是学;学不能化物,不是学。不到彻头处,文亦在其中,武亦在其中,事亦在其中,理亦在其中,忠义孝道,乃至治身治人、安国安邦之术,无有不在其中者。释迦老子云:“常在于其中,经行及坐卧。”⑦便是这个消息也。未有忠于君而不孝于亲者,亦未有孝于亲而不忠于君者。但圣人所赞者,依而行之;圣人所诃者,不敢违犯。则于忠于孝、于事于理、治身治人,无不周旋⑧,无不明了。行⑨看尊丈节使,立大功,凯旋而归,季恭一跃青云之上。成氏之门,有武有文,无可疑者。季恭勉之!

  【注释】

  ①等:相同。

  ②年运往矣:犹言年岁已大。

  ③不敏:自谦之词,犹言不才。

  ④未了未说:没有了脱生死大事。说,同“脱”。

  ⑤但办肯心,必不相赚:只有具备了真信不疑之心,必定不会受骗,必定能达到解脱的目标。办,具备,发起。赚,骗。

  ⑥学不至:治学达不到究竟之实际理地。至,到达顶点。

  ⑦引文见《妙法莲华经》卷五。

  ⑧周旋:圆融地应对。

  ⑨行:且,将要,副词。

返回目录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