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道德书籍 >>open冈波巴大师全集·吉祥荟萃
Email

 

冈波巴大师全集·吉祥荟萃

《吉祥荟萃》第二辑

倾城佳丽

 

第五则 暇满与无常

 

  敬礼上师!

  大宝上师曾经这样教诲说:

  大体而言,三界导师,我们的大觉佛陀,他所开示的所有修行内容,若归纳起来,便都无不囊括在“教法”和“证法”两者中了。

  有关这层道理,如经中有偈亦云:

导师正法有二者,
即是教法及证法。

我们的三界导师,释迦牟尼佛
所开示的有关修行方面的正法,
共有两个方面的内容:
那就是“教法”,以及“证法”。

  第一,所谓的“隆格曲”[“教法”的藏文音译]的“隆”,它是从“经由他人传递而来”这层意思,所以才取名叫“隆”的;另外,这个“隆”的意思又是说:我们要铭记不忘,从上师先贤们那里所听授的佛法的文辞,以及文辞所表达的义理,以便使我们能够自修教人,把这些佛法的文辞义理,再传授给后代的载法之器。

  第二,所谓的“证法”的意思是说,隐栖在幽寂的岩洞,去踏实实修曾所听闻过的佛经义理;通过这样的踏实实修,再使真实的证悟,在自己的身心之中,真实地展露出来。

  有关这层道理,如经中有偈亦云:

持之并说之,
唯为实修之。

我们住持佛陀的教法,
讲说佛陀的教法,
所作的这一切努力,
其目的,
都仅仅只是为了
实修实证佛陀的教法。

  我们对于佛陀的教法义理,在如此善加抉择之后,一个一心向法的修行人,在实修的时候,又该如何去做呢?

  正如前文所述,我们当然先要依止一位胜妙的上师,并跟他听闻、思维佛陀的“教法”[相对于“证法”而说的“教法”]。

  有关这层道理,如《入菩萨行论》中,有偈亦云:

修忍求多闻。

我们应该以
“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”的精神,
去努力地寻求
对于佛陀“教法”的听闻。

  如果有人心想:那么,是否永远都须听闻佛法、思维佛法呢?

  对于这种疑虑,我们的答案是:那当然是不行的,而更应该进一步地深入到无人的山间、幽寂的兰若,去实修实证所听闻、所思考过的佛经文义;如果未经实修实证,那么,我们曾经听闻、思考过的佛经文义,便不会成为对治烦恼的工具。

  有关这层道理,如《入菩萨行论》中,有偈亦云:

之后住林间,
精进入等持,
并修不净等。

在听闻、思考过了
佛经的文辞、义理之后,
就应该隐居在幽寂的林间,
精进地修持禅定等持,
以及修持“不净观”等等法门。

  同经《入菩萨行论》中,有偈又云:

烦恼所知之,
暗冥之对治,
实是空性慧,
何故不习之?

既然“空性”,
是能够对治“烦恼障”,
以及“所知障”
这两种黑暗的有力工具,
那么,
为何我们不去好好地修习它呢?

  由以上所述种种观之,只有也唯有脚踏实地地实修实证,才是最为重要的呀!

  这里所谓的“实修实证”,共有两个方面的内容:

  一、修证圣道;

  二、修证助道之缘。

  ◆ 第一, “修证圣道”是指:

  1.串习作为“方便道”的慈心、悲心,以及菩提心;

  2.串习作为“智能道”的一切诸法的无我空性深义。

  ◆ 第二, “修证助道之缘”是指:串习信心与精进。

  需要串习信心与精进两者的原因是:

  如果不具备信心,那么,我们不但难以进入佛法的大海,而且还会有担心所修持的佛陀之道,以及佛陀之果是否真实的疑虑;

  如果不具备精进,那么,就会存在这样的问题:那就是由于推拖、延缓所需修持的善行,而导致自己的身心之中,不能生起上妙的功德。

  因而,如果希望远离这两种过失,那么,作为基础的“信心”,以及作为助伴的“精进”这两个方面,是绝对不可或缺的。

  其中,作为基础的信心,又有三种类型:清净信、欲乐信,以及胜解信。

  如果具备了“清静信”,那么,就可以使我们相信修持之果;

  如果具备了“欲乐信”,那么,就可以使我们进入佛陀之道;

  如果具备了“胜解信”,那么,就可以使我们不会怀疑所修持的成佛之道,以及成佛之果。

  作为助伴的精进,也有三种类型:擐甲精进、加行精进,以及无餍足精进。

  如果具备了“擐甲精进”,那么,就可以使我们对于所修之法,当机立断、决定修持;

  如果具备了“加行精进”,那么,就可以使我们对于所修之法,不会推迟延宕,而能够从当下实时起,立刻投入实修;

  如果具备了“无餍足精进”,那么,就可以使我们对于所修之法,不会轻易搁置、时断时续,而能相续不断地修持啊!

  借助于这三种精进,而使我们步入佛法的圣道之后,在实修圣道的时候,假如被这三种精进的对立面——懈怠的污垢玷染了,而使自己散乱于所实修的善行之外,以致我们在身、语这两个方面,都流入了凡庸之境,这时候,能够长养信心、策动精进之鞭的方法便是:串习“暇满难得”和“死亡无常”。

  另外,在串习“暇满难得”的时候,我们应该这样地去好好想一想:

  在业已获得了具备十八种暇满的宝贵人身的今生今世,如果我不去励力实修,假设来世生在了“八无暇处”,那么,在那种情况下,自己是既不会生出修持的想法,更没有修持的办法,所以,只有当下这个时候,才是实修的大好时光,因此,我必须马上精进实修啊!

  如果在我们的心中,真正由衷地生起了这样的想法,那么,就会产生极大的利益,在此情形下,懈怠、懒惰之垢,也便都会自然而然地得以净化了。

  在串习“死亡无常”的时候,我们也应该这样地去好好想一想:

  我肯定会死亡,至于死亡的时间,也是没有人能够确定的;死到临头的时候,除了佛法之外,其他什么也爱莫能助,所以,只有修持正法,才是最最重要的,也因而,我必须从现在当下起,立即实修!

  如果在我们的心中,真正产生了这样的一种理解,那么,这个时候,耽著于宴卧,以及不乐善法的懈怠之垢,也就都会自然而然地得以净化了。

  当这样的三种怠惰之垢得以净化的时候,我们就会以猛厉的精进,而来进行脚踏实地地实修了。打个比方说,这就如同用鞭子策动良驹,就会加速行程一般。同样道理,在我们实修善法的时候,中途间或以修习“暇满难得”,以及“死亡无常”,来作助伴、来作为鞭策,那么,我们就会以猛厉的精进,相续不断地实修善行了。

  因此,以下将开示这个“犹如快马加鞭般的、以‘精进’作助伴”的教授。

  这个“犹如快马加鞭般的、以‘精进’作为助伴”的教授,共有四个方面的内容:

  教授之一:总体而言,人身难得。

  这则教授的意思是说:

  总体而言,犹如无边虚空般广大的有情众生,他们的数量,是多至不可思议、多至难以言说的。这就像虚空是无边无际的一样,众生的数量,也同样是无量无边的。

  这些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,如果从他们的种类这个方面,来进行划分的话,那么,就可以分为“五道”,或者“六道”;

  如果从居住的处所这个方面,来进行归类的话,那么,就可以分为“三界的有情”;

  如果就数目的多寡而言,那么,只有居住在“天界”的有情最多——要知道,天界有情,在三界中占据了两界半,而其他五道的众生,因为只有欲界的一半,所以说为数较少;而除天界以外的五道众生之中,只有地狱道的有情,为数最多;饿鬼道的有情,只占前者的千分之一;旁生道的有情,又只是饿鬼有情的千分之一;相对旁生有情而言,人道的有情,也仅仅只是少许而已,可谓寥若晨星,基于这种原因,所以,我们说“人身难得”。

  教授之二:更重要的是,获得暇满的人身,比获得一般的人身,更加难得。

  这其中,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:

  一、完具闲暇难得;

  二、完具圆满难得。

  ◆ 第一,“完具闲暇难得”,这是指生在断除“八无暇”的地方,是十分难得的。所谓的“八无暇处”,是指投生在了地狱{1}、饿鬼{2}、旁生{3}、长寿天{4}、没有佛法流行的“边地”{5}、器官有残障者[根肢不具]{6}、野蛮下贱的种族之中{7},以及投生在了具有邪见的人群之中{8}。如果投生在了“八无暇处”,那么,在这种情况之下,他们是既不会产生修法的念头,也根本就不会有修法的时机,所以,是没有闲暇来修法的,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们就称之为“八无暇处”;反之,如果没有生在这些不顺正法的“八无暇处”,那么,我们就叫它“有暇”。

  ◆ 第二,“完具圆满难得”之中,又有两个方面的内容:

  1.五他圆满难得;

  2.五自圆满难得。

  “五他圆满难得”是指——不但佛陀出世是十分稀有难得的{1},而且佛陀出世后,能够广说教法,也同样是十分稀有难得的{2},更况且,不但教法相续不断地长期住世,是非常稀有难得的{3},而且,能够追随佛陀的教法一心实修实证的修行人{4},以及能够以慈悲之心,真正想要护持我们修行的护法,更是稀有难得的{5}。

  “五自圆满难得”是指——有幸获得值遇教法的人身难得{1},生在教法盛行的“中国”难得{2},各种器官都很健全[根肢完具]的人身难得{3},信仰能够增长我们功德的(三宝等)圣处难得{4},最后一项则是:所作之事,没有颠倒业果[业际不倒],同样也是十分的稀有难得{5}。

  由此观之,有幸获得这种断除了“八无暇处”的“有暇”,以及完满具备了十种“自他圆满”的人身,的确是极其难得的。

  有关这层道理,如《入菩萨行论》中,有偈亦云:

此暇满身极难得!

这种具备八种“闲暇”,
以及十种“圆满”的“暇满人身”,
的确是极其难得的呀!

  教授之三:虽然我们依靠过去生中所积累的无量资粮、经受了无量的艰辛挫折,才有幸获得了这个“暇满人身”,但是,它也是无常的,它最终还是会要远离我们而去;实际上,我们并没有多少长久的时间,可以接着存活在这个世界上,我们也一定会有死亡的恐惧降临到我们的身边,当大限到访的时候,要知道,我们是无路可逃、无处可避的。

  有关这层道理,马鸣菩萨也曾教诲说:

地上或天界,
生而不死者,
此诸汝曾见,
或闻或疑乎?

无论是在我们眼前的这个大地之上,
还是在更高一级的天界,
有些生命
出生之后,却从来未曾死去,
像这类稀奇古怪的事情,
你是亲眼看见过?
还是亲耳听说过?
还是会对这类奇怪的事情,
将信将疑?

  由于(南瞻部洲的人类)“寿量不定”,因而,至于我们什么时候会死亡,也同样是没有什么定数的,但是,有一点,是毋庸置疑的,那就是:类似这样的“死亡的怖畏”,来是肯定要来的;弥留之际,犹如日薄西山,不管是真言咒语,还是灵丹妙药,不管是聪明才智,还是逻辑辩论,总而言之,无论是借助于什么样的方法手段,也都是回天乏术的;在那种情形之下,不管我们有多少的资财珍玩、亲朋眷属,也都照样还是无济于事、爱莫能助的。

  有关这层道理,如《入菩萨行论》中,有偈亦云:

纵得多资财,
且久乐受用,
终如盗贼夺,
似奴空手走!

纵然我们获得了许多的资财,
而且已经长久地享用了它,
但是,请别忘了,
(当我们死到临头的时候,)
我们终归会像
被强盗掏空了家产一般,
又会像奴仆一样,
两手空空地
离开这个世界呀!

  同经《入菩萨行论》中,有偈又云:

大限降临时,
令子不能护;
父母及亲眷,
任谁无力救。

当我们死到临头的时候,
就算有很多的儿女,
他们也不能成为我们的救星;
不管是我们的父母,
还是我们的亲朋好友们,
无论是谁,
他们都是
无法成为我们的救怙之主的呀!

  在我们死到临头的时候,要知道,假如不是我们曾经好好实修过的“圣法”,这颗救星、这位怙主,至于其他什么,也都爱莫能助。因此,只有“法”、只有佛陀的圣法,才是唯一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。

  教授之四:我们应该了解,将这个“无常”本身,转为道用。

  总的来说,“转无常为道用”,共有两种情况:

  一、将“无常”转化成作为方便道的“悲心”的修道助伴;

  二、将“无常”转化成作为智慧道的“空性”的修道助伴。

  ◆ 前者“将‘无常’转化成作为方便道的‘悲心’的修道助伴”是说,因为我们的这个生命,是借助于各种因缘条件的和合,才得以存在的有为之法,既然是有为之法,所以,肯定是剎那不住、变动不居的——这就是“无常”;我们应该借助于对于“无常”的深刻认识,来联想到那些并不能如此如实地了知,却对于“无常”这种世间真相,愚蠢地执以为“常”的人们,联想到那些不顾无常的煎迫,仅仅只为今生的一点儿暂时利益,而一味蝇营狗苟、汲汲以求的可怜众生,我们应该通过修持“无常”,联系到这些,而来串习慈心、悲心,以及菩提心。

  ◆ 后者“将‘无常’转化成作为智慧能道的“空性”的修道助伴”是说,透过仔细地观察“无常”自身的体性,我们就会发现:

  过去的已经过去、已然息灭,“逝者不可追”,因而,对于“过去的无常”来说,它是无迹可寻的,我们无法去缘对它、联系它;

  未来的尚未生起,尚未到来,因而,对于“未来的无常”来说,它是不可捉摸的,我们同样也无法去缘对它、联系它;

  而对于“现在的无常”来说,要知道,它是既不成为任何的实体,也不成为任何的形貌呀!

  有关这种状态,龙树菩萨在其论著中,也描述道:

不生不灭虚空之体性,
各各自证本知之行境。

(一切诸法的法尔实相,)
都是不生不灭的,
一如虚空的体性,
(这种境界,)
是只有在“自证本知”的状态中,
才能体验到。

  如果我们观察、分析前文所讲过的,作为方便道的慈心与悲心,也同样会发现:他们本身的体性,也是远离生、住、灭这三个方面的无生空性,在如此如实地了知之后,我们就应该在此状态之中,坦然安放于自己的本来面目而“修”呀!

  在日常生活的一切处事行为之中(后得位),我们也应该将“方便道”与“智能道”二者不偏不倚地双运实修,而又不贪不著呀!

  有关这层道理,如经中有偈亦云:

利他无著之悲心,
紧握持为胜方便。

我们应该把
这种无所贪著的利他的悲心,
作为殊胜的方便,
来紧紧地握持呀!

  ──怙主月光童子教敕之《吉祥荟萃第二辑·倾城佳丽》第五则竟

返回目录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