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道德书籍 >>open金刚般若波罗蜜经-济佛注解
Email

 

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

一相无相分第九

济佛注解


  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须陀洹1能作是念。我得须陀洹果不。须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(一)。何以故。须陀洹名为入流。而无所入。不入色声香味触法。是名须陀洹(二)。须菩提,于意云何。斯陀含2能作是念 。我得斯陀含果不。须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斯陀含名一往来。而实无往来。是名斯陀含(三)。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阿那含3能作是念 。我得阿那含果不。须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阿那含名为不来 。而实无不来。是故名阿那含(四)。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阿罗汉4能作是念 。我得阿罗汉道不。须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(五)。何以故。实无有法。名阿罗汉。世尊。若阿罗汉作是念。我得阿罗汉道。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(六)。世尊。佛说我得无诤5三昧6。人中最为第一 。是第一离欲7阿罗汉。世尊。我不作是念。我是离欲阿罗汉(七)。世尊。我若作是念。我得阿罗汉道。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8阿兰那910者 。以须菩提实无所行。而名须菩提。是乐阿兰那行(八)


洹:音丸 阿那含之那:音诺 诤:音正 乐:音要 阿兰那之那::音诺

  分解:
  前言佛法不可执著,此言佛果也不可著相也。须菩提因昔日佛为声闻说四谛法,以为佛所说,必有法可得,依法而修,必有果可得。此皆意言分别,随言生解,皆落在能知所知之中。殊不知般若实相,非一相,非异相,非有相,非无相,非非无相,非非有相,非非一相,非非异相﹔非有无俱相,非一异俱相,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也。破相破到极处,即诸妄尽除,诸妄尽除,不真何待也。


  词义:

  须陀洹:是梵语,译为入流,以根不入尘,而能入于圣流也。又因初预圣人之流的缘故,所以又译为预流。就是虽居尘嚣,已入圣流,其所以无入相者,因其能却六尘也。是为初果体。

  斯陀含:是梵语,译为一往来。按小乘法,所谓欲界思惑,分九品,须分七次破,就是须七返生死,方能破之。所谓一返生死,就是生到天上,天报已尽,即转生人间,受尽人间福报,又生到天上,如此者六返生死,死算破了六品思惑。还余下三品残惑未尽,还须一返生死破之,就是再要一生天上,一来人间受生,断此余惑也。是为二果体。

  3阿那含:是梵语,译为不来,就是已断尽九品思惑,从此寄位四禅,生净居天,更不到欲界受生。是为三果体。

  4阿罗汉:是梵语,译为无生,就不生不灭,已超出六道轮回,不受生,应受人天供养,是为四果体。此位不言果,而言道者,因为与觉道已近也。

  5无诤:无诤者,无争竞之心也。

  6三昧:三昧者,已到精妙处的意思。

  7离欲:离欲者,离欲界之爱欲也。

  8乐:乐者,爱也,好的意思。

  9阿兰那:阿兰那者,是梵语,译为无诤,又译寂静。就是无人我行也。若衲禅师曰:无诤者。涅槃经曰:须菩提住虚空地,若有众生嫌我立者,我当终日端坐不起。嫌我坐者,我当终日立不移处,即此义也。

  10行:萌之于心曰念,见于行为曰行。


  概论:
  本分,因前分点出所谓佛法者,即非佛法,佛仍恐众弟子,还未明白这个道理,要想众弟子,当机深悟住心无住之理。并因小乘法,拘泥于名言习气,执有实法,所以一方面是欲从小乘法诱导众弟子领悟,一方面是因为知道须菩提,已成小乘之道,欲藉须菩提的口中,说出须菩提自己所证之果来。原来大乘法,是一个积极修行法,在自利利他行菩萨道,具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的苦心。小乘法,是一个消极修行法,在为自了生死。印度古时候,国富民安,百姓多图安逸,佛出世这个地方,不能不顺人情,兼用小乘法,所以本分,因为前分说到佛与法皆非,恐众弟子们,疑谓佛不可求,法非可取,斯则进取无可住矣。所以乃假须菩提小乘之悟,为众旁通,好使众弟子领悟。又四果中,皆有无字,(无所入,无往来,无不来,无有法) ,乃无为之法。所谓一切贤圣,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,于此可证,佛之有四果,犹孔子之有四教。但是佛说的四果,自有等级。第一,不入色声香味触法,是知欲当避,此果之初生。第二,一往来,是不再蹈欲境,即果之长大也。第三,不来,是离去欲境,即果之成熟也。第四,离欲,是脱然除欲,即果之已收也。


  附言:
  佛法,原来大别为显教及密教两种。显教,又分小乘大乘两种。小乘,再分俱舍宗与成实宗两种。大乘再分三论宗、法相宗、天台宗、华严宗、律宗、禅宗、净土宗七种。密教,再分金刚部与胎藏部两种。小乘之俱舍宗,立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三乘之因位果位。声闻乘,要在修四谛法。速者三生,迟者六十劫,方能得果。其修行之方便有七,得果有四,详表如下 :

声 闻 乘
五停心观
以五观,停止五心过:
(一)不净观,退治贪欲。
(二)慈悲观,退治嗔恚。
(三)因缘观,退治愚痴。
(四)分别观,退治我见。
(五)数息观,退治散乱。
别相念处 分修四念:
(一)观身不净,
(二)观受是苦,
(三)观心无常,
(四)观法无我。
总相念处 总修四念处,恒念此身,不净,是苦,无常,无我。
能于真空,发相似之解,伏烦恼惑,得佛法气分,如同钻木取火,先得暖气,而暖位。
再进而相似之解增胜,定观分明,在于暖位之上,如登山顶,观望四方,悉皆明了,曰顶位。
再进而明四谛之法,即可决定,堪忍乐欲,曰忍位。
世第一法 再进而修四谛之行,渐见法性,虽未得圣道,而于世间称为第一,曰世第一法。
须陀洹果 世第一法之后,无漏智生,断尽三界见惑,曰须陀洹果,又曰预流果,是初果。
斯陀含果 从此断欲果思惑之少分,尚往来于欲界者。曰斯陀含果,又曰一来果,是二果。
阿那含果 断尽欲界思惑,而不再生欲界者,曰阿那含果,又曰不来果,是三果。
阿罗汉果 若全断三界思惑,超出三界者,曰阿罗汉果,是四果。(三界者指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而言。)

  五停心观,别相念处,总相念处,谓之三贤。暖位、顶位、忍位、世第一法,谓之四善根。综三贤与四善根,谓之七方便,就是声闻乘的因位。须陀洹,斯陀含,阿那含,阿罗汉,就是声闻乘的果位。见惑思惑,同属烦恼。若区别之,凡于意识,起诸分别,迷于真理,而起的我见邪见等,谓之见惑。五识对五尘境,(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,对于五境,有见闻嗅味触之作用。)迷于事相而起的贪爱等,曰思惑。见惑为觉悟的障碍,思惑为解脱的障碍。故欲悟四谛之真理,必须断见惑。欲出三界,而入涅槃,必须断思惑,不可不明辨之。无漏智者,乃悟二智中真理(有漏无漏)之一,离一切烦恼之过非,清净无垢之智慧也。


  讲义:
  佛曰:“须菩提”乎!你的意思怎么样?须陀洹当修行时,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初果否?须菩提答曰:世尊!不可有得初果之念,这个缘故,是因为须陀洹虽不能顿悟真空,尚能仅仅强制其欲,能却六尘境界,造入无相之门,得为圣人之流,所以名叫入流。佛又曰:“须菩提”乎!你的意思怎么样?斯陀含,当修行时,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二果否?须菩提答曰:世尊!不可有得二果之念,这个缘故,是因为斯陀含的心境,已造诣于至静之处,但目睹诸境,此心还是一生一灭,所以名叫一往来。实则无第二之生灭,前念方著,后念即离,心不著生灭之相,所以实无往来。佛又曰:“须菩提”乎!你的意思怎么样?阿那含,当修行时,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三果否?须菩提答曰:世尊!不可有得三果之念,这个缘故,是因为阿那含,心空无我,已断尘识思惑,内无欲心,外无欲境,习定已深,六尘四相,一一证空,而无不来之相,所以虽名不来,实在永不来欲界受生也。佛又曰:“须菩提”乎!阿罗汉,当修行时,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四果否?须菩提答曰:世尊!不可有得四果之念。这个缘故,是因为阿罗汉,已心空相灭,无得道之念,又安有得果之念。实无有法,名阿罗汉。若是阿罗汉,自念得道,即著四相,就不能叫做阿罗汉了。须菩提曰:世尊!我师父曾说过我,我终日立于一切法中,不起一烦恼,不恼一众生,无争竞心,(无诤)已到精妙处。(三昧)在诸弟子中,许须菩提我,为解空第一,是第一个脱尽人我,断绝此念,离欲的阿罗汉。须菩提又曰:“世尊”乎!我虽蒙我师父称赞我如此,我实没有得了阿罗汉道之念。须菩提又曰:“世尊”乎!我若有得了阿罗汉道之念,便是我生一妄念,又安得六欲顿空。我师父世尊,就不说须菩提我,是好于寂静(阿兰那)之行者。因为须菩提我,心原无所得,亦无所行,惟本分上一尘不著,以此得名须菩提而已!所以我师父世尊,称我是好寂静之行者。

返回目录

 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