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道德书籍 >>open金刚般若波罗蜜经-济佛注解
Email

 

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

七、附释迦略传

济佛注解


(一)降生

  释迦二字,译华语为能仁。牟尼二字,译华语为寂默。释迦的父亲,是中印度迦毗罗国的国王,称净饭王。释迦的母亲,是摩耶夫人。摩耶夫人,勤俭朴素,不喜奢华,好闻法教。四十四岁这一年,梦天降神人,就怀胎释迦。到了临月的四月初八日这一天,驾临蓝毗尼园。这个时候,园中春和日暖,无忧树花,灿缦发放,世称释迦牟尼,就在这天降生了。推算起来,这个时候,约在西历纪元前五百六十六年,就是中国周昭王二十四年。中国的史略上,也曾有一段说明,谓四月初八日,山川震动,五色光贯太微星,太史苏田奏曰:有大圣人,生于西方,一千年后,声教及此。却说释迦降生后,由其母亲摩耶夫人,带回迦毗罗城,父亲净饭王,见生了一个太子,心中是十分欢喜,取了一个好名字,称悉达多。悉达多三字,是一切成就的意思。摩耶夫人生了释迦以后,过了七天就去世了。就由摩耶夫人的妹妹波闇波提夫人,代为抚养。养到七岁,请了一个婆罗门的学者跋陀罗尼当师傅,教以文字。但是迦毗罗国的领土,仅仅五百多方里,是一个小国,并挟于诸大国之间,要与群雄对立,所以净饭王,又聘了孱提提婆为太子的师傅,专教以武艺。太子悉达多。天姿聪明,兼通文武,名震内外。

(二)出家

  却说太子悉达多,在降生的时候,净饭王请了一个仙人阿私陀,来看太子的相。仙人阿私陀,看了太子相,就叹了一口气说:伟哉太子的尊容,身具三十二相,非凡人也。若是不出家,必为转轮圣王,统辖五天竺。(五天竺,就是东南西北中五印度,也就是全印度的意思。)若是出家,必为三界的导师,叹我已老,不能亲闻说法。净饭王听了这一番话,又喜又悲。就想着,情愿太子为转轮圣王,不愿其离我出家。于是就想出很多的法子,来阻碍太子出家。因为要想使太子满足世间的快乐,不务外道,所以给太子建了一座三时殿,罗致了多少宫女,伶人,来侍候太子。净饭王对太子一种爱眷抚育的真情,就是倾一国之富,也是不可惜的了。太子到了十七岁的时候,净饭王就说妥了善觉王的王女耶输陀罗为妃,怱忙的迎娶过了门,并使了很多的美姬,日日歌舞管絃,来尽人间的快乐。但是太子胸中,深悟人间生老病死无常,求道的念头,与日俱增。虽是宫中这等的快乐,却不能打动他的心。有一天,他来到父王面前,详说志向要出家。净饭王听了这话,就惊曰:(汝若欲成道,度一切众生,可先救为父的这个苦恼,我欲早日让位于汝,好修梵行,已是我的夙愿。)虽然他父王如此说法,太子出家的念头,终不为动摇。太子到了十九岁的时候,耶输陀罗妃,生了一子,称罗睺罗。一般城民,都庆喜生了王孙。但是太子,就暗暗自己想着,现在既生了一子,我若背父王的命去出家,已可多少减去父王之忧。遂决定于二月初八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私自出宫,乘着马车,离了这个迦毗罗城去了。

(三)苦行

  太子离开了迦毗罗城,走了十七里多,到了蓝摩市,更由此东进,入了阿跋弥河的深林,选了一块四邻寂静的地方,当作修道的场所。在这个时候,剃了发须,脱去宝服,换穿了袈裟,打发车夫带了车马回城,奉还父王,并带了一个如下的一句口信给他父王。说的是(人生早晚要离别的,那里能够常在一块呢?)从此再向东走,访着了跋迦仙。跋迦仙是苦行婆罗门之一人。谓非苦行,不能解脱。太子见跋迦仙的苦修后,就向跋迦仙问曰:(汝为什么如此苦修呢?)跋迦仙曰:(因欲生于天,得来世天上的乐果,不得不苦修耳!)太子就告曰:(汝所求的是天上乐果,还是不究竟。要知语天虽乐,福报有限,福业尽,又受六道轮回苦报,汝所谓乐者,究竟是苦而已!)遂离了跋迦仙而去。

  却说太子离开迦毗罗城后,父王知道了这事,就惊愕万分,随即派了臣下,四方去找。正在找得忙乱之中,车夫牵了车马,回到了王城。车夫就把出城的经过,同带的口信,一一禀告净饭王。净饭王就派了两位大臣同师傅,去迎太子回来。这一行到了跋迦仙人处,跋迦仙曰:(太子已离开此地,向北行去了。)这一行,即又向北方追赶,看见了太子,坐在树下。大家都喜出望外,就告以父王如何想念他,并转达父王盼太子即归的意思,请太子速速回城。太子听了这话,坚决的谢绝不可。遂舍了这等臣下,要到阿罗逻迦兰仙人处,这个时候,这等臣下,知道太子的决心,万难挽回,因商议由从人之中,选定了乔陈如,跋提,婆沙波,摩诃男,阿湿五人,随从太子做伴。其余的臣下,都回迦毗罗城去了。太子同了这五人,渡过恒河,入摩诃陀国,过王舍城。此城的人民,人山人海的都来看悉达多太子。这个时候,频婆沙罗王,从城楼上,远见了人民,齐集的人山人海,知道是悉达多太子来了,就吩咐臣下去止驾,迎于槃荼婆山。频婆沙罗王,就自己发了驾,来见太子。向太子曰:(仁者何故出家?若因为不能早登王位,便出家,我当举我一国之半,请汝统治。若以为还不足,我可将全国奉汝,我愿退居臣下事之。倘还以为不足,我可下令我的大兵,侵略四邻,归汝统治。)太子谢曰:(我志在断生老病死四苦,得无上的解脱,我岂为欲求世间的五欲始出家么?惟有请于王者,望以仁法治汝国,不可虐待民庶。)频婆沙罗王,听了太子这番话,就感到太子,发心高洁,跪地请曰:(仁者如得解脱,请第一先度我。)太子谢了王的厚意,又往前进。渡了尼连禅河,向城北之弥楼山,去访优楼频逻迦叶,那提迦叶,迦耶迦叶三师。太子听了三师所说的法,以为不是真道。后又访弥楼山下的阿罗逻迦蓝,及郁陀罗摩两仙人。太子也终觉两仙人所说的法,还是不能解脱,唯有自修,于是在尼连禅河的东岸前正觉山上,卜了一个地方,为修道的场所。并谢绝父王所资的粮食,在此一连苦修了六年。

(四)成道

  太子在正觉山的树林中,苦修的六年之间,仅日食一麦一麻。形躯焦瘁,如同枯木一般。太子就自己想着,道因慧解而成,慧解因根而成,根因饮食而补。断食还不是得道的因,我仍当受食成道,就想起坐,到尼连禅河去洗澡。但是因这六年的断食,身上只剩了皮包骨,站都站不起来了,这个时候,就从树林旁边,来了一个看牛的女孩子,叫做难陀波罗,向太子行了一个礼,捧上了一杯牛乳浆,太子接过来饮了,就觉得体力渐渐恢复,随太子做伴的乔陈如等五个比丘,见太子饮乳浆,欲下山的情形,就惊怪起来,以为太子道心退转,我等上无同他做伴的必要,就离开太子向西方波罗奈斯的地方去了。剩了太子一个人,独行下了山,行行复行行,到了佛陀迦耶地方,毕波罗树下,就起了大决定,发誓曰:(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,宁可碎此身,终不起此座。)这个时候,来了一个童子,抱着一捆青草,送给太子,好便打坐。于是太子从此自修,静坐冥思,静观中,经过无数境界。到了三十五岁的这一年,十二月初八日,于中夜观见天上明星,豁然大彻大悟,成了道了。(前说的一个童子,抱着一捆青草,送给太子打坐。这种草称吉祥草,童子称吉祥童子,这处成道的道场,也就称了吉祥道场。)

(五)说法

  太子成道以后,要去先度弥楼山的阿罗逻与郁陀罗两仙。到了弥楼山,听说两仙。久已死了。就转道到了波罗奈斯国的鹿野园,来度乔陈如等五个比丘,说四圣谛之法。佛住鹿野园,仅三个月,得了弟子五十六人。却说佛在入山之前,频婆沙罗王,曾有第一先度我之口约,所以就转道到王舍城去了。

  成道后,第二第三年。佛居王舍城说法,全城人民,都舍了波罗门教,来归依佛门。成道后,第四年。佛迁居吠舍离国之大林精舍说法。

  成道后,第五年。佛居大林精舍说戒律,并率诸弟子,从大林精舍,迁居灵鹫山。此年闻父王净饭王病笃的信息,回到迦毗罗国看父王的病,并为父王说法。父王死后,营葬如仪。

  成道后,第六年。佛仍回王舍城说法。

  成道后,第七年。佛在乔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行化。此年波斯匿王太子逝多,建祗园精舍。

  成道后,第九年。佛迁居祗园精舍说法。

  成道后,第十二年。佛到摩醯湿伐罗补罗及波奈罗斯,吠舍离各都邑行化。

  成道后,第十三年第十四年。佛在乔萨罗国各都邑行化。

  成道后,第十五年。佛回迦毗罗国说法,并于印度各都邑行化。

  成道后,第十七年。佛居竹林精舍说法。

  成道后,第十八年。佛居舍卫城说法。

  成道后,第十九年。佛居竹林精舍,到摩伽陀国各邑行化。

  成道后,第二十年。佛居祗园精舍说法。

  成道后,第二十一年。佛从诸弟子中选出阿难随侍左右,并与诸弟子说法。阿难从此后二十五年间,博闻暗记,始终一贯,今日众生得闻佛法,多由阿难念持之功。

  成道后,第二十二年。至三十六年。佛应各方之请,并往来于大林精舍,祗园精舍,及灵鹫山三道场说法。

  成道后,第三十七年。佛于灵鹫山说法华经。至第四十四年,共八年间,始说完。

  成道后,第四十五年。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醯兰若河地方,娑罗树下入灭。(殁)时在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二月十五日,午后六时。释迦自降生、出家、苦行、成道、说法、至圆寂,共八十岁。即殁在中国周穆王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也。

返回目录

 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