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庄严净土分第十六祖注解 清净心生。是为净土。庄严所相。即非庄严。故受之以庄严净土分。 (一) 佛告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来昔在然灯佛所。于法有所得不。不也。世尊。如来在然灯佛所。于法实无所得。 佛恐须菩提有得法之心。为遣此疑。故问之。须菩提知法无所得。白佛言。不也。然灯佛是释迦授记之师。故问须菩提。我于师处有法可得不。须菩提即谓法因师开示。而实无所得。但悟自性本来清净。本无尘劳。寂然常然。即自成佛。当知世尊在然灯佛所。于法实无所得。如来法者。譬如日光明照。无有边际。而不可取。 (二) 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菩萨庄严佛土不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庄严佛土者。即非庄严。是名庄严。 清净佛土。无相无形。何物而能庄严耶。唯以定慧之宝。假名庄严。事理庄严有三。第一庄严世间佛土。造寺写经布施供养是也。第二庄严自身佛土。见一切人。普行恭敬是也。第三庄严心即佛土。心净即佛土净。念念常行佛心是也。 (三) 是故须菩提。诸菩萨摩诃萨。应如是生清静心。不应住色生心。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 此修行人不应谈他是非。自言我能我解。心轻未学。此非清净心也。自性常生智慧。行平等慈悲心。恭敬一切众生。是修行人清净心也。若不自净其心。爱著清净处。心有所住。即是著法相。见色著色。住色生心。即是迷人。见色离色。不住色生心。即是悟人。住色生心。如云蔽天。不住色生心。如空无云。日月常照。住色生心。即是妄念。不住色生心。即是真智。妄念生则暗。真智照则明。明即烦恼不生。暗则六尘竞起。 (四) 须菩提。譬如有人。身如须弥山王。于意云何。是身为大不。须菩提言。甚大。世尊。何以故。佛说非身。是名大身。 色身虽大。内心量小。不名大身。内心量大。等虚空界。方名大身。色身纵如须弥山王。不为大也。 |
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