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究竟无我分第十七六祖注解 本来无我。安得有人。为度彼人。故权立我。故受之以究竟无我分。 (一) 尔时。须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善男子善女人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云何应住。云何降服其心。佛告须菩提。善男子善女人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。当生如是心。我应灭度一切众生。灭度一切众生已。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。 须菩提问佛。如来灭后后五百岁。若有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依何法而住。如何降伏其心。佛言当发度脱一切众生心。度脱一切众生。尽得成佛已。不得见有一众生是我灭度者。何以故。为除能所心。除有众生心。亦除我见心也。 (二) 何以故。须菩提。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。即非菩萨。 菩萨若见有众生可度者。即是我相。有能度众生心。即是人相。谓涅槃可求。即是众生相。见有涅槃可证。即是寿者相。有此四相。即非菩萨也。 (三) 所以者何。须菩提。实无有法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。 有法者。我人等四法是也。不除四法。终不得菩提。若言我发菩提心者。亦是人我等法。人我等法。是烦恼根本。 (四) 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来于然灯佛所。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。不也。世尊。如我解佛所说义。佛于然灯佛所。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佛言。如是如是。 佛告须菩提。我于师处。不除四相。得授记不。须菩提深解无相之理。故言不也。善契佛意。故佛言。如是如是。言是。即印可之辞也。 (五) 须菩提。实无有法。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。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。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。汝于来世。当得作佛。号释迦牟尼。以实无有法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。作是言。汝于来世。当得作佛。号释迦牟尼。何以故。如来者。即诸法如义。 佛言实无我人众生寿者。始得受菩提记。我若有发菩提心。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。以实无所得。燃灯佛始与我授记。此一段文。总成须菩提了无我之义。佛言诸法如义者。诸法即是色声香味触法。于此六尘中。善能分别。而本体湛然。不染不著。曾无变异。如空不动。圆通莹澈。历劫长存。是名诸法如义。菩萨璎珞经云。毁誉不动。是如来行。入佛境界经云。诸欲不染故。敬礼无所观。 (六) 若有人言。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。实无有法。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。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于是中无实无虚。 佛言实无所得心。而得菩提。以所得心不生。即生实相。是故得菩提。离此心外。更无菩提可得。故言无实也。所得心寂灭。一切智本有。万行悉圆满。恒沙德性。用无乏少。故言无虚也。 (七)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。皆是佛法。须菩提。所言一切法者。即非一切法。是故名一切法。 能于诸法。心无取舍。亦无能所。炽然建立一切法。而心常空寂。故知一切法皆是佛法。恐迷者贪著一切法为佛法。为遣此病。故言即非一切法。心无能所。寂而常照。定慧齐行。体用一致。是故名一切法。 (八) 须菩提。譬如人身长大。须菩提言。世尊。如来说人身长大。即为非大身。是名大身。 如来说人身长大。则为非大身者。以显一切众生。法身不二。无有限量。是名大身。法身本无处所。故言则非大身。又以色身虽大。内无智慧。即非大身。色身虽小。内有智慧。得名大身。虽有智慧。不能依教修行。即非大身。依教修行。悟入诸佛无上知见。心无能所限量。是名大身也。 (九) 须菩提。菩萨亦如是。若作是言。我当灭度无量众生。即不名菩萨。 菩萨若言由我说法。除得彼人烦恼。即是法执。若言我度得众生。即有我所。虽度脱众生。心有能所。我人不除。不得名为菩萨。炽然说种种方便。化度众生。心无能所。即是菩萨也。 (十) 何以故。须菩提。实无有法。名为菩萨。是故佛说一切法。无我。无人。无众生。无寿者。须菩提。若菩萨作是言。我当庄严佛土。是不名菩萨。何以故。如来说庄严佛土者。即非庄严。是名庄严。 菩萨若言我能建立世界者。即非菩萨。虽然建立世界。心有能所。即非菩萨。若炽然建立世界。能所心不生。是名菩萨。最胜妙定经云。假使有人造得白银精舍满三千大千世界。不如一念禅定心。心有能所。即非禅定。能所不生。是名禅定。禅定即是清净心也。 (十一) 须菩提。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。如来说名真是菩萨。 于诸法相。无所滞碍。是名通达。不作解法心。是名无我法。无我法者。如来说名。真是菩萨。随分行持。亦得名为菩萨。然未得真菩萨。解行圆满。一切能所心尽。方得名真是菩萨。 |
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