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密勒日巴大师歌集
十七篇 银溪相遇记
敬礼上师。 一时,瑜伽自在主尊者密勒日巴于夏季时居住在写日之北方处修行。等到该年秋季农村秋收之时,就下山去化缘乞食,来到上郭通地区,即于该处休息小睡。睡中见一位蓝色的少女,两眉之间和鬓发的颜色都是金黄色亮闪闪的,他牵着一位廿岁上下的青年,来到尊者的面前,说道:“密勒日巴!你的心轮有八瓣叶子,其中一瓣就是这个,你要好好的摄受他。”说毕不见。 密勒日巴醒后忖道:“刚才梦见的少女一定是空行母示现,来告诉我将有如‘心’一般珍贵的有缘弟子八名,将来都会得究竟之大成就的。今天我将遇到其中一个业障已尽的弟子,我要去利益他,予以度化。” 于是就从崩地的低处向上方行去,来到了银溪的岸边[1]。尊者就在溪岸休息,小睡了片刻。不久,一位年轻人骑着一匹青灰色的骏马,向溪水行来,他向尊者说道:“瑜伽行者!你在这里睡觉作什么呀?” 尊者反问他道:“施主!你要到哪里去啊?” 年轻人答道:“我要过河到亭日去。” 尊者道:“我这个瑜伽行人已经老迈不堪,自己很难涉水渡河了,你能否行个方便,把我载在你的身后,一起渡河呢?” 年轻人说:“我急着要赶到前面去参加几个朋友的约会,非常急迫,如果你也骑在我的马背上,我的马会受伤的。”说毕,不愿再理睬尊者,迳自渡河而去。密勒日巴当即作“上师相应法观”,持一口气,在水面轻轻走过,竟不入水。不到片刻工夫,已经抵达对岸,回头看时,只见那年轻人,适才虽然早行一步,如今却正骑着马在河中间慢慢行来,马蹄举步,河水四溅,好像很吃力的样子;这年轻人也同时看见了尊者在水面上走了过去,竟不下沉,且已经跑到自己的前面,抵达对岸了。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,自忖道:“难道我的眼花了吗?还是此人根本天生的能够在水里不沉呢?”于是他就走到尊者前面,仔细查看尊者的脚,却连足心也见不到什么水迹。他不禁生起了极大的信心,对尊者说道:“我不知道师傅您是一位大成就者,适才没有让您同乘坐骑渡河,十分悔歉!请您大量宽恕!”说着他就立刻下了乘骑,向尊者恭恭敬敬的顶礼多次,头面礼足,生大恭敬殷重信心,询问尊者:“师傅啊!您的家乡是何处呀?您所学何法?您的上师如何称呼?宝刹何处?修习何种妙法?今晨从哪里来?今夜准备到何处去?” 密勒日巴答道: 年轻小友甚伶俐,好奇心重问题多, 青年听了此歌,不禁感动得满目含泪,生起了殷重的信心,立即牵着他的青灰马,把缰绳送到尊者的手中,唱道: 尊本隐世成就者,超越凡夫之圣人, 歌毕就把马送给尊者,但尊者不肯纳受,说道:“我用不着,因为我有一匹比你这更好的马。” 施主少年听我言,我有心气之骏马, 那少年听了尊者的歌后想到:“它不肯要我的马,但看他一双赤脚连鞋子也没有,我如果把自己的靴子送给他,他一定会接受的。”于是他立即脱下一双饰有精美缎花之靴子,准备供养尊者,歌道: 至尊成就瑜伽士,汝于外境无着故,漫游山川及四方, 尊者不肯接受他的靴子,说道:“我有一双比你这还要好的靴子, 具信少年听我言,三界轮回此家宅, 少年对密勒日巴说道:“尊者啊!你虽然不肯接受我的靴子,但我看您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布衣,一定会很冷的,我这件紫色袍子无论如何要请您纳受。” 尊乃成就上师宝,此心已离我执故, 密勒日巴仍旧不肯接受,说道:“我有一件比你这更好的袍子, 巧舌少年听我言,六道轮回广域中, 少年又对密勒日巴道:“尊者啊!您虽然不接受我的袍子,但您身上的布衣实在太单薄,请你无论如何纳受者件羊毛的短褂吧!” 噫戏!胜士人中尊,夏季三月日光暖,布谷啭啼动人怜, 尊者仍是不肯接受,对他说道:“我有一件比你这更好的短褂, 慷慨少年听我言,我由无明牵引故,身陷黑暗之险处, 少年对密勒日巴说道:“尊者啊!您执意不肯接受我的衣袍,但自昔连来,您一直长期的在修行,身体一定十分劳倦了,我这块头巾可以拿去换些肉类的食物来吃,以滋养你的身体,务请纳受。” 人中丈夫瑜伽士,汝于轮回生厌离, 尊者仍旧不肯接受,以歌回答他说: 少年谛听心勿迷,我乃那诺传承子,已于缘起得自在, 少年忖道:“我无论供养什么东西,尊者都拒绝了;难道是他嫌我的供养太微少了的缘故吗?”当即在他的胸间解下了一块上好的玉石,向尊者歌道: 尊贵稀有大丈夫!离贪一心修持故,视一切法如幻物, 尊者仍是不肯接受,对他说道:“我不需要你这块玉石,我有一个无价宝珠,远胜过你的玉石, 父荫少年听我言,我乃自由瑜伽士, 少年想道:“这位活佛尊者,必见我业障深重,所以不肯收留我。”于是向尊者说道:“人中的圣者啊!您虽然无视一切财宝,但我今天一定要供养您三件随身伴侣,从此以后,我也不再使用任何武器,终身戒杀。请您务必慈悲传我戒律,作我依怙!”说着就把他的弓囊和武器供养尊者,向尊者道: 噫戏!慈悲大丈夫,我之性情极刚强, 密勒日巴仍是不肯接受,说道:“小朋友啊!我看你现在恐怕不能守持佛法的戒律吧!你所供养的三样物件,我也不需要,我有比你更好的弓箭和利刃,听我告诉你: 强悍武夫竖耳听,邪念之境迷惑城,五毒狡贼来偷窃, 少年对密勒日巴说道:“殊胜的尊者啊!您虽然对我的三个随身友伴毫无兴趣,但今天一定要求您慈悲接受我!我的这束腰带和便刀[13],无论如何要请您纳受。” 至尊化佛听我言,解佛法者过万千, 密勒日巴答道:“我现在不能把我的修行经验和修法告诉你,你的供养我也不需要,我有一个更好的腰带和便刀,让我对你说明吧!”歌道: 心傲少年听我言,我于雪山漫游时,渴饮清凉冰溪水; 少年对密勒日巴说道:“尊者瑜伽士啊!您对世间任何的财物和享用之具,皆不需要,我想替你修一座庙宇,您也可以长期安住下去,请你答应吧!” 尊乃瑜伽苦行者,心离世间诸贪着, 密勒日巴仍是不肯接受,说道:“我决不住在一个以寺为家的庙宇中,我也不知怎样去随顺世法和应付人情的。 若见诸法常坚固,是为迷乱之主因, 少年说道:“师父啊!您虽然不接受我的寺庙,但此身虚幻毫不坚实,随时会染生疾病。我有一个很能干,对佛法也具有深信的妹妹,我把她供养给您作妻子,她可以好好的照料您,请不要蔑视我的一片心意,接受了吧!” 常住山穴瑜伽士,女人过患汝深知; 密勒日巴不肯接受,说道:“小朋友啊!请你不要说这种话,我心早已舍弃世间的家宅了,具有我执的女人,我也决不接受。我是一个无家无姓的老穷光蛋,你若是把你的妹妹送给我,你的亲戚朋友会怎样讥笑你啊!以后你自己也会后悔的,我也决不会作你的妹夫的,我有一位更好的女伴,听我告诉你吧! 豪族小友听我言,女人多是贪欲因, 少年对尊者说道:“尊者啊!您这已得成就的人,对世俗的羞惭观念,早已不存在了,但是为了使我们这些世俗人对您生起恭敬之心,请您无论如何接受我这裤子吧!” 尊乃无遮瑜伽士,苦行裸体而眠者, 密勒日巴说道:“小友啊!你根本弄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‘知羞耻’。我的男根自自然然的摆在那里,你却把他看成羞耻和笑柄。最初在母胎中时,人人都是赤裸无遮的,最后命终心识离去时,它也是赤裸裸的,现在更不虚伪造作,应该听任其本来之状才合乎自然。虚伪造作的羞耻,我也不会, 伪耻欺人我不屑,真耻人不以为耻! 少年想道:“这位尊者什么都不肯要,我先问清楚他要到哪里去?住在何处?以后再迎请他到我的家乡去。”于是就对密勒日巴说道:“可敬的尊者啊!我的任何供养您是决不肯接受的了,您现在路过此处,在此休息,心中必定有事,准备到某一个地方去,请您不要隐密,务必告诉我您的来处和心意吧!” 密勒日巴说道:“小朋友!这没有什么可隐密的。在收割的时候,我到亭日去乞食,在打禾的时候,我到雅龙去,冬天就在那只有野鼠和鸟雀的无人山谷中居住。” 少年自忖道:“等过几天以后,我就来迎请尊者到我家去,请他传法,不知他肯不肯答应?”唱道: 尊乃佛陀之化身,人中第一无比伦, 密勒日巴说道:“对那些我慢和我执极重的施主,我是不喜欢的。你的家乡我也不会去。至于雅龙和亭日,这两个地方,我恐怕比你知道得更详细一点。” 贪欲深重具诚信,施主小友听我言! 少年听了此歌,心中沮丧万分,对密勒日巴说道:“尊者啊!无论我要供养您什么东西,您都不肯接受;无论我向你求什么法,你都不肯赐予,因此我一定是个业障非常深重的人,现在我要在您面前发善愿,然后自杀了断此命?!我是哪里也不去了。”说毕他就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,正指着心脏的部位,以异常悲哀凄切之声唱道: 大瑜伽士祈垂听! 密勒日巴听毕此歌,思惟道:“这少年如此至诚,其殷重恭敬热心求法之心,实在令人感动。我和他一定是有宿世的因缘和愿力的,昨夜之梦,也一定就应在他的身上,让我立即摄受他吧!”为了答覆少年的恳切请求,密勒日巴歌道: 施主小友听我言。观汝善心强烈故,宿业障碍必微小; 少年听了密勒日巴的歌以后,不觉狂喜,高兴得说不出话来,马上向尊者跪下,头面礼足顶礼多次;然后恭敬绕行尊者多次,发下善愿后,就返回家乡去了。 四个月以后,当尊者在郑区的蒙谷河畔居住的时候,少年带着他的侄儿前来参谒。少年以一块上好的白玉奉献尊者,作为求法的供养,他的侄儿供养尊者半两黄金。但密勒日巴不肯接受。那时日罗札哇喇嘛正在郑区修建一所尊胜顶髻佛母的宝塔,密勒日巴就对他俩说道:“对我而言,你们叔侄俩的这份供养,实在是不需要的,你们可以把它供养给日罗札哇,请他传给你们灌顶,然后回来我再传给你们实修的口诀。”于是尊者就亲自为他俩引见日罗札哇。他俩于是祈求上乐金刚的全部灌顶。日罗札哇就传授了他二人外灌尊胜佛母法和“米如生哈长寿法”之仪轨和念诵,以及圣不空成就佛修法;又传内灌上乐金刚七字真言修法;师传至尊佛母法,和咕噜咕咧佛母法。以后他二人就护送日罗札哇到萨迦去。从萨迦回来以后,少年就和密勒日巴一起继续住了五年。其间,尊者将闻名遐迩的那诺巴六种成就法,和梅纪巴大师所传之大手印修法,以及其他各种口诀,全部无遗的传授给他。这少年原来的名字叫做打尔马网秀下哇,尊者为之更名为寂光惹巴(惹巴依哇哦)。他从前浮沉于世法之时,是一个贪心和色欲极大的人,学佛以后,其心完全舍离世间。在尊者前发下重誓:终生只着一衫布衣,不穿皮制的靴子,永远不回家乡,永不贮存超过二日之食粮。他这样坚毅的修持下去,不久产生善妙的觉受。密勒日巴非常高兴。一天,特别为他唱了下面这首歌: 敬礼善妙诸上师,噫戏!嘎居修传承,悲心流出大加持, 寂光惹巴问道:“尊者曾说,如果只求佛法的知解,而不去实际的修持,会误入歧途的,这是什么意思呢?”密勒日巴说道:“一个人如果只学得佛法的(比量)知解,他就很难全心全意的去舍弃今生的一切,同时他也不能确知佛法之精要处,因此就会走入歧途。若能依持马尔巴传承的宗风,他就不会走入歧途,因为我们是不讲究语言文字的佛法,而专门着重实际修持的。 敬礼善妙上师前。 寂光惹巴听了此歌后,就舍弃了在语言文字中去追寻佛法的努力,和尊者住在一起,在衣食极端贫困的情况下,专心一意的修行。一天,寂光惹巴的昔日好友前来拜访,他看见寂光惹巴在衣食不全,一贫如洗的情况下修行,不觉心中十分惨然,对他说道:“打马网秀,我的好友啊!你本来是一个巨富人家的骄生子,现在竟变成像一个无衣无食的穷苦老头子了!这是何苦来呢?” 寂光惹巴答道: 至尊上师之佛陀,为我父母作福田。 他的朋友听了此歌以后,不由生起了极大的信心,就供养了他许多的道粮。密勒日巴见了非常高兴,在他圆寂以前,一直带着寂光惹巴作他的亲随徒,并且把一切密法口诀,都传给他,将道上的觉受证解之各种怀疑和歧途,也向他详细解释清楚,予以彻底断惑。 寂光惹巴的侄子,未能成为一个布衣行者!他的名字叫做连赞桑结加,以后他在雅龙的坟场附近造了一所小庙,就住在该庙中。 寂光惹巴在尊者涅槃以后,在帕触的果龙面去的山穴中修行。最后于道地之证悟臻究竟。在修持的穴洞中,常以神通随意出入石璧,无有滞碍,在临终时,即此肉身,往生空行净土。 本篇注解: [1]此水名,本篇简译作银溪或银河。藏文此处作:去咪哦崩,其意义,可能是水源万银溪。 [2]此处密勒日巴清楚的显示,在未遇马尔巴以前,曾广学旧教,或宁玛派(中国过去称为红教)之法。嘎居派后期,几乎与红教合流。此二派见行相似之处甚多,渊源亦甚长也。 [3]诛法红黑曜:藏文作Drag·sNags·dMar·Nag·据云,此红教诛法极为猛厉,轻易不用也。 [4]耳传四河:耳传即嘎居派,四河则不知何指,可能指四部密法,但又不像。冈波巴后,嘎居派分四大宗及八小派,故四河经常指四大派而言,但使时冈波巴尚未遇密勒日巴,四大宗亦未形成,故绝对不是指四大宗而言。 [5]原文作刀剑地狱。 [6]三种修观,可能指:身、口、意之修观方便。 [7]二门口诀,可能指:起、正分之口诀。 [8]三种要时,可能指:醒时、睡时或梦时。以上三个注释,皆颇难确定其所指,盖密法中,以数目字而代表之修观法实在太多,及不定故也。 [9]三种修要,不知何指。 [10]合等三要:人临终时,业气自然入中脉,而引生死有之法身光明。在法身光明出现以前,有所谓:现、增、得等境界,此时因业气入中脉故,可使业气有:入、消、合等次第之修法转变,此基础,必需在生前修拙火,及光明、幻化成就,乃能有效也。此处所谓合等三要,大概指此。 [11]忿怒母:拙火之另一种译名。 [12]密乘之人,为了达成平等无畏之觉受,常在坟场或尸林中修持。 [13]西藏人随身皆带一小便刀,以作切肉,切菜,割绳种种用途,几乎每人必有一把,随时不离身也。 [14]亦即具足种性资格之修密宗之女性,于无上密部,第三灌,修双运法时,所必需之伴侣也。 [15]各种红、白:此处所谓红、白因素,实即阴阳也。中国儒道二家,皆以阴阳来表示宇宙间之二大原动力。密宗则以红、白表示之。红者为拙火,为阳,居于脐下而升于顶上;白者,表阴,居与顶,而其势下降。二者会合于心轮,而开显法身光明。 [16]无分别心,此处只密乘之离净垢、等善恶、齐生死之种种越乎常轨之行为。 [17]四喜:此即拙火成就法中,明点由中脉生降时,所生之四喜乐,即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喜。或名:初喜、上喜、离喜及俱生喜。此四喜生时,极易配合四空之生起,故又常连称为:四空四喜。 [18]糌(zān)巴为西藏人民之主要食粮,是一种炒熟之大麦粉,冲水或茶,成团状而食之。 [19]无上密部之断除净垢分别妄想之方法之一,是用人类所认为最污秽之液体,如涎、屎、尿、痰、汗等,以为供佛之清净甘露,称之为五甘露,皆人身体所分泌之物也。 [20]耳传,即口授传承,或嘎居派,汉土以前,多称之为白教。 [21]辩论机诈:西藏佛学,承袭印度后期佛学之重逻辑,及语意名词之严格定义,而发杨其精密之佛学。因此而发展了论辩佛学之种种轨则及风仪。其论辩精微,剖理深入,比拟世界任何哲学,皆毫无逊色。其辩论某一佛学问题时,皆用口说,极少笔之于书。且‘立、破’双方每一句话,皆必需为一因明之比量,极为严格,由极为快速。极复杂之思想及论理,皆由一简单之因明‘量’句,充分的表视明白。但‘立、破’双方皆要打倒对方,所以渐渐发展成为一种‘破敌’之论辩技巧,而丧失推求真理之精神!此其流弊一失也。又因双方出语皆用简明之‘因明量’而表出,所以极快。一二分钟内,已经论战了十几回合,此时为求胜故,双方用种种技巧,和‘机诈’;用迂回、埋伏、密击、假退等方法,而诱使对方堕于负地。萨迦派祖师,于因明极善巧,为辩论学创其始,白教后期,略继之。黄教则更发扬广大,全力宏传此‘辩论式之佛学’矣。 [22]居无定所:西藏瑜伽行者之宗风,是尽量不常住在某一定处,通常只住一二年,或数月于某处,然后就迁移至另一处,这样就可避免贪执某一处所,和所接触之人们。因此在密勒歌集中,我们看见密勒日巴常常行脚,改变其住处。
| 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