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松岭宝藏
引言教导
莲花生大士的口诀指导极为重要,因为他不仅仅是传说中或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,而是一位真实的人。他毫无间断地任运开展佛行事业,其中包括化现为诸伏藏师等,使世人能一直有清新且完整无缺的教法得以修持,这也确保莲花生大士的精神影响与加持得以连绵不绝。 莲花生大士在离开藏地之前,将许多法教密藏起来,留待后世由藏人所称的特定「德童」(tert?n音译)或「伏藏师」(取藏师)发掘出来。由于世界在不同的时代会发生不同的变迁和动荡,为此,莲花生大士隐藏了特别适合未来不同时期修持的特定法教。这些隐藏的法教被称作「伏藏」,会在后世由莲花生亲近弟子们的转世化身所取出,而这些大师往往也是莲花生大士本人的化现。这些伏藏法教的特点,在于其为针对特定世代、特定时期、得遇教法的特定个人,提供了适合他们的成就法门。莲师在水晶珍珠松岭(Juniper Ridge of Crystal Pearls)所传授的伏藏教法,包含了数以百计此类教言的精华要义。 辑录这些教法的伊喜·措嘉是女性佛陀(佛母)的化现,称为智慧空行母。伊喜·措嘉是莲花生大士的上首弟子,她与莲师合作,辑录且编纂这些珍贵的法教,并将它们藏匿起来以供后人修持,对人类有着极大的贡献。 在康地有一句谚语:「要像把袋子从里向外翻一样,毫不保留地道出。」同样的,在这本《松岭宝藏》中,莲花生大士把他的袋子从里向外翻出来,毫无保留地揭示了一切。数百种教法的精华要义就包含在这里,完全赤裸无遮地呈现。 因此,当我的学生艾瑞克·贝玛·昆桑询问我,该要翻译莲师与弟子们之间的哪些问答时,我告诉他,全部都要翻译。我们需要完整的教法集结,如果将见地的教法排除在外,就是不行。如果这么做,莲花生大士的教法就会不完整了。 虽然我无法为这份文集增添任何东西,我想在几个重点上略为着墨,作为一个祥善的缘起。在我们稳固建立正确的见地之前,所经验到的一切,都是以颠倒的轮回现象为主。为了能有正确的体验,我们需要仰赖智者的教言,然后在修持中实证我们所领受的教法。 以下是有关轮回现象的传统观点: 首先教导非存有,并解释空性的本质。 接着教导存有性,并解释能知的自性(明性)。 最后教导存有与非有存的合一。 (首揭非有,阐释空性。次揭存有,阐释明性。末揭合一,有与非有。) 这是指本质与自性、本净(本初清净)与任成(spontaneous presence,任运现起),在本觉、觉性之中是合一的。因此,我们说轮回的现象虽然显现,却非存有。以本质来说,轮回的现象是非存有的,而以自性来说,轮回的现象则是显现的。颠倒现象的空性面向(空分)与显现面向(显分)是不可分离(无二)的。非颠倒的清净现象,则是本净与自显的合一,超越二元感知(分别想)的对境,有如天空中的彩虹。彩虹虽可见,却无自性,没有可以执取或可以握持的事物,这就是清净、非颠倒现象的示例。 有情众生所感知的现象,是逐渐变得愈来愈粗重的。现象最一开始是由称为「非有想非无想」的轮回界开始。众生因为攀缘于显分的缘故而迷失流转,从这里堕入了轮回三界之中。首先显现了无色界的四无边处,其后再显现色界的十七重天,然后显现了欲界的六重天,最后则是六道的众生。 正如噶举派的上师们所言:「俱生心性为法身,俱生显相为法身之光。」这里的显相指的是非颠倒的清净现象。颠倒的现象,已变得愈来愈粗重。四无边处是无形相的,十七重天中的形相则是光的形相。变得更粗重之后,欲界六道中的色身则是由血、肉所成。 外在的颠倒现象,是为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元素。在这四大之中,我们有着肉与血、骨骼、体热、气息、五蕴及五根。尽管如此,所有的现象从一开始,就无具体的存有。在昨夜的梦中,我们感受到快乐与悲伤、国家与居所、房舍与城堡等。我们能够梦见这一切,但是从梦中醒来时,所梦见的那些已然消失无踪。眼前的一切现象,之所以确然存在,是由于迷惑力的关系。 但是当本觉获得稳固之后,我们便不再困惑,因此可以毫无拘束地穿越一切现象,这即是一切现象本初即非实有的征象。如果一切现象从一开始就存在,诸佛若是要穿越它们,就必须先将它们消灭,但他们却不需要这么做。现象并无一丝一毫是实有的,尽管我们由于颠倒的经验方式而觉得现象实有。好比一个地狱众生,以其概念性思惟会感到地狱真实存在,但当其离于这样的概念性思惟时,便没有真正的地狱了。 像莲花生大士这样的一位大师,由于他已获本初清净与自生【1】(self-existing,本自即有)觉性的稳定力,所以能随意自在地穿越山岳岩石。莲花生大士拥有惊人的神通力,例如于空中飞翔、自在穿越固体,且能毫无障碍地宣说一切佛经、论典与密续要义。这些,是与莲师的教言和开示结缘能获极大加持的更多理由之一。 编按:注号【】为中译注;○为原注。【1】self-existing和self-arising不同,前者为本自即有,后者为自行生起,但两者都有可能翻译为「自生」(例如自生智,self-arising wisdom),故加上原文说明。 在未来的某个阶段,我们将具备一切证悟的功德,且清净一切的遮障。由此,我们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。但是在这之前,有情众生尚无法经验到圆满证悟的境界。如果凡夫有情之众也能经验证悟,那将会是美妙的。据说,当你证悟时,不论是所见、所闻、或是心的状态,没有一物不是清净的,即使一粒微尘也是清净的。一位成就的瑜伽士看待万法,都是相续不断的清净觉性,整个外器世界是越量宫(圣众所居之殿堂),一切内在有情众生都具有勇父与空行的本性。 我们即刻的感知就只是扭曲颠倒的。当颠倒清净时,个人经验中的一切都被视作清净,凡夫众生无法感知这种清净,但若你自己能成为具有成就的瑜伽士,那时将看见这根本的清净。这是个人感知与他人感知之间的差异:因为其它众生本来就是清净的,所以你看见他们是清净的;但是由于遮障的缘故,他们自己看不见这份清净。对一位具有成就的瑜伽士而言,内外一切都是佛的身、语、意、功德、事业的清净本性,而这样的瑜伽士会感知到轮回与涅槃的大平等性。 证悟就有如从睡眠中醒来。概念性思惟创造了对日常生活的一切感知与现象,这就有如夜间的一切经历,都是由睡眠所创造的。当你从睡眠中醒来时,梦便消失无踪。当颠倒的经验与概念性思惟的迷惑完全净除的时候,此刻的迷惑便完全消失无踪。现象的显现仅仅是虹光的展现。当不再有显现时,就只有本初清净的虚空。 对于现象的凡俗经验,称为颠倒见——有情众生的迷惑感知。在一个具有清净感知者的经验中,屋舍将变成越量宫。在越量宫中,体验不到地、水、火、风,一切都是虹光。多么奇妙啊!屋舍是虹光的屋舍,你不能说它不存在,因为它显现了功德。你也不能说它存在,因为感受不到具体的地、水、火、风。这揭示了它们的本初即非实有性。 觉性必须回归到内在虚空(inner space)中。本觉在愈加误入轮回而迷失后,如今必须回溯其原本的步伐而重回本初的清净。外器与内情的二元现象,不具丝毫发尖般的具体实有。本初清净是毫无实有的。轮回与涅槃的一切现象,乃从本初清净的虚空中显现。醒时状态中的种种现象,都是以概念性思惟的框架而加以认知。当你能离于一切概念而稳固清醒的了知时,轮回的现象就有如一部解体的电影放映机。你可以在电影中创造第三次世界大战,但是当电影停止播放时,战争也结束了。 当我们将教法应用在自己的情况时,会产生各种征兆,而在修行中能辨察真正的增上征兆,则是件好事。比如,在禅修本尊之后,应该会看见本尊。圆满次第的一般征兆,则是看见光、烟、海市蜃楼等。我们确实可以亲自以双眼,看见这些加持的征兆。 接着,也会有禅修的觉受,称为「酿」(nyam),它既非实际、亦非如梦,而是有点儿介于两者之间。我们可能会有大乐或空性的觉受。我们或许会想:「今天我的觉性真的很惊人,赤裸而不变,离于二元,离于对乐、明、无念等觉受的贪执。多么不可思议的觉性!」这样的感受,虽只是一种短暂的觉受,它无论如何都是修持的征兆。 修持的征兆不一定都是好的,有些好、有些坏。有时候我们发现自己无法禅修,很难好好打坐,或者心情低落或愤怒,这些都属于不愉快的觉受。愉快与不愉快,这两种觉受都是修持的征兆。但是,不论发生什么,一切都只是本初清净天空中的云朵而已。天空中时而有云,时而无云。不论是太阳在以彩虹为装扮的无云晴空中照耀,还是天空下着雨、风暴或下雪,一切都只是觉受而已。 然而,修持的征兆可分为两个阶段:觉受与实证。真正的修持征兆,是你的心自自然然、毫无困难地离于攀执。另一个好的征兆、且是重要的成就之一,就是当你的心中满怀虔诚、信心与悲心而如此自在,有如天空充溢着阳光的温暖之时。不过,真正的成就,则是保持不受乐、明与无念之觉受的影响,且同时离于两种禅修的障碍:昏沉与掉举。昏沉是指无法确实知道你的觉性是否明晰,而实际上觉性已受遮蔽。昏沉有三种:感到无聊乏味、昏昏欲睡或朦朦胧胧。掉举也有三种:感到散乱、兴奋激动或心不在焉。 简而言之,即使只是一丝攀执,都能对我们的修持造成伤害。我们应该自然而然地斩断念头,但是如果我们没注意到自心已受遮蔽,反而变得失去感觉,或者我们变得掉举,心就无法安静下来,而我们会觉得无法斩断念头。若能离于昏沉与掉举,见地就会清晰无遮。觉性能维持多久,端看我们对它有多熟悉。 若要迅速熟悉于不造作的觉性状态,最完美的方法就是对证悟的圣众持有虔心,且对未证悟的众生怀有悲心。那么,如言:「在爱的那一刻,空的本质将赤露开显。」①虔心与悲心都是爱。当身、语、意都感受到势不可挡的爱,如果你在那时侯向内观看,它就有如不受云所遮蔽的太阳。这就是往昔噶举与宁玛的修行者,个人并不博学而仍能获得证悟的方法。他们凭着极少的理论知识,就能够获得觉受——觉性的大庄严。这个觉受应该是没有二元执取的,因为有执取的觉受并无利益可言。 ①引述自第三世大宝法王的闻名著作《大手印祈愿文》。中译注:「与诸苦痛无边有情众,愿常生起难忍大悲心,离忍悲用未灭起悲时,本质空义赤裸而显现。」 迅速获取正觉,有赖于对三宝的信心与虔心,以及对我们如母有情众生的悲心。具足这些条件时,空性的本质将能赤露显现。这是无误且无上的双运(合一)之道。 佛法的不共功德,是不受断见(虚无主义)与常见(恒存主义)两种边见染污的双运,落入任何一种边见都是局限,都将阻碍人在正道上的进展。采取双运的见地,也就是心的自性是空、明兼具,那么明性将净除断见,而空性将净除常见。这双运是遍满了知的空的能知。若无此双运合一,有人会说心是恒常的,又有人会说心是空无的。若是堕入如此的歧误之中,常见与断见将会产生能知与所知的二元经验。 虔心与悲心是最伟大的技巧、最卓越的法门,比起观想本尊和持诵咒语,要好上一百倍。在大圆满教法中,我们通常说,唯有不造作的自然悲心与虔心是重要的,但我们必须从造作出信心与悲心入手。 尽管虔心与悲心已然存在于觉性——你自己的本质——之中,但由于自然而不造作的虔心与悲心并不会立即开展,因此一开始你需要去造作虔心与悲心的感觉。然而,随着你对觉性逐渐稳固之后,你将自然而然对一切众生感到慈悲,心想:「有情众生都不知道,这个最珍贵的自性,就有如佛果就在自己的手心之中!」 虔心会随着这样的念头而生:「能够斩断这迷妄的根基,是多么棒的事情。真是不可思议,一切善德都圆满了,一切过失都竭尽了。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觉性更殊胜的了!」你如此而获得信心。 如果我们知道怎么做,那么只要禅修空性,其本身就完全足够。但如果你尚未真正认出正确的空性,那么唯有透过悲心,你才能被引导至空性。为求最佳的结果,你便需要空性与悲心这两者,此称为遍满悲心的空性。 真正的虔心与悲心有如夏日的暖热,能将冬天的冰块融化。深入观看虔心的本质,你会直接看见赤裸的觉性。那就是为何虔心是如此珍贵与重要的原因。 从来没有教导说,无悲心的空性是真实的证悟之道。水,向来是湿的。没有任何一位有情众生,能不先明了空性就证得佛果。一旦你真正体悟空性,悲心将自然生起,你会想着:「如果一切有情众生都能了悟这一点,该有多么美好啊!」 祖古·乌金仁波切 |
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