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道德书籍 >>open《道院集要》
Email

 

《道院集要》

宋·晁迥 撰

东方阳熹 点勘

 

  《道院集要》出自《四库全书·子部》,归类于佛教经典,其论议精辟,言简意赅,不唯至理,实乃成佛之要诀。本书虽为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最上乘之宝筏,怎奈后人福薄少慧,致其没于尘沙,鲜有知者。然珠落粪土,不失其光;慧眼识之者,拂去泥沙,真宝自现矣!

  《道院集要》义理精深,但原文并无断句,加之印版存在个别错字和脱字,令读者愈加难解,且极易误读。为了利益读者,本人依据文中义理,对该书进行了点校断句。疑为错字和脱字的地方,加“()”以说明,以便读者勘校;“【】”内的文字,为原书标注。

 

东方阳熹

2020年3月

道德,道德网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 

提要

  臣等谨案《道院集要》三卷,旧本题为《道院集》,宋·晁迥撰。宋史艺文志载《道院集要》三卷注曰:不知作者。考晁公武读书志载《道院集要》三卷,称元佑中侍从王古编并载,古序曰:文元晁公博观内书,复勤于著述其书,曰《道院别集》,曰《自择増修百法》,曰《法藏碎金》,曰《随因纪述》,曰《髦智余书》。余尝编阅之,以为名理之妙,虽白乐天不逮也,辄删去重复,总集精粹,以便观览。则此书乃王古选录,迥书,故名《集要》。此本以为即《道院集》者,误也。文献通考列之别集门中,今检其书,乃语录之流,实非文集,改隶释家,庶不失其本旨焉。乾隆四十六年十月 恭校上。

总纂官(臣)纪昀 (臣)陆锡熊 (臣)孙士毅

总校官(臣)陆费墀

 

 

《道院集要》卷一

 

道德,道德网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 

止用无生

  一切之事,心能忍,可令其不生,斯最简要。空无生中,谁是烦恼?谁是能治?但以无生一方遍治一切,又圆顿止观,万事来千,便视为空,何用对治之法?色即是空,非色灭空;事即是空,非事过空。临机对境,常作此观,勿以事干虑,执以为实,使窒碍胸中。又念过去之事,初未济时,无不预怀忧想;及事己过,杳若梦焉;是知忧悲之情,到了虚幻;谁能于中,妄集心苦?若忿欲二毒发自外境,忽来相干,我先觉之,则无能为也。【圭峰问讯学徒云:外事内身,觉了不相关否?余谓:凡事见闻觉知悉断,以太空安心纯熟。】

至空至明

  禅说甚多,余取其要,无出于大明了、至清净而已。内觉身心空,外觉万物空,破诸相讫,自然无可执、无可争,此是大明了也。惟有一真之性即不空,勿令有秋毫许障碍,微尘许染著,此至清净也。如此坚久不渝,便是无上士、不动尊矣!心中有微尘许,亦不可,须廓然如太虚空,方是空也。又非昏昩断灭之空,此名顽空。真是灵灵不昩、了了常知之空,此名真空。

心住为如

  《般若》第五百十六内云:心住为如。禅宗《永嘉集》中说心法云:前不接灭,后不引起,前后断续【断其相续】,中间自孤,当体不顾,应时消灭,知体既已灭,豁然如托空,寂尔少时间,觉无所得(《永嘉集》原文为“唯觉无所得”)。《予成十字》云:寂尔少时间,无思心正住,即此心住之时,便是真如本体。此心惟寂尔暂住,佛心则湛然常住,以暂住之心,习令渐久。【乐天诗:前后际断处,一念不生时。】

遣夺功深

  金经大乘之法,其中有说,身心本来虚妄之相,三世推求,了不可得。审思过去人世,杳然何有?即今人世,念念迁谢,未来人世,决定如是。无始以来,大梦幻中,坚执妄缘,结成烦恼。圭峯云:已曾千万亿劫妄忧之,终有何益?

三空

  古人古事过去空,今人今事即今空,未来人事决定空。江南中书舍人潘佑有文一首送人,其文名曰《赠别》,其中有语云:事往而记之于心,或为喜、或为悲、或为恨,其名虽众,然皆一心之变也;始则无物,终复何有哉?又云:天下之事,其未至也,无状也,方今无住也,已往无物也,予今营营复何求耶?予详此说,益知世间尘事是大虚妄,不当执之为有,自障真心。若能了知,自得美名者三也:名曰慧眼、无上智、无碍法门。

梦幻归真

  身便是幻,幻师所化,又是幻中之幻;世即是梦,梦时所见,又是梦中之梦;辗转虚妄,如声外有响,形外有影。形声影响起于一真,影外影为三等妄,梦中梦是两重虚。

缘起知空

  一切诸有如梦如幻,一切烦恼是魔是贼。缘起之相,其体本幻;种种分别,无非妄见;勿留于心,止观纯熟。

梦身同空

  人生一世中,其梦无数;无数之梦,一一称我;一一之我,岂非空乎?历劫之中,其身无数;无数之身,一一称我;又非空乎?梦既是空,身亦如梦,何以迷著,念念争空?一生梦想,自信同是一我,自然历劫性相同是一我,此乃不空之空,无我之我,故《心经》以“照见五蕴皆空”为染智入道之要。【乐天诗云:未悟病时须去病,已知空后莫依空。】

无我

  谛思身之未生有象乎?有名乎?有我乎?身之既化,有象乎?有名乎?有我乎?身前身后,两不能知,安得于中偏执为我?爱恋忧怖,自贻戚戚,谛观吾身,莫能原始。空中得有,既不知前际空所依;有,复还空,又不知后际空所止。身外之事,何足介怀?一切含灵,都是一真法界,原无彼我。八极之内,含灵未生之前,已灭之后,于此二际,有彼我乎?未分彼我,无有形容其区限大小,有似无处不有也。既生未灭,各为分假之身,乃分彼我,此自真心所生妄想也。迷真认妄,弃本逐末,可知矣。同归一真之体,聊可喻之;如室排千烛,宁分千烛之光;海纳百川,岂辨百川之味?上古时人,犹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,其子况杳冥恍惚之中,岂分彼我哉?

觉心萌芽

  《楞严》云:“妙性圆明,离诸名相,本来无有世界众生。因妄有生,因生有灭,生灭名妄,灭妄名真”。且人之未生,无名无相,何者是我?及其既生,计我我所,人人自以为主宰,乃有无数之我,何可谓一真法界乎?只今梦中之我,己与未梦之我稍殊;有时梦中不记自身是何名目,本为何事,欲往何所;己为官品,出必具仆马;或梦徒步,亦不自省;又春夏昼寝,梦初觉时,或迷忘在何处所,徐徐顾览方悟;未说佗生睡时,我已疎远;若详此理,乃是觉心萌芽,其觉转深,渐到妙处。《宝积》云:“譬如有人梦中所作,当知诸法亦复如是。”余悟此语,破相尽矣!若能观世间之事一切如梦,何有刺梗留于胸中乎?【景佑闰六月三日,夜觉冷,加夹衾而眠,梦降雪缤纷,独谓天反时为灾异,寤而知梦,忧喜都空。】

超造化

  物之生成,谓之造;物之变灭,谓之化;性之分别,谓之识;一切含识,谓之相。相续有情,各随因报,流转于造化之中,历无穷时,为无穷事,斯至理之大,常也!有遗物离人,超出造化之外,卓然独存者,其惟大觉圣人乎!【超出造化之法,又非言可穷也。】

究理遣名

  无始终,无边际,世界中赋象在人者,有身而后有名,人人各以身名自执,为我秀出蚩蚩者,执我倍深。已之身名,自无始来,生化出没无数矣;不知定以何时、何处之身,执为我耶?定欲何处之名,垂之不朽耶?静思好身、后名者,不亦悠悠哉?

明知梦幻

  予曾梦中逢人戏而搏之,且曰:搏梦中人,必无伤也,岂非在梦知梦乎?禁林中与同僚利瓦伊偶坐玉堂,见庖人诣西井亭汲水,予曰:观空纯熟,目无全人,视汲水者,但见一块之空自西而来。李矍然曰:某所见常如此,岂非在幻知幻乎?

无碍心

  万物自万物,二仪中虚空自无碍;万念自万念,一心中虚空自无碍。

无物

  无中生有,曰造;有复归无,曰化。吾自思在天地造化中万物之一耳,始于无物,而忽有物,自称曰我,物极则反,反则复归于无物,其理必尔,何用惊疑?昔当无物之时,冥然未觉,而任天造。造为生之始,未生之前,预知生期,而预喜乎?今当有物之时,造而未化,化乃生之终,未知化期,安得虚增其预忧乎?

一真无分别

  一气分而为万物,一真分而为万灵,万物化而还一气,万灵复而合一真。无数称我,以同为异;凡分彼我,皆是妄心;妙一真心,元无彼我;在分段形躯,尽生分别;到虚无灵妙,何有思量?但空诸所有,如悟者知梦中之有皆空,勿实诸所无;视一切之有终无,勿以梦中之无为实。

  本来无一物,清净如虚空,能还清净空,劳生有何恋?

  本来无一物,随眠起异端;复归无物时,觉后方知梦。梦一旧僚语予曰:某尝置心于空中,不令著一物。予惊喜曰:何以加此?

  《金刚三昧经》云:禅即是动,不动不禅,是无生禅。若知禅性,无有动静,即是无生。【晓无明蔽,谓之明;取相于明,复陷无明。】

空不空三昧

  吾即今自定日用之法二焉:不复援引证据,但率意直书而已。先入空三昩,以决了之智,夺惯习之气,旋灭一切妄念,如空花谷响,经视听而无留碍是也。又入不空三昧,以严持之力,保洞照之明,安住一真法界,如额珠髻宝,常爱戴而无失坠是也。此法交济,更不异时,精密符同,久长深固,百法无敌者也。因而系之以辞,辞贯心而易记尔,偈曰:心空如太空,豁然无可触;一真法界中,灵照常安住。

观世之空

  世间法一切皆空,既知之,即须得失任运,不当妄自分别,执为休戚。知空而执,则理行不应,知之何益?无令因循汩没(“汩”字原文为“汨”。“汨”字于义不通,故本人认为“汨”字应为“汩”字之误),自陷于愚迷之流,方为悟道精深,致功勇猛之人也。

四观开怀

  无数之形,自古生化而不停;无数之情,自古差别而不平;无数之事,自古烦扰而不定;无数之有,自古成坏而不久。住者无迹,来者无极,悟其一一皆空,即须心如太虚,豁然无碍。若复介怀,与不悟者何以异?

横竖见空

  《心经》“五蕴皆空”,此近取诸身也。若远取诸物,推而广之,见十方之界,万物万事无不是空,非止实时,三世次第亦皆是空。横该十方,竖通三世,一一见空,则争空之心都息。惟一菩提,以体用寂照,强名真空妙有,常令不致昏迷颠倒,此是第一等事。【三际曰:世十方曰界,此世界中千状万态,有情有伪,有成有坏,混为大常,夫何足怪?我学观空,豁然无碍。】

止观宏纲

  圭峯后录云:“觉诸相空,心自无念,念起即觉,觉之即无,修行妙门,惟在此也。”此观法之纲要;《坐忘论》“随起随制,务令不动。”此止法之纲要;悠悠语录,安用多为。

了三障空

  心也、意也、识也,建立为心,谓特起一念,以成业因也。思想为意,谓追寻惯习,未能顿忘也。分别为识,谓辨其违顺称识,以生爱憎、喜怒。悟三者本体皆空,平之不起,则妙道现前矣。

观普贤行经

  观心无心,从颠倒想起;如此想心,从妄想起;如空中风,无依止处。如是法相,不生不灭,何者是罪?何者是福?我心自空,罪福无主。一切诸法,亦复如是。

觉妄栖真

  但觉悟一切触受、美恶、因缘,一切迷妄、粗细、心识、外事之来【分别顺违之类】,尽属魔境;比之梦幻,其体本空,勿留胸中。惟务安泊真净妙心,无动摇,无伺察,无分别,无染著。无爱则无求,无畏即无忧。

金宝二经道法简要

  一破相之智熟,休结妄缘,令心无罣碍,当知人伦空、物色空、世事空、尘境空;如《金刚经》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是也,此名观慧。一须日损之勤笃,休应杂业,令其心勿灭裂,罢其闲想念、闲语言、闲作为、闲交涉;《宝积经》云:“舍诸愦闹,远离睡眠,观察思惟,随行修习,舍于众务及诸戏论”是也,此名止法。其诸广辩名理,数佗珍宝耳。

无念

  道家之言虚静,释氏之言空寂,其理一也。固当会归,切详种种。妄念皆如幻化,影像乍有乍无,于吾本觉真性,何所伤耶?但以都入于无念法门销落之是也。即今身心已属虚妄,岂可更于虚妄之中微细分别乎?不足介意可知矣!故梁氏删定止观第一云:设有念,亦了知空,是名佛印。

悟妄观空

  天地万物,因妄相和合而生;人世万事,因妄情交缔而成。作此观者,洞见重重虚妄,念起念止,皆由自心。念起,则一切烦恼起;无念,则一切烦恼止;既由自心,何如无念?舍去妄念,比投身断臂,孰难孰易?若无智断,适自苦而无所乐也。

融境为心

  以理夺事,尽见一切法空,此是真空观,是假真如。若不留观想之迹,直到自然成熟,理事不二,动静如一,此是理事无碍法界,此是真真如。功必有渐,不可轻蔑,谓不随顺遍计执情,惟随顺无碍法门,是万境融为一心也。只此不随顺外境之心,便是圆觉净心,与佛全同。但视万境之体,一一尽空,无可对治。

止观无为

  观照其取著迷心,所计之法,皆无所有,名观;种种念想,颠倒分别心息,名止观者;见妄而悟,不在用心考察。止者,悟妄而息,不在用心抑绝考察。抑绝,则涉有为,故曰:无为最妙。对境不动是定,非力制之;见性不迷是慧,非力求之。

止念

  念起即觉,如川欲泄,篑土可塞,襄陵势绝;如火欲爇,杯水可沃,燎原势灭。觉念止念,宜速而切;不怕念起,惟恐觉迟;觉速止速,二妙相宜。

两熟居先

  余思修行之法,两熟居先:智断之理熟,则事事皆空,岂能留碍;力制之功熟,则念念不起,自然安闲。智断即观也,力制即止也。

四无住心

  分别居先,谓之识;因其分别而领纳在心,谓之受;心既领纳,相续寻思,谓之想;想之不已,遂至造作,谓之行;随行善恶,各有报焉。心能不住四法,方是真实之际,此即佛心。

法身不灭

  万沤起而复破,水性常存;千灯明而又灭,火性元在。

分迷悟心

  人之心体本一,用则有二。若夫计我、我所,爱恶自生,揣摩前尘,分别影事,此为迷。心迷以成性,乃是生死轮回之根本也。当知惟心,无外境界,念起便觉,觉之即无,此为悟。心悟而改行,从凡入圣。忘情之心,不住于相,如汤消冰,冰汤俱尽,无可分别;触境之心,未能不动,如谷应声,即应即止,无复有余。

净明三昧

  儒书言:清明在躬,气志如神。庄子言:水静犹明,而况精神。圣人之心,净乎普光。佛为无尽意说净明三昩,离一切烦恼,性如虚空,不受垢染,本无一物,元空之体,净之极也。寂照含虚空,终显之用,明之极也。如太空为净,日月为明,不见净明心,此理臻极,故无一法可得。照昏如炳烛,虚己若清宫。

水月赞【乐天】

  净绿水上,虚白光中,一睹其相,万缘皆空。【水之澄净,定之体也;月之圆明,慧之用也。如珠在盘,盘定珠慧;如水在月,水浄月明。】

  意无尽居士,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,照见一真不空,成一切妙德。小乘执空,反成空病,既取空相,空复为有,故无色界有四空天,所谓空即是色也。

  圭峯云:种种念虑,如幻化影像,皆是佗缘。灵灵一心,如鉴之明,未曾不照,斯为真我。谁能劳心,忧佗妄缘?已曾千百亿劫妄忧之,终有何益?非惟无益,仍招妄苦。

除烦恼

  经云:诸魔平等,烦恼为先。又云:现住烦恼,烦恼无所有,智者于苦乐不动如虚空,善观察烦恼、计我、我所皆离。又云:无障大悲,观众生烦恼,皆从虚假妄想而生;知诸烦恼,体性自离,无可积习。随觉,即是菩提;烦恼之性,即菩提性。观烦恼性空,是正修行。一切诸法,性相空寂,而诸众生,虚妄横计,是此是彼,是得是失,轮回六趣,亿劫不能自出。谛观诸法,念念不住,新新生灭;无量义从一法生,谓无相也;如是无相,名为实相;如是通达,无烦恼怖畏。烦恼性空,勿为室碍,观如梦幻,不用介怀,设使情动,如响应声,既应即止是也。愚痴之人被诸烦恼之事有熙熙者,此非悟道,其实如木偶而已。

  一气散,结而为身;一灵分,宅而为神。神身合而为人,人所起而为事,事相续而为世。世事无穷,纷纭其中,种种旋成空,一真独不变。心者身之本,心不生灭,则身不生灭定矣!荷泽云:“虽备修万行,惟以无念为宗。”无念即无生,千经万论源在无念,念增缘起,乃入轮回。言语之不到者,心识;心识之不到者,真如。心识者,真如之影也;言语者,心识之影也;文字者,言语之影也。意为心影,言为心响,终非本体。浮生可见,如梦幻泡影,虽有像而终无;妙本难穷,真信灵明,虽无像而常有。

  《宝积经》云:烦恼性是佛境界,观烦恼性空,是正修行。维摩云:一切烦恼为如来种,不下巨海,不得无价宝珠。【波浪动,是水体势;观波浪动,是正知见。】一一念虑,种种幻化都空,当知惟心,无外境界,一切之形,一切之情,皆差别无数,二者终归大空,惟觉心真常。

  圭峰云:“灵灵自觉元无物,扰扰佗缘尽是空。”人尽于空中结妄情,不悟无物之真,何以修行(原文为“可以修行”。“可”字于义不通,故应为“何”字之误)?

易理圆成略论

  予尝博览究观,而好引证会归,叙其名理,殊胜之臻极者焉。夫十方空广无边际,三世古今无始终,此之精真者,以其虚而善,应名之曰道也。妙而不测,名之曰神也。移而不定,名之曰易也。凡诸伦类,生而含识者,名之曰性也。性之所起而差别者,名之曰情也。江南才子潘佑著文一篇,名曰《赠别》,志气宏放,唯变所适,其言有云:一性之动,是为太易。言性之移易不定也,或为人,或为异类,在性之所好而生。予详此言,暗合内典所说乘因受报之理,以其移易之事广大,故名太易。又据文中子所著之书名曰《中说》有云:天地立,而易行其中矣。薛收曰:敢问易子曰,处天地之中者非佗也,人也。薛收曰:谨受教矣,收也。今乃知人事修,而天地之理得矣。予详佑之所言太易,涉文中子之《中说》尔。又列子云:太易者,未见气也;太初者,气之始也。予详此云太易,合音简易之易。前说之名,取移易之义,盖以性为主也;此说之名,取简易之义,盖以气为主也;各成一说,两不相妨;予因贯统直书目曰:易理圆成略论。

襄相劝发菩提心文

  大众从无始来,常认为我身者,是地水火风假合之身,旋聚旋灭,属无常法,非我身也。大众从无始来,常认为我心者,是缘虑客尘虚妄之心,乍起乍灭,属无常法,非我心也。我有真身,圆满空寂者是也;我有真心,广大灵知者是也。空寂灵知,神用自在;性含万德,体绝百非;如净月轮,圆满无缺;惑云所覆,不自觉知;妄惑既除,真心本净;十方诸佛、一切众生,与我此心三无差别,此即菩提心体。舍此不认,而认臭身妄念,随死随生,与禽畜杂类比肩受苦,为丈夫者,岂不羞哉!又观通圆顿经典之言云:金刚圆觉,简妙通明;华严涅槃,广大具足。

 

 

《道院集要》卷二

 

道德,道德网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 

无疑

  《楞伽》云:譬如谷粟名凡夫食,不舂不炊,不可得食。不生不灭,亦复如是。不修智巧方便,行者不得具庄严法身,此无疑也。言下大悟,止是见理,误会无修者,盖不晓无修之修也。

剖析除求

  不除妄想不求真,此是不除之除,不求之求,亦云无修之修,无得之得也。即不同凡愚,元不除,元不求,若刍豢之物蠢蠢然;但不起心动念,有为作耳。妄念所起,觉之即止,不是别有除妄之法,此是无所除之除也;妄念既息,本真自明,不是别有求真之法,此是无所求之求也。

宴坐

  庄子坐忘,达磨壁观,初学之人误会本意,便学大乘放旷,但恐失理过时。经偈有云:一切业障海,皆从妄想生;若欲忏悔者,端坐念实相;见画跏趺坐,魔王尚惊怖;何况入道人,端身不倾动。

圆觉三根

  教中说信、解、行、证四法相须,今据圆觉一法,巧备三根之极说。盖上中下根,各有入道之门。余尝以决定信,为内学之本,又复于此经中,具得三根之法。于普眼章内,准上根之解,先用二空观,洞见人空、法空,空却身心,然后用法界观,又见无边法界一一皆空,是谓极深研几,穷理尽性之周遍者也,故名普眼如是观照。存诚自然,虚融恢廓,无一尘之点污,无一毫之罣碍,此则信而次之以解也。又于威德章内,准中根之行,用三观之初,泯相澄神观,取净安心,渐渐修行,方冀成就,此则解而次之以行也。此解此行,素所景尚固,未曾建三期道场作诸佛事,但居常趣向,与群伦小异,于世间乐欲不甚贪染,揣量功力,亦未得万分之一耳。已似觉知,得圆觉章内下根之证少分焉。此章说摄念之前,求哀忏悔,遇善境界,得心轻安。其下注云:身心调畅,轻利安和,神爽气清,肢体柔润。予自觉形神则候与此四句之注约略相符。又据唐中岳隐士栖真子施肩吾述灵响辞序云:夫修炼之士,当须入三静关,淘炼神气,补续年命,大静三百日,中静二百日,小静一百日。即以开成三年戊午岁起,自正月一日庚申,闭户自修,不交人事,克期百日,方出静堂,未逾月而神光照目,百灵集耳,精爽不昩,三者皆应,则知仙经言不虚也。余自觉三者亦有联兆。余老矣,随分增修,犹似有应,何况盛年敏识之士。若依经旨,久久修行,必倍有殊胜之验。余近从心之年,初闻灵响,今将十年,清妙倍昔,夜静所闻,又倍于昼,凝然听之,心息俱住,神气融畅,杳不可说,常见一点圆光,如小钱许,或红、或黄、或白。

闻中入道光音天【天自然也】

  施肩吾灵响音序述,百日习静,未踰月而神光灵响。其词有静听秋蝉吟。予六十七八,时夜视,或熠熠有光,忽闻灵响,后转殊胜,又有似金声、泉声,久益清紧,今越十稔,身益老而耳益聪警,所闻益清,无休己时。

集证禅功

  《思惟要略法》云:得初禅相者,喜乐遍身,见有种种微妙之色。又云:心想住者,心得柔软,见有种种色光从身而出。若误会无修,止事空谈,恐一生虚过耳!

轻清入道

  《冲虚经》中说:骨肉都融,身可乘风。《维摩经注》说:欲天报通,足可凌空。但依玄元,少私寡欲,佛之清心释累,必有乘风凌空之理。又《楞严》谓:想之轻清者飞升,情之重浊者沦坠。此何疑哉?

  余将及从心知非改过之外,间日食素,旦旦焚修善祷,有暇则时习安坐,鞭心入理,昼课心经,夜增数息。

  南朝梁时有刘歊者,隐居不仕,忽有异人来告曰:君心力坚猛,必破死生。弹指而去,莫知其所。

  《阿育王经》云:优波笈多宿世为猕猴,学缘觉坐禅,证阿罗汉果。唐刺史李繁述《玄圣蘧庐》十六篇其心法,东都有人养鹦鹉,以其慧甚,而施于僧,僧教之能念经,往往架上不言不动,问其故,对曰:身心俱不动,为求无上道。及其死焚之,有舍利二者。得道皆自宴寂中入。《华严》云:心佛及众生,是三无差别。信矣!人为万物之贵,苟不知此道,乃猿鸟之不若也。

  阿难多闻总持,积岁不登圣果,息缘返照,暂时即证无生。息,止也;照,观也。【托静栖心,群籍多称其灵异;处喧摄虑,古今未彰其感通。】

智严禅师

  童丱日谓人曰:世间但竞耳目之前,宁知生死之际。后在山谷中入定,水暴涨,形将没,熙怡端坐,忽然水退。猎者曰:身命可重,何不避耶?答曰:吾本无生,安用避死。

解脱【续高僧传】

  居五台山,昼夜克责,心便安静,感诸佛见身说偈曰:诸佛寂灭甚深法,旷劫修行今乃得;若能开明此法眼,一切诸佛皆随喜。因问何者是寂灭法?诸佛即隐空中有声曰:方便智为灯,照见心境界;欲究真实法,一切无所见。僧旻初乐禅黙,乃依所立义,试遍安心,旬日之间,遂得入定。问诸禅师,皆云:门户虽殊,造寂不异。予谓宴息方便,久而纯熟,断不疑也。又僧智藏,宿灵曜寺,夜暂用心,见有金光照耀,一室洞明,问其故,答曰:此中竒妙,未可得言,夫宴寂之门,固有妙喜吉祥。

  祁嘉,字孔宾,清贫好学,年二十余夜,忽窗中有声呼曰:祁孔宾隐去来修饰,人间事甚(原文“甚”为“可”字,于义不通。据明·俞桥《论衰老》中云:“祁孔宾隐去来修饰,人间事甚苦不堪偕,所得未毫铢,所丧如山崖。”)苦不可谐,所得未毫铢,所丧如山崖。

  有问:南泉修行,功德远近?答曰:滴水下岩,则知朝海。凝神入混沌,融神出空寂。凝,初也;融,成也。

心息兼咏

  不止之心,妄心也;不动之心,真心也;归心不动,方是自心;此是止息之义,故其文以自心为息。又息者,气也;自者,从也;气从心起,故其文以自心为息。又思心住则息住,心行则息行;息住则心住,息行则心行;所以禅家、道家惟以心息二法最为切要。庄子云:真人之息以踵。又有进薪传火,养息续命之旨,此必然之理。《华严》论云:第四禅,身心寂灭,离出入息,喜动亦无,三灾不至。又佛教蛇奴安居调息,因此得道。《楞严圆觉禅那》注有:心息相依,息调心静,此可以养生,可以入道。

  身动而行,人伦见其迹;心动而行,神灵见其迹;身心俱不动,人神无以觅。

  《坐忘》云:心安而虚,心安如太山而不动,心虚如太空而不碍。

超出循环

  出世智人,造化不能拘制,乃于生死流中逆流而上,梵语阿罗汉,华言无生。经云:诸漏已尽,无复烦恼,所作已办,梵行已立,舍于重担,不受后有。盖此智勇之人,能脱生死之苦,住不生不灭境界,不受后生之身。若更行菩萨利他之行,从权受生,亦由于己(原文为“已”。“已”字于义不通,故本人认为“已”字应为“己”字之误),而来去自在矣。【汾州无业之类。】

二法枢要

  心息相依,息调心静,入三摩地,兹尤简径;念起即觉,觉之即无,入三菩提,此最权舆。

诸境同清

  梦觉之初,未念诸念,方寸之室虚白生,此清境可爱。昧爽之初,群动未动,方丈之室虚白生,此又可爱。此二清境中,尤宜进道,表里相应,真可乐也。五鼓之后,睡觉而坐,自觉神清、气清、耳中音清,其妙无比。

瑜珈论解

  非太沉,谓不昏住;非太浮,谓不掉举。常住于正念根本,此谓无所住之住,无所念之念也。

鋭志坚刚

  修行须得有了悟之见、决定之志,最为要切,一切烦恼不能沮坏。《华严》云:了知三世众生类,悉从因缘和合起,善解烦恼诸习气,不坏诸法真实性。

摄念须勤

  修心地法门,宜加严净坚,果旧缘渐断,有顺事而勉应者,新缘罢结,无倏起而先唱者。【如撤薪止沸。】

三象

  气动而清,天之象也;心静而宁,地之象也;智圆而明,日月之象也;三者和会,自然见神灵妙用。

随时随方入道

  随方随处,量力修炼,若待得其时、得其处,然后进道,岂非俟河之清乎?心苟易动,触处皆然。林下水边,亦有禽鱼之挠;山栖野隐,宁无虎豹之虞?

为道日损

  垢渐去,而鉴渐明;魄渐销,而月渐满。攻木先节目,则枝叶易去;破竹先粗节;则迎刃而解。日损妄情,先去甚者。艮,施止于无;见,损之惩忿窒欲。注云:可损之善,莫善忿欲,忿欲乃释氏所云贪嗔也。

七审【四威仪中常自考校,以代曾子三省。】

  一切妄念,稍止息否?
  一切外缘,稍简省否?
  一切触境,能不动否?
  一切语言,能慎密否?
  一切黑白,减分别否?
  梦想之间,不颠倒否?
  方寸之中,得恬愉否?
  道力深浅,自审方知。

自警

  清澄寂灭海,明净涅盘天,到此方知乐,休耽浊睡眠。

坚凝

  了知起灭意,决定生死根;不复随缘转,是名不动尊。在造化中,身不由己;在情境中,心亦如此。悟妄识真,妄缘入理,率以为常。至于没齿学道人,须得毒眼睛,觑破一切,不能障碍,如文殊之智是也。硬脊梁,道力坚壮,克荷付嘱之重,如普贤之行是也。

  在家而山居,宴坐静室,外室也;虚室生白,内室也。内外二室,岂愧太室、少室乎?

  检情摄念,息业养神。

  如今休去便休去,若觅了时无了时。

十魔军【出《圆觉修证》第十七卷】

  一欲、二忧愁、三饥渇、四触爱、五睡眠、六怖畏、七疑悔、八瞋恚、九利养虚称、十自高慢人。

  圭峰云:随时随处,息业养神。昙伦云:行住坐卧,离念净心。

  与道弥亲世转疎,老心恢廓学如初,妄缘纷扰随时过,云物何曾碍碧虚?

  金以火炼,心以事炼,知而不自炼,更俟何时?【道力精研,如金百炼。】

内外勤修

  人可于利济通达者,常力行之;患难困苦者,力救之;皆如己身之事,此外功德也。修此勿责人报,勿希天佑;人若有知,天若有灵,理合如何哉?清心释累,惩忿窒欲,求自然智,住无碍行,此内功德也。修此勿期道胜,勿思瑞应;经若不诬,教若不虚,理合如何哉?

内外清净

  斋戒沐浴,此为外清净;洗心玄览,此为内清净。

真眼真心

  所见有是有不是,此世间妄眼;无是无不是,此出世真眼;所知有可有不可,此世间妄心;无可无不可,此出世真心。学出世法者,眼界常不分别,心界常得安和。圆成实性上豁然无一物,种种推画,皆为妄想。

二大因缘

  其一:谓一切诸有,其体终空,但当外顺而已,勿至贪著滞固,久令陷坠。其一:谓至精无形,而妙用不空者,既未能复本,则升沉流转,入大苦海。固当深自觉悟,识其所归,勿令远而不复也。

积习成功

  先博学而后绝学,先积渐而后顿成。博谓广看经论,其中见简妙之理,一句足矣。如披砂拣金,自多中得少,罗之获鸟,止在一目,然须以众目成罗。人之念念相续,熏修淘炼,加其定力,惟最后一念之悟,豁然得其本心,如以斧伐木,最后一斧乃倒,然多斧积功,方一斧成功也。

四妙圆成

  般若是智先得照了之智,辩妄归真,此则由天然见性也;解脱是出缠离缚,不结尘缘,此由人之果决也。涅盘是寂灭之义,谓一切情想,寂静灭息;菩提是圆觉之义,谓圣神融通,无不了知;此二者非内证臻极,不能致。《宝积》云:求自然智,破无明壳,超于天人,最为殊胜。

中阴颂

  一意一念顷(按:本颂出自《中阴经》,前句为“吾我自缚著,我本彼亦尔,佛以思惟本,思惟本末观。”),断垢不为难(本书原文是“断垢自不为”,《中阴经》是“断垢不为难”,在此以《中阴经》为准),垢本胜于我,坠我于三趣,今我胜于垢,灭汝入涅盘。

直截开怀

  审思浮世,乃是生老病死之都,蕴聚忧悲苦恼之大窟宅,此八字,无人无之。明悟之人,知彼我皆同,事过即空,不留妄想。

业障本空

  一切业障皆妄想所作,回心实相,妄缘已绝,罪不能系。如奇人登王位,虽有宿负之民,孰能来干?说本空者,欲人悟妄,不容更生,若误会作之如故,此辈甚愚。

四至

  妙道之理,至虚至静是其体,至灵至明是其用,千经万论不离于此,能深入于虚静,必渐显于灵明。

三无

  无所修之修,日损尘缘,近入流;无所住之住,不著边中,成净虑;无所得之得,舍已馈珠,人不识。

三根六如

  对眼根之尘,如见梦时物,如观幻化像;对耳根之尘,如闻空中风,如听禽鸟语;对意根之尘,如汤释冰雪,如冶销金铁。

三策

  未能无念,即用观空;未能顿空,即用对治。无念、观空、对治三策,次第而用。

入佛智

  凡夫著有,不见有中之空,如空花阳焰,似有而非实。著有迷妄可知。二乘著空,但见诸相皆空,不见空中妙有,如万物造化虽无主宰,是虚空中混成神妙;神妙如此,安可言空?不著见于二边,不取相于中道,惟佛知见。

三身赞

  得清净果,究竟无染,是名法身。何尘可点,返本还原,智照圆极,是名报身。具诸功德,普门示现,赴感自在,是名应身。群生攸赖,一真体用,分其名相,至世超绝,故曰无上。

无著

  出世之法,以无著为本。《华严》云:一切境界,不生染著,净身口意,住无碍行,灭一切障。世间受生,皆由著我,若离此著,则无生处。无所取著,犹如虚空。入一切法,如虚空性,是名得无生法忍。《涅盘》云:凡夫著色,乃至著识,以著色故,则生贪染,心故为色缚,乃至为识之所系缚,以系缚故,则不得免生老病死忧悲大苦一切烦恼。

顺道心

  夫歆然之欲,撇然之忧,皆逆道心,于道为损;翛然自得,怡然自适,恬然自息,皆顺道心,于道为益;去彼取此,服之无斁。

智人处世

  陆行缘崖谷,同涂者共忧恐,而醉不如醒;水行冒风波,同舟者共安危,而醒不如醉。智人处世也,外释利,内忘忧,当思此法。醉坠者身不伤,比夫专气致柔,此则为假也;病忘者心不乱,比夫坐忘馈照,此亦为假也;假犹若是,而况真乎?

强名生死

  夫人分一元之气,有形而成身;分一真之性,有识而成心。故曰:精气为物,物极则反,复归无物。故曰:游魂为变,强名生死,何有彼我哉?

勿以本觉随梦幻

  唐柳公度善摄生,年八十余步履轻便,或有求其术,公度曰:吾初无术,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,气海常温耳。予详公度所言,乃摄生之法,常令元气和而复暖也。予因类举,别得摄念之法,保护本觉,勿以本觉随梦幻,常令本觉明而复正是也。彼以身而言,此以心而言,若能并用二法,何胜如之?

 

《道院集要》卷三

 

道德,道德网,道德真源,东方阳熹

 

毘卢遮那

  文殊、普贤合而为一,强名曰毘卢遮那,此梵语也。以华言解之,是种种光明遍照。

如来

  本觉为如,今觉为来,谓本真常觉,夫何背本逐末?今则悟而来,复证其本觉,故曰如来。

楞严五十七重修行等级

  初从干慧起,其次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四加行,十地等觉妙觉,凡九种共五十七数也。夫欲爱干枯,方生智慧,而有信根,故陈十信。凡十数者,各据类中别分浅深次第,至十满足,既能信矣,自然决定依止,故陈十住。既能住矣,期于力行,故陈十行。恐其执滞,得少为足,故陈十回向。回小节向大,道也。又四加行,贵经久无倦,如乘骏涉远,顾影著鞭。前十信心后,住行回向,名三贤之位。四加行后,次升十地,方名圣位。又至等觉,与佛齐等,惟妙觉一位,统实臻极,实无一法可得;而积功入圣,故立尔许名相;明了之士,必须依此修证。有一类人,误会无修,而乃因循,末略入断灭见;不知无修者,言不同世间有为之修也;非如须一物入手,然后为得。

三观删要

  止观法中有三观之名:一曰从假入空观,二曰从空入假观,三曰中道正观。行者修止观时,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,因缘虚假不实,故云空【诸经有云:空解脱门】。以空故,不得一切诸法、名字、相貎【诸经又有云:无相解脱门】。尔时上不见佛果可求,下不见众生可度,是名从假入空观,亦名二谛观,亦名慧眼【《金刚经颂》曰:慧眼直缘空】,亦名一切智。若住此观,即堕声闻、辟支佛地,其人定力多不见佛性【予谓少其慧用】。行者知菩萨为度一切众生,成就一切佛法,故不取著无为,谛观心性虽空,缘对之时,亦能出生一切诸法。犹如幻化,虽无定实,亦有见闻觉知等相差别不同。行者如是观时,虽知一切法毕竟空寂,而能于空中修种种行,亦能分别众生诸根。性欲无量,故说法无量,利益众生,是名从空入假观,亦名平等观,亦名法眼,亦名道种智。住此观中,智慧力多,虽见佛性而不明了。行者知菩萨虽复成就如此二观,犹是方便观门,非正观也,因是二观而修中道正观。《金刚经颂》云:法眼唯观俗【亦名:第一义观】。云何而修?谓息二边分别。云何息二边分别?谓体知心性非真非假。息缘真假,名之为止【息缘予谓:已能了知,便常止息缘念,更不寻思分别真假也】。谛观心性,非空非假,而不坏空假之法。如此照了,即于心性洞达中道,亦不取中道,以决定性不可得故,是名中道。正观即是佛眼【《金刚经颂》云:佛眼如千日,照异体还同】,即是一切种智。若住此观,即是定慧力等,了了见于佛性。

  华严法界,其间三观,尤为要妙。其一曰:摄境归心真空观。盖言三界所有法,唯是一心作,内心不起,外境本空,知诸法唯心,便舍外尘相,由此息分别,悟平等真空是也。予以为心之缘起,皆谓之境,此境妄想不实,故名为空。又不同目前十方之空,彼是顽空。此空是心法动作有用之空,故名真空。欲令慧观之人,照见诸相体空,已知妄认苦蕴,悔其留碍,滑我胸中【滑音,骨乱也】,即当任运,乘缘勿复,悠悠分别,尽摄诸境,同归一心,故云摄境归心真空观。

  其二曰:从心现境妙有观。盖言于此门中,依体起用,具修万行,庄严报土是也。予以真境为净土之别名,谓滋殖万行,利泽群生之道也。却从本心现此真境,此境又不同目前万象之有,彼是粗有,此有是心法微妙无相之有,故名妙有。欲令慧观之人,入佛之境,得佛之智,行佛之行,誓法能仁,善救示现,种种方便也,故云从心现境妙有观。

  其三曰:心境秘密圆融观。盖言心者,无碍心,诸佛证之以成法身;境者,无碍境,诸佛证之以成净土。法身净土,圆融无碍,一毛孔中无量刹,一一尘中佛皆入。前之两观,各述一边,今此双融,会同心境是也。予以为,法身、净土俱是强名,夫佛性清净,有如虚空,虚空无相,何物能碍?岂可以凡情测度,如观世间形器有所限量哉?理不如此,所以入微尘,不足以为小;包太虚,不足以为大;此心此境,深秘微密,混成一体,不可得分;欲令慧观之人,协用二观。夫志之所至,则分而为二;退藏于密,则合而为一;故云心境秘密圆融观。

  详悉如此,若举要而言,初一观会相归性,还原也;次一观空中立法,应变也;后一观吻合混然,绝迹也。《华严六通》云: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、漏尽。李广射石虎,精诚果敢,无分别,不动之心也,故射而能入。广之后,心犹豫畜缩,有分别,已动之心也,故射而不入。道人真纯果决,如广前心,超凡破苦,何难耶!

须弥芥子

  盖言大无不包,细无不入如;流转受生为鲲鹏,非随其形而增大;为蟭螟,非随其形而减小;本性元一不变易,而分洪纤也。《华严》云:一尘含法界。明一真之性,本无分限。色即是空,非无色之空,恐人执色为碍耳;空即是色,非有色之色,恐人执空为碍耳。色空双泯,心境一如,无纤尘可拂,方是了然旷达。

用舍从宜

  学禅定,法用之不可执,执则陷著;事舍之不可废,废则陷无功;故于用舍之间,详其迨速之过。至如作、任、止、灭,本是四法,若滞相,则成四病。如药以治病,病既愈而服不止,则反伤正气;舟以济川,川既济而恋舟不舍,则未登彼岸。

化识归真

  《刘劭人物志》剖析人情物理,曲尽其妙,以禅观明之,则是意识也。凡人一切分别,谓之识;圣人一切混融,谓之智。分别起,一切尘劳混融,覆(原文为“复”字,“复”字于义不通,故本人认为“复”字应为“覆”字之误)不二真性。

和会两宗

  南宗之顿,无一法可得,无一毫致力,若失中正,则落顿空,成不回心钝阿罗汉。北宗之渐,调心调息,日损日益,此大概也,若失中正,则入邪见,成有为外道。

三不过差

  心起思维,口发言语,目览文字,皆为求理、得理,即如理而住(“住”:停止之意),不可滞于三相,如到岸舍舟,见月舍指。

  维摩说:菩萨不住无为【住,即功德不具】,不尽有为【尽,则无智慧】;《易》云:精气为物;《老子》云: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此妙用之本体也。而释氏但谓之实相,而复教人不取于相,故人伦莫穷其理,鬼神不见其迹。

  有所知者,有所不知【如夜有烛,而有所不见】;无所知者,无所不知【如昼不用烛,而无所不见】。

  《冲虚至德真经》云:孔子能废心而用形。注:谓对接世务,止用形迹而已,其心则泊然不动也。妙道非形器、言意所能区别,其奈教门逐末,矛盾交争,不出名利之场也。试思未有书契时,孰分主宰而求胜乎?

  乾卦刚健中正,可以辟邪降魔;圆觉寂静轻安,可以存心入道。《序卦》云:复则不妄。盖反本还原,方为无妄。《楞严》云:生灭名妄,灭妄名真。万物有象,皆于六道无象中生,此则无为无不为之理。故圣人之道,贵混然无迹,合于大道。

  恣口腹者,神仙目之为啄腐吞腥;佞富贵者,高士比之以吮痈舐痔。

  深于神仙之学者,见众人之未来,既哂且悯曰:满目纷纷,无非行尸走骨;深于定慧者曰:满目纷纷,无不随心变形。道家所言,但能从无观有,见其歘尔自造者也。释氏所言,又能从有观无,见其卓然,而独存者也。

  详求至理,其惟无念,是无生之法。若起观想,愿生庄严净土,乃有欲之心,习有生之法也,何能复性于一真法界乎?大觉之人不作此见。

  不被妄缘系缚,即是解脱;不被法尘染著,即是清净;不被迷情障蔽,即是菩提;不被爱心苦恼,即是涅盘;观炼混成,此为得道。

  七窍凿来亡混沌,六窗开后役猕猴。

  勿起乱想,须从正念。

造化因心偈

  赋象各由心,影响无欺诈;元无造化工,群生自造化。

海印

  境风吹性海,波起成连山,澄渟复湛然,影像分如印。

贯休诗

  举世遭心使,吾师独使心,万缘随日尽,一句不言深。

觉意三昩【梁氏删定止观第一】

  意之所起,即修三昧;心数起时,反照不见;动转根原,故名觉意。又穷诸法本,皆由意造,故以意为言端。尔对境觉知,异乎木石,名为心;次心筹量,谓之意;照了分别,名为识;如是辩别,堕心想颠倒中。

  灌园养蔬,驱禽养菓,养生之士岂不如灌园养蔬之人乎?

三大苦

  仕宦之间,暗触祸机;袵席之上,密涉畏途;轮环之中,枉入诸趣。

  世间有怨府畏途,祸胎鬼趣,积习宴安于其中,未曾一念觉悟,可谓贤乎!

意不求如

  观彼如意之极,不当健羡,世事皆有倚伏,如意之极,亦有不如意事,事难缕述,理可尽思,以此对治,自然甘处【设身有苦,当念恶趣众生】。

  牢收长物金三品,密写虚名墨一行;失道信缘成苦趣,懵然流转海茫茫。

  心如莲花不著水,身似翔鸿不可笼。

  清兴比方心境妙,月明池净白莲开。

  风花荣落速,水月净明深,物物观天理,资吾入道心。

  谓颜回为愚,王湛为痴,士有隐德,人何由知?权要之门,喧烦会合;道义之宅,閴寂荒凉。

  齐已诗:心清槛底潇湘月,骨冷禅中太华秋;陈陶诗:高僧示我真隐心,月在中峰葛洪井;诵之令人气格爽拔。索袭不应举,辟太守阴澹造焉曰:先生弃众人之所收,收众人之所弃,宅不弥亩而志忽九州岛,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。

  郭瑀【字元瑜】,少有超俗之操,精通经义,多才艺,善属文,谷隐凿石而居,服栢实以轻身。张天锡遣使者持节以蒲轮玄纁备礼征之,馈瑀书曰:先生潜光九皋,怀真独远,心与至境冥符,志与四时消息,岂知苍生倒悬,四海待拯,孔圣车不停轨,墨子驾不俟旦,皆以黔首之祸不可不救,先生怀济世之才,故遣使者虚左授绥。使至,瑀指翔鸿示之曰:此鸟安可笼哉?

  养恬生智,见独善之天机;原道立言,为兼济之法;利穷坚老壮(典出《后汉书?马援传》:“丈夫为志,穷当益坚,老当益壮。” ),协用严持。

赠别 潘佑

  庄周有言曰:得者,时也;失者,顺也。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。佑常佩服于斯言,夫得者,谓如人之生也,自一岁、二岁至于百岁,自少而得壮,自壮而得老,岁数之来,不可却也!此岂非得之者?时也。失之者,亦如一岁、二岁至于百岁,若暮之失,早今之失,昔从壮而失少,从老而失壮,行年之去,不可留也!此岂非失者?顺也。天下之事,皆然也。来不可避,去不可留,故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。达人知我无奈物何,物亦无可奈我何,两不相干,故泛然之也,故浩然之也,乃自然之也。不知其然而然,故其视天下之事,如奔车之历蚁垤也,值之非得也,去之非失也,安能分得失于其间,结哀乐于其会耶?如人一岁、二岁至于百岁,其间得失哀乐,杂然繁苛,当其时,哀则戚戚而不可解,乐则熙熙而不可易,及其过而思之乃觉,觉亦梦也。则向之熙熙、戚戚,一何妄哉!则后之视今,亦由今之视昔也,今之失,何足介意耶?燕之南,越之北,日月所生,是为中国。日月东西出没者,是为昼夜。其间含齿戴发,粒食衣茧者,是为人。一性之动,是为太易,言性移易不定也。或为人,或为异类,在性之所好而已。刚柔动植,云云而无穷者,是为物。以声相唤,是为名。倍物相聚,是为利。汇首而云云,是为事。事往而记之于心,或为喜,或为悲,或为恨,其名虽众,然皆一心之变也。始则无物,终复何有哉?于是分彼我,彼谓我为彼,我谓彼为彼,彼自谓我,我亦自谓我。使其交相指,皆彼也;自指射,皆我也;然终不知谁为彼,谁为我也。虽圣人不能定之。且强为之治焉,于是有或名商周,或名秦汉。治筠榖之肤,舒而裁之谓之简笺。束毫末而染丹墨,而纵横之,谓之文。聚云云之事而录之,谓之典籍。后人视之,谓之稽古。世世相效,而不知休息,或至于道,或溺于心,谓之曰学。或曰:自古及今营营于其间者,惟共一昼尔。一昼之间,而营万世之务,何异乎觉而忧梦,梦而忧觉也。日月星辰,丘陵山泽如故也。含齿戴发,刚柔动植者,云云而不已也。往所谓商周秦汉,或争而得之者,或争而失之者,今何有焉?今予视之,真觉之视梦也。岂若体道安生,而清虚为任哉!天下之事,其未至也,无状也。方今无住也,已往无物也。予今营营,复何求耶?然而贪欲而好利,系心于得失者,局促若辕下驹,安得悬解?如列子能言,如庄周者发言,如雷注耳,如风焚天下之辕,释天下之驹,浩浩然复归无物,至于无言欤?仆旧之所言如此,足下之行也。录以赠行足下局促之甚者,其心已病矣,闻吾此言病其瘳乎。

孔旻先生诗

  怒气剧炎火,焚和徒自伤;触来勿与竞,事过心清凉。

禅道同功修养诀【并序】

  余立此诀为圆学者,或成胜定,或致长生。禅家学无生,道家学长生,体势微分,自然皆应。智力深浅,系乎人焉。

  心息相依,息调心静【此两句禅家之语,子添两句在其下】;静调久久,可成胜定。神气相合,气和神清【今翻为道家之语,亦添两句在其下】;清和久久,可致长生。

澶渊晁公别录五事李淑

  其一

  公少时尝闻方士之说,人耳有灵响,目有神光,自尔听于静中,若铃声远闻。耆年之后,愈觉清澈,夜半睡觉,即铿琤之响,益为纤亮。公自名之曰三妙音:一曰幽泉潄玉,二曰清磬摇空,三曰秋蝉曵绪。天禧后,常觉目有神光,如圆钱,如片月,或隔帷箔光如电,烻后又有圆光,或红或白,其中有一点如鉴中照道装像,尝自为文,志其事。

  其二

  公冠岁遇髙士刘惟一,访以生灭之事。刘曰:人常不死。公骇之。刘曰:形死,性不灭。公始悟其说,自兹留意禅观,老而愈笃。

  其三

  公尝令画者王端图二像:一朝服者,钱思公为赞;一道服者,南阳杨文公为赞。议者谓公邀二君为赞。出处之际,有深意焉。

  其四

  公尝语诸子曰:予年八十而有十胜利,谓神爽、气清、耳聪、目明、腰直、脚轻、身康、心喜、寝甘、食美也。

  其五

  公尝梦游西北方国,有人导入大山洞中,群僧列若诵经然,公合掌加顶致礼之。有道士角冠黄衣,诣公作礼,貎甚恭,公亟避之。又遍览圣众,竟寤而记,异后一月公薨。

上传日期:2020年4月14日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