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圣贤法语 >>open文昌帝君:论劫运、劫数及化解方法(图)
Email

 

文昌帝君:论劫运、劫数及化解方法(图)

文昌帝君降

 

文昌帝君像

 

劫之概论

  劫数之于修道子,即如学子之考期,是一个无以避免的例行公事。古来修道者,在即将功果圆满、灵神已达、可契天地融汇一体之际,可上窥天数,而选择自己受劫、应劫的方式,以解脱皮囊,飞升证道。

  由此可见,劫数的产生,在天地间,可谓一体之间的一环,亦即劫数产生的时机,由天运的运数所支配,而修道子得知劫运之降临,可选择应劫的方式。际值今日末法时期,劫数或因人心不善,功利作祟,产生利害关连,而引发广泛的响应,因而劫数亦相对增加于日常道程之中,不似古代修道子,因各自潜修,闭关不出,而劫数集中于一环。

  此中分际,有利有弊,但不在本书范围,故不予赘述,仅就如今修道子所面对劫数,如何去行持,而加以阐述。

 

了劫

  劫运,既然无可避免,大道又非修不可,那么只有把劫数了断,才是正本清源的法门。鸾门属普化道场,乃入世行持,非出世自修的道场,因广结善缘,遍行功德,亦因而了劫,更是当务之急;因而了劫之方法,亦因此列入心法之一。

  劫运,既出诸天地运数,人为三才之一,天地人一体,故息息相关。换言之,劫运来临,天地人同受变动,就好比地层震动,山川景物俱受影响。是以,鸾门修子,必须体悟了劫,在道程的重要性。首先,就了劫的程序,加以说明:

  1、劫数本不可知:前述已有说明,必须修持到某种境界,才可能窥知天数之劫运,故修子不知其劫何以来,何时来,但事物必先有其微兆,劫运亦不例外。修子在道程之中,有所反常,即可列入微兆之一:比如说,一个修行者,对法门的体认,本来平实,但忽然受外来力量(如:外宗理论、他人影响),而产生犹豫,都必须谨慎引发数运的契机。

  2、劫运已临:颇多修行者,遭遇劫数,大多咎由自取,比如说:谤道,口语逞机锋,虽然言语之间,有可能无心所致,但却容易因不善念,而启动天地运数,遭致劫运。

  再譬如说,因不善念,遭致横祸,导致不能继续行道,败坏道根。诸此种种,俱是劫运。如何避免劫运?此即为了劫。前述已说明,鸾门乃广结善缘,遍行功德,了劫之道,就在其中。鸾门之修持,不能着重于闭关自修;因为天命之所以畀降鸾门,就在「普化众生」这个使命。

  所以,鸾门修子一举之间,不但尽到代天宣化的职命,更为自己实践了劫的法门。此后第四卷各章,将陆续讨论此一主题。

 

劫之由来

  劫数之由来,有两大主因:

  其一、即为天运之数,天运每有交替之时,必有各种因缘之交错,而产生重大之变量;比如天灾之风、水等灾害;比如人祸,如战争及重大纷争等。

  其二、即为人间之怨力,人心不善,迭种孽因,冤怨之气不散,乃凝聚成力,启动天地运数伏下人祸之远因,肇始劫数之降临。

  人生于世,乃秉持一连串之因缘,展现轮回果报之事实,而各人之因果,累积个个之怨因,无以一一偿报,乃形成一个劫数,以了断因果,如前有大客车翻覆、或飞机失事,轮船覆没及天灾等。以一个浩劫,了断多数的怨因,以上俱为劫数之由来。

  由此亦可说明,劫运在人生过程中,几乎难以避免;因为一旦转生为人,必然背负许多因果,而其间因缘,容或有善恶;善因缘,得其福报,恶因缘,若过重或牵连过广,则是劫数中人。观乎于此,非止一般众生,俱在劫数之中,即是各宗脉修道子,亦无可幸免,因而明乎劫运之由来,必须行持于了劫与避劫之道。

 

避劫与了劫

  劫之由来,既知与人生过程之密不可分,而避免受劫数之侵害则为每个人在人生过程中,欲求平安顺泰的一个重要关键。如何避劫,即是在不种因缘,因缘成数,必将遭受劫运,这是预防之道。而在劫数已经形成,尚未发生的过程,就是避劫的重要时刻。

  一般人,都不能够知道自己所要面对的人生,或者机遇,甚至劫运;在懵懵懂懂之间,浑浑噩噩的过日,所以在日常之间,不论身处任何宗脉的信仰,都有一种教导人们忏悔的仪式。因而,佛、道、耶、回等教门的宗教仪式中,忏悔属一门修行的课程;而儒门圣哲,亦大力倡行「省思」,这也是一种忏悔的工夫。是以,避劫的方式,忏悔是其一。

  在各宗脉之间,除了有出世的少部份自修自得之外,大部份宗脉,都是投入醒迷寿世的入世作法,以普度众生、同登觉岸为目标;因而在如此环境之中,力行功德,则亦是避劫的方式之一。在前文中,已述及劫数之产生,必与运数有关;而运数之好坏,与各人行持善恶因缘,亦有间接的关系;因而行功了愿之间,善因缘广种,可避免启动恶因缘,亦达成间接避劫的要素。

  避劫,字义上有消极的意义,但一般人,在劫数之不知从何而来,何时要来,只好以消极的避之为上。如果知道劫从何而来,何时要来,则可积极加以了劫。劫之由来,在各人命象之中,大都有其定数;虽然,劫之大小,可随人生过程的因缘、运数等,而转变大小轻重,但其劫之不可免,乃是已经注成命象的一环。

  所以,掌天地生灵运数的仙佛,知道人生的劫数可以预示各人了劫之机。自修有成,上窥天运,得其神通,则可以预知劫数之何在,而预先了劫。得灵通,如福至心灵,慧根深种者,虽未尽知悉劫运之所在,但预先了劫,亦非不可能。一般众生以及一般修道子,即是在此之列。

  因而,吾加以详述如何了劫。了劫,即是以本身人生过程之中,诸般折磨,加以消抵本身劣根性以及戾气,以使本身更趋于纯善,而消除劫因。吾今夜末述所及,仅乃提示,下期再作专文,分类详述之。

 

了劫了因

  劫运之生,于兹已述,劫运之来,亦已阐明,则了劫可谓即是了因。因果之牵连,在于数运所形成之现象,而其现象,如若伤伐及个人,即是劫数。今日此篇,再将了劫之方式,作分门别类之结论。大致可分成三大项:

  1、从劫运之未生,而先消弭:劫数之因已种,其发生则是时机问题。换言之,个人之人生过程,当在劫数之因缘,等待其启发因素之时,既有其因,相对然,亦可先弭其祸。吾举例而言,如果一个人注定此世,有遭受色劫之运,在其未生之际,可从防范不二色之消极,与去于广行劝戒他人犯淫之积极作法,以达到行功消弭业因,进而使劫运无从发生。

  2、劫运之已发生:当个人遭受劫运之时,未必罹劫必定丧命;而劫数之后,所牵引的力量,仍在持续之间。那么首要的即是忏悔。以一颗精诚的忏悔,使心净化,使身净化,使业净化。即如绝缘体,隔绝导电体一般,使劫运的力量与身体,保持一定距离,才不致继续恶化,才能够行功,以彻底消解此一劫因。

  3、因劫:劫运有其端倪,亦即将生未生之际,俱有其异迹可寻,在因果报中,每个因果将生未生之际,有其兆示,相对的,劫数亦有此理。因为无形力量,将要干扰有形物体,所必然产生的现象,就像天将下雨,天色必变,其理一样。因而众生须时刻去观察,己身所言行以及周遭事物的变化,更应该存着忏悔行功的心态,去截断因劫的气数,但这不是因劫的方式。一般众生,大都受到苦磨,比如说:事业不顺、感情波折,甚至身体病痛,这些才是因劫。

  换言之,每个人,每一件磨难,都可以把它视作了断劫运的契机。吾举例而言,有所欠债之时,一次还清,及以分期付款还清,其间分别及轻重,即可作最佳比喻。当一个人的人生过程,时时刻刻都有在受苦磨,那就像欠债,分期付款,虽然多付利息,但不会一次还清,那么沉重;而若一个人没有或多或少的还清欠债,当一次讨债的时候,其沉重可想而知。是以故,吾在本条项中,即已述明,必须忏悔行功,必须将日常的苦磨,当作了劫的修持,那么才能轻松去面对它。

 

劫与解

  劫之概念,吾亦已阐述分明,谅必众生有所体认,当然劫之降临,在众生各人之人生过程,是一种噩运,但是却是修道子终竟归宿之前的一个解脱。

  修道之人,欲求功果圆满,必行修习内果外功之三仟功八百果,始得证道;这其间的含意,不外先以入世的行持,以菩萨行道,而印证大道心法;所以,劫难是众生的苦难,而修道子却是他了断因果的一个法门。

  昔日修道士,除了内修灵真之外,最为在意即是如何解脱皮囊,而使真灵飞升,超脱凡俗,因而有借行道积功之际,借兵劫而飞升,有借病劫而飞升,有借刀劫而飞升,更有修成金刚不坏身而肉身成圣等等。诸如上述,乃为昔日修道者,使真灵飞升之法。但际值末法时期,时运变迁法亦迁,昔日证道方法,在今日已有所变通,虽然行事有其变化,但其意义仍无所改变;劫,可以说是解脱皮囊的方式,亦可以说是解开劫数的变化。

  换言之,劫之降临,是人人无可抗拒,但是却可以借其力量,达到修道子尚有皮囊而无法达到的境界,所以劫与解是一体两面,但是却有其先决条件,即是修道子欲求借劫解脱,必须有精修的道程。是以故,修道在一个标准程度之上,比如有廿年的精修实炼,内性已升华至灵神凝聚,则可借劫解脱,此亦为修道之法门,成道之快捷方式。但是一般众生怨劫、畏劫,均在不知其所以然也。

  今日吾将此述及,即是勉励众生,不必怕去面对它,重要的是要如何去借它的力量,完成己身道程的更高境界;吾并将如今修道子最常可见的时机情况,加以阐述:

  1、修道子在愈精修时,劫力日愈沉重,此意何指,盖因如今末法时期,大道普传,乃以人人相度为主要传道方式,是以故,凝聚共业,乃造成业力沉重,个人分担,故遭劫之力量,亦日愈沉重,所以精修之士受劫无怨,一则加紧行功,一则咬紧牙关,忍受拖磨,劫数分布其力不聚,则可劫劫过关。

  2、凡属修道之人,遇有考关,处理不当,容易引成劫变,比如说:家庭考,未能冷静处理,稍一不慎,酿成巨变,则本身更容易遭劫,此在任何一种考关,均是如此。

  3、病劫:病劫是众生的噩梦,几乎人所难免,修道子亦然,故病劫可谓最重,但是借劫解脱,亦属终竟法门,凡修道之人,若果道程精修,遇上病劫,无可抗拒之时,病榻之中,谨记时时凝聚灵神,使其不散不涣;此在任何一个宗脉,均有凝神之法,在鸾门之中,即是以集中精神,达于一点,则可使灵神不乱;待病劫无可抗拒之时,皮囊解脱,则灵神飞升,不用坠入幽冥矣。

  综此而言,借劫解脱,属于心法中,动态的应用,属于被动所致,因而必须精修实炼,以平时行持之功,届时罹劫,容易解脱矣!

上传日期:2013.11.24

 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