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东方阳熹言道录 >>open众生的最大迷惑
Email

 

《东方阳熹言道录》

 

一五七、众生的最大迷惑

作者:东方阳熹

  一位同学问我说:“为什么现在的人不相信自心是佛这一真理,甘愿迷于宗教形式,向心外寻求解脱,或迷于小术小道呢?”

  “不仅仅是现在的人不信,过去人信的也很少啊,远在两千多年前,圣人老子就曾对此发出过‘大道甚夷,而民好径’的感叹。”

  “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”

  “正法讲的是无欲、无我、无相、无为,这对那些执著于自己虚幻的生命形式,心性自私、邪恶、贪婪的人来说,是不愿意接受的。”

  “的确是这样。现今有多少人学佛是为了脱生死,出离六道轮回呢?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家庭幸福,人口平安,身体健康……。”

  “经云:‘有求皆苦,无求乃乐。’一般的学佛者往往把求福、求寿、求佛、拜佛,当成是学佛,其实这叫学好,不叫学道。求好是一种执著和痴迷,无求才能够获得解脱。”

  “那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学佛修道呢?”

  “放下一切执著妄想。”

  “难道成佛成道就这么简单,只要放下一切就能够获得解脱吗?”

  “道理就这么简单,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。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对此发出过无限的感慨,他在《佛藏经》中说:‘舍利弗,譬如有人以石为筏,从海此岸度至彼岸,于意云何,为希有不?希有,世尊。舍利弗,如来所说一切诸法,无生、无灭、无相、无为,令人信解,倍为希有。……舍利弗,譬如藕丝悬须弥山在于虚空,于意云何,为希有不?希有,世尊。舍利弗,如来所说一切诸法,无生、无灭、无相、无为,令人信解,倍为希有。’

  “无生、无灭、无相、无为是什么意思?”

  “此是说自性本无生灭,本来清净,本来无相,本来解脱,本来是佛,只因六道众生有种种的妄想执著不能证得。”

  “照你这么说,学佛者唯有放下一切的执著妄想,才能够得道成佛,获得真正的觉悟和解脱吗?”

  “对。因为凡众不知他们所拥有的一切,所希求的一切,所看到的一切,以及他们的生命形式都是虚幻不实的,所以才有种种的执著挂碍和烦恼痛苦,无法出离生死的苦海。”

  “我老是提醒自己放下,但内心还是放不下,我怎样做才能真正的放下呢?”

  “你的境界不够。你必须通过明理,真正的看破一切,才能够放下一切。”

  “什么叫真正的看破?”

  “看破是一种觉悟,放下是一种境界,这种觉悟和境界是从真实的修养而来。看破者对凡众谈论人生的真相,凡众不但不信,而且必会毁谤,因此说,夏耳虫不可语坚冰,井底蛙不可言沧海。”

  “你认为凡众最难放下的是什么?”

  “六道众生最难放下的是对自我的执著,对生命的执著。”

  “可又有谁愿意放弃对自己生命的执著呢?世上的每一个人不都是为了活得好一些,活得长久一些,才拼命的奋斗和工作吗?”

  “六道众生的最大迷惑,就是受了一个我字的迷惑,被虚幻无常的假我所蒙蔽。六道众生也正因为看不破这个假我,放不下这个假我,才沉沦生死苦海,不能出离。六道众生不知,他们终日为之奋斗、操劳,极力保护和延续的生命形式,其实是对真实自我的最大欺骗!六道众生唯有打破我执,看破生死,才能够出离生死的苦海……。”

  “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?”

  “‘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。’人类从生到死所经历的好坏、善恶、苦乐、得失等一切境界,都是虚幻不实的,没有任何意义。有人说天堂好,地狱不好;人道好,畜生道不好;其实天堂地狱、六道众生之间没有可比性,因为他们都是一回事,都是梦幻。”

  “许多人在世时很有作为,并为人类创造了很多价值,难道他们的一生也没有任何意义吗?”

  “从人道上讲,这些人的一生是有意义和价值的,但从理法界(永恒的自性)来看,凡是未获得觉悟的众生,他们的一生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。经云:‘两大之间,惟道独尊。小成霸业,相去万万也。’在茫茫的宇宙虚空中,天地是何其的渺小,时光是多么的短暂!对此古人云:‘石火光中争长竞短,几何光阴?蜗牛角上较雌论雄,许大世界?’。在我看来,六道众生殚思极虑,毕生操劳,不过是为了维护和延续他们的生命形式。其实他们不知,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,因为万物有生必有死,有得必有失。何况六道众生的存在形式和他们所从事的一切,本身就是梦幻泡影业……。”

  “这么说是不是有些消极啊?”

  “六道众生无论是好是坏,是生是死,都是一场悲剧。世间如同一个大旅店,只见来者,不见回头客。从古至今,你见无情的岁月留住谁啦?又有谁不衰老死亡呢?又有谁死时能够带走他们的子女、金钱、权力、名誉等种种所谓的‘价值’啊?天地尚属虚幻,且在生生灭灭的轮回之中,人类在天地间的那点作为,又有什么价值和真实可言呢?”

  “如你所言,人的一生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?”

  “自度度他,借假修真,成佛成道啊。人道尽,天道返。人们对红尘幻境稍有执著挂碍,即被虚妄相所迷;但人们若是放弃自己的本分,此不但违背天地和人道的规律,而且必然落于沉空滞寂;两者都是苦。人们必须在一切相离一切相,在尘出尘,才能够往来自在,获得真正的解脱……。”

  “我现在似乎明白,为什么有道者只愿意弘扬佛法,使人人见性,而不愿意谈论世间的生死祸福,不愿意给人治病,不愿意与人相争,乃至不愿意著书立说了。因为救性是一救万古,其它只能救一时。”

  “的确如此。‘前佛后佛,只言见性。’因为心外的一切存在都是辨正和相对的,好是坏的起头,健康是疾病的起头,得是失的起头,胜是败的起头,生是死的起头。人们不能出离生死的苦海,在六道轮回中,在生死、好坏、善恶、得失、成败的不断往复循环中,又哪儿有个头,又有什么真实意义呢?既然没有个头,也没有真实的意义,又有什么值得作为和谈论的呢。”

  “听你这么说后,我知道什么叫性如灰了。看来一个人唯有看破一切,才能够做到性如灰;性如灰,才能够成佛。”

  “是的。人对红尘幻境有一丝的情欲,都会燃起火花;性里有一点火星,也不能叫做性如灰……。”

写于:2009年09月25日

 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