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佳文赏析 >>open闻香尝味的悟道心法(图)
Email

 

闻香尝味的悟道心法(图)

摘自:《图解楞严经》

文字录入:东方阳熹

 

点此看大图

 

香尘味尘:香严童子因闻香气而悟道

  香严菩萨童真入道,观察到能生出香气的,不是木,不是虚空,不是烟,也不是火,所以说香严体空,去无所著,来无所从,那么尘境如如,因此意消而发明无漏。药王、药上二位菩萨思想味尘的起因,知道无明体空而了证无生。

  香严童子的香尘

  香严童子即从座上起来,顶礼佛足而对佛说:“我从前蒙佛慈诲,教我随时随地仔细观察根、尘、识等由因缘所生的万事万物的各种有为相。我辞别佛后韬光隐迹,洁净身心宴坐静室,看见那些比丘烧沉水木香,无形无声的香气进入我的鼻中,我就即境观察这香气的来由,应不从木来,因徒然有木,不能自烧,香气怎能远达;也不由空出,因空性常存,香气无常;也不是因为烟才生起,因为鼻子并不被烟熏着;也不是从火出来的,因为世间的火本来不能生出香气。香气忽聚忽散,来无所从,去无所往,当体空寂,由是香既不缘,鼻无所偶,根尘双泯。因而意识不起,进人无分别境界,顿悟无漏,了达香气之性,就是如来藏心,如来印可,赐名香严。由是相尽性现,我从香严,得阿罗汉。佛问什么最圆通,如我所证,当以香产为上。

  药王、药上菩萨的味尘

  药王、药上两位法王子,和与会中的五百个梵天的天人,都从座上起来,顶礼佛足而对佛说:“自无数劫以来,我世世都做良医,在这婆婆世界上亲口尝过的草木金石之类,有十万八千种之多,都知道苦、酸、咸、淡、甘、辛等味,以及各类和合变化的规律,是冷性、热性,有毒、无毒,可用、不可用等,无所不知。所以今日承事如来,依然不忘旧习,仍以味尘为观境.因而知味性,非空(舌与药触,炽然味现)、非有(虽然味现,实无体性),不是由舌及舌识出(诸药不来,舌之与识,不自现苦等诸味),也不是离开舌与识而别有(舌与舌识不尝,诸药不能自知苦等诸味)。因此分别味尘之因,既无定体,又无从来,只是幻妄名相,其相虽妄,其性恒真,因而开悟,味尘本如来藏妙真如性。蒙佛亲自为我兄弟印可,并明以药王、药上二菩萨名,在此会中为法王子。我从味尘悟明本觉妙明真性,位登菩萨。佛问何者最为圆通,如我所证,以味因为上。”

 

闻香悟道心法

  香严童子沐浴斋戒静坐一处,看见有些比丘在烧沉香,传到鼻子这儿就闻到一股浓烈上好的香气,他就开始观察这香气的来由。香气来无所从,去无所往,当体空寂,因而顿悟无漏,了达香气之性,就是如来藏心。

  香气不是从沉香本中来,因为只有沉香木是不能自烧的,香气怎能远达到鼻子中?

  香气也不是虚空中出生的,因空性常存,香气无常。

  香气也不是因为烟才生起,因为鼻子并不被烟熏着。

  香气也不是从火出来的,因为世间的火本来不能生出香气。

  中国宋朝与苏轼齐名的黄山谷也是一位闻香气而悟道的人。他多次参谒晦堂禅师不悟,认为禅师有保留,禅师引孔子的话对他说:“二三子,以吾隐乎,吾无隐乎耳。”后来山中木桦花盛开,禅师问他:“你闻到香气了吗?”山谷说:“闻到了。”禅师说:“二三子,以吾为隐乎,吾无隐乎耳。”山谷顿悟。

 

药王、药上菩萨

  药王、药上菩萨是施与良药.及治众生身心病苦的菩萨。在《法华经》中,药王菩萨的过去生是“一切众生喜见菩萨”。药王菩萨的形象,一般为顶戴宝冠,左手握拳,置于腰部,右手屈臂,置放胸前,而以拇指、中指、无名指执持药树。三昧耶形为阿迦陀药,或为莲花。

上传日期:2012.11.10

返回目录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