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
从佛经到世俗尊师永远有其深意(图)摘自:《图解华严经》 文字录入:东方阳熹
佛教中十分强调尊师观念,而在世界各地,尤其是东方传统文化中“尊师”亦被强调,这是有其深意的。
善知识观:以对方成就为取向五十三参之中,除了文殊、弥勒、观音、普贤、正趣等五大菩萨以及吉祥云等五位成就卓越的比丘之外,还有一位船师、四位童子、三位童女、两位医生、八位长者、一位比丘尼、四位优婆夷、两位婆罗门、两位国王、一位外道、一位仙人、十位神明、三位其他女性等。他们之所以成为参访对象,乃是将其个人的突出成就作为最主要的考量。只要深入去了解每一位善知识的法门,就可以发现,他们的成就,铺陈了善财童子升进菩提道的资粮。 成就取向的善知识观,既不是为名,也不是为利;尤其重要的是,因为着眼于成就取向,所以善财童子对于善知识的参学,只聚焦于对方的成就能应用于自身的地方,其余不宜过问。
但应恭敬,勿见过失在善财童子参学之初,文殊菩萨反复告诚他说:“于善知识善巧方便,但应恭敬,勿见过失。” 而第五十参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也劝诫说:“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,勿生嫌怪。”此一原则,极为重要。因为任何人如果带着挑剔的态度去亲近一位老师,最后恐怕连一个老师都找不到! 大译师鸠摩罗什也曾说过:“譬如淤泥中,而生于莲华;智者观莲华,勿睹于淤泥。”本着这种原则去亲近善知识,才能够采集到莲华而不会自陷于淤泥。在近代,著名的格鲁派上师绰摩格西也曾对此有明确表达:“如果你希望我做你的上师,不要把我这个人看做上师,因为每个人格都有其缺失。只要我们致力于观察别人的不完美,我们就剥夺了自己向他们学习的机会。”这些表达并非鼓励学生对于善知识应该盲目地迫随或信仰,而是强调以“法”为重心,如此才能够超越学习者由于发现善知识的人格缺失而生起的退转心。
善财童子求学的启示善财童子并不在意各位善知识的过失,而只将注意力放在他们能够提升自己菩提道次第的方面,因此才能够博采53位善知识之长,最终成就了与诸佛无别的果位。 善财童子所参访的53位善知识.从德云比丘到弥勒、文珠、普贤三位菩萨,他们各自所精通和传授的一个法门,正好为善财童子铺成了53块通往菩提道次第的基石。
东方的尊师文化佛教强调尊师,《华严经》中已可见一斑;然而在世俗中,尊师也仍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,尤其是在被儒家文化浸染的东方,“尊师”更被一再强调。先秦时期,“师”便与天、地、父并列,治国之道持续了“恒道”原则,即尊师重教。韩愈则给“师”下了这样的定义:“师者,传道授业解感也。”所传之道决定所授之业,也关系着能否真正为人解惑。孔子说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,也正是这个道理。 在中国,“程门立雪”的故事被广为传颂。杨时曾是随侍程颢多年的学生,程颢临终前嘱咐他去洛阳的弟弟程颐处继续求学。杨时和同学游酢一道前去,不巧的是程颐正在假寐。二人便于雪地中等候,游酢冻得实在忍不住,几次想把程颐叫醒,都被杨时给劝住了。直到天色已晚,雪积了一尺多厚,程颐方才醒来,令二人退下。 在韩国有一句古语,“即使是老师的影子也不能睬”。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反映出韩国人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程度;日本人有尊师的传统,当公共车辆上出现穿有“教师服”的乘客时,无论这个人年龄大小,其他乘客都会主动让座。而学生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直呼老师姓名,更不能起外号。
世俗中各行业的尊师中医是近年来才开始大班授课,但在当代前却都是有其源流传承的师徒相传,弟子会跟随师父上山采药、研磨与随侍诊断,直到师父认可后方才满师;而世界各地的工匠,如皮匠、堆刻匠人与画师等,也均会在拜师后进行一对一的交流。而且,这些传统工艺都极重视师徒关系,如被逐出师门,会被认为是非常丢脸的事情。这样的尊敬师父,并非是为了世俗名誉或者算重传统文化,而是因为尊师的确能带来很大好处:有尊重之心,方才会听从师长指点,悉心学习他的成就;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,师长对自己的缺点、个性与长处都了若指掌,知道怎样入手才能令己进步。在一些传统中医和武师的回忆录中(如《逝去的武林》),都有极详尽的描述。
西藏密宗的尊师传统密宗认为,如果行者将上师视为凡夫,那么他的心就只能停留在凡夫的层次上。相反,如果行者把上师视为智慧与慈悲的化身,那么他自己也能借助这种力量,达到与上师同等的境界。 行者看老师正如自己照镜子,如果他看到的镜中人只是一个凡夫,那么他自已也此只能是一个凡夫。相反,如果行者在镜中看到的是一位有大成就、大修行的人,那么他自己距离这种层次也就不远了……。 上传日期:2013.元.31 相关文章:
|
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