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缺乏创新力的华人社会(图)原文标题:缺乏创新力的华人社会:充满「恩情」的道德制约,结果谁都没有做自己 作者:台湾作家 范畴
什么人种到了美国都可能爆发出颠覆世界的创新,都可能得诺贝尔奖。这证明了一个社会的文化、价值观、生活方式才是创新的平台。 回到一个尴尬问题:华人世界中,为什么难以出现颠覆性的创新?那种改变世界格局,转化人类生活方式的创新?显然,创新也不是一个比人数的问题,因为地球上住着将近14亿使用中文的人口,若是人数比例问题,沙里淘金也早该淘出几公斤黄金了。 因素很多,这里仅仅提出一个大家天天生活在其中,但却不自觉的原因。那就是,华人社会中的「恩情结构」,本质上就是一种「创新杀手」;因为,在环环相扣的恩情氛围内,难以培养出个性,更不用谈创新的爆发力。若有些刺耳,且听我道来。 一个婴儿在美国生下来,从零岁到14、15岁,由父母照顾,这期间他是依赖父母的。到了15岁开始打零工,开始体会自主个性及经济自主性。18岁之后,基本上就已经是一个自由体,上大学靠(将来必须还的)政府贷款或者老爸贷款,生活方式自主。大学毕业后开始赚钱还贷款,社会信贷容许他改善物质生活。成为父母后,他把孩子养到18岁便了事,此时年迈的父母自有退休金、储蓄和社会福利支撑,基本上不用他烦心。虽然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一些改变,但基本上还是如此反复循环。 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循环中极少「恩」的成分。由于整个循环机制并未预设「恩」为一种道德义务,父母子女之间流露出的便是真情,不管这真情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。好莱坞电影中的家庭伦理剧之所以感人,就是因为它描述的都是真情,而不是混杂着各种道德义务的虚情。 掐指一算,一个美国人一生80年当中,有47年是属于自己的,得以充分发展个性,这才是创新力的真正原动力。如此代代相传,本身就有个性的父母更能容忍、培养孩子的个性,三代之后,很可能就出现创新力的爆发。 我们转过身来对比传统的华人世界;其中中国最甚,台湾虽然好多了,但本质问题也是一样。一个婴儿生下来,一般来说,从零岁到25岁都属于父母,考大学要父母嘘寒问暖,家长甚至代为考察考场,陪考。选择配偶时父母通常有否决权,毕业开始找工作后,收入好的人给家里寄钱,收入不足的人向父母伸手做啃老族。婚后父母催着抱孙子,孩子一落地开始供养孩子到25岁,其后就要为父母养老了。 掐指一算,一个华人一生80年当中,只有3年是属于自己的:0岁~22岁属于父母,22岁~25岁属于自己,25岁~50岁属于子女,50岁~60岁属于父母(养老),60岁~80岁属于子女(期望子女的供养)。如此代代相传,本身就个性压抑的父母,无从培养孩子的个性,三代之后,创新力就从这个家族中消失了。这是一个道德义务制约下的「恩恩相报」依赖性循环。这循环可以产生社会凝聚力,但难以产生创新力所必须的个性,除非一个人背叛传统伦理。 再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「恩恩相报」的问题,这现象在中国特别明显。饭馆里常看到三代同堂聚餐,爷爷奶奶忙着给孙子夹菜,「来,这个好吃,你多吃一点」,父母不忘为爷爷奶奶夹菜,「爸、妈,这个对身体有好处,你来一点」。结果,满桌菜肴,每一个人都吃不好,每一个人的碗里都有一大堆他当时不想吃的。充满了恩情,不错,但谁都没有做自己。 相比,一个美国大家庭在西餐馆,大人人手一份餐牌各点各的,爷爷奶奶会问还看不懂餐牌的孙子:「小山姆,你今天想吃什么?」。 一个以「恩情」为基础的社会,在创新力上,永远比不上一个以「个性」为基础的社会。如何用社会机制、经济机制来平衡「恩情结构」,应该是华人社会的重要议题。
评论文章:“读《缺乏创新力的华人社会》有感”。 |
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