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open道德真源 >>open东方阳熹言道录 >>open获得解脱的三个条件(图)
Email

 

《东方阳熹言道录》

 

二四〇、获得解脱的三个条件(图)

作者:东方阳熹

 

 

  

  对于修行者来说,知道不等于悟道。知道者,只是得到了一些口头禅和文字禅而已,其一切所知概属知见,而非真知。至此修行者只是尝到了一些别人嚼过的东西,自己还没有真正品尝过道的真滋味。而悟道者,是通过自参自悟,以自心本有的智慧,印证了佛说的真理。修行者能够得以悟道,不仅需要良好的机缘,还需要具有极高的悟性和根基,故世间真正的悟道者已不多见,而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到(坐道、合道)者则寥若晨星。做到(坐道、合道),就是天人合一,也称为与道合一。做到(坐道、合道)的过程,也是悟后起修的过程,在这个阶段看似无为,却需要修行者具有超人的心力和毅力,此非一般人能够做到。做到了,才能够知行合一;知行合一就是行道;行道,才能够获得道果。知行合一包含两个方面:一是天道方面,二是人道方面。常人仅能理解和认知人道的方面,而无法理解和修持与天道合一的方法。若言尽人道就是知行合一,依此就可以得道、成道,那么古往今来的忠臣孝子多矣,怎不见其成道成佛乎?故知天道合一的方法非凡庸所能知,非常人所能修。就最终的得道、成道来说,莫说普通的学佛修道者,即使是已经悟道的开悟者,也只是刚起步修行而已。

  常言道:“人贵在有自知之明”。“贵”包含少的意思,此是说能够真正对自己有客观、清醒认知的人并不多。自我认知是一种能力。西方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经研究调查发现,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,其普遍缺乏自我认知能力,也就是说,大多数人是没有自知之明的。

  以宗教信仰而论,宗教信仰既可以使人变得理性,也可以使人变得狂热和走向极端;既可以使人变得谦和,也可以使人变得狂妄。究其原因,宗教所说的真理并无过错,问题出在人们对宗教的理解和自我认知能力上。诸如那些未悟言悟,未证言证者,仅凭着自己对佛法的一些主观和片面理解,便自认为与佛无异,甚至认为自己是××佛化身、××菩萨再来了,开始以佛、菩萨、大师、大德、宗教权威的身份,打着“普度众生”、“弘扬佛法”的旗号,为人讲说佛法了。这种缺乏自知之明、狂妄自大、自欺欺人的行为,到头来不仅不能利益众生,反而会给自己、他人和社会造成灾难。纵观历史,由邪教和宗教极端分子引发的战争和社会动乱,不都是由几个神棍煽动的吗?

  任何事物都有评判标准,修行亦然,果位亦然。菩萨有菩萨的评判标准,罗汉有罗汉的评判标准,解脱有解脱的评判标准。以菩萨的果位而论,菩萨共分为十个等级,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评判标准,修行者的精神境界到达了哪个等级,才能够称为哪个等级的菩萨。解脱,同样有评判标准,并非一个人在某个寺院剃度出家修行了多少年,在山洞打坐了多长时间,念了多少遍经咒和佛号,在某个大师身边当了多少年的随身弟子,就是获得解脱之人,因为这些并不是评判解脱的标准。

  关于解脱的标准,佛在不同的经论中有不同的论述,如“涅槃空、无相、无作”,“一空解脱,二无相解脱,三无愿解脱”。在此仅以佛陀在《楞伽经》中所说的:“解脱有三种,谓离诸烦恼,及以法无我,平等智解脱。”而论,此表明解脱需要具备三个条件,即“离诸烦恼”、“法无我”、“平等智”。这三个条件,也是评判一个人能否获得解脱,是否已经获得解脱的标准。

  “离诸烦恼”、“法无我”、“平等智”相互关联,三者缺少任何一件,修行者都不能获得究竟的觉悟和解脱。修行者若想“离诸烦恼”,不仅需要证得“法无我”、“平等智”的智慧,还需要战胜十种心魔,即欲望、忧愁、饥渴、贪爱、昏睡、恐惧、多疑、毒心、贪求名闻利养、慢心。因为这十种心魔既是痛苦烦恼的根源,也是导致一个人走向堕落的习气禀性。也就是说,修行者即使证得了“法无我”、“平等智”,若是习气禀性没有化尽,心魔尚存,仍会有烦恼的缠缚,走向堕落。

  所谓的“法无我”,是修行者证悟空性,了知诸法无我,既无可修之人,亦无可修之物。“法无我”,是去除我执和法缚的基础。修行者未证得“法无我”,必会被“三昧所醉”,即沉迷、执著、醉心于宗教形式。由此可知,那些痴迷于宗教、修行、禅定之人,既没有证得“法无我”,也没有去除法缚,更没有获得真正的解脱。

  “平等智”,是修行者证悟法性,了知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”后所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,以及对事物的真理性认知。只有证得“平等智”的人,才能够“在而不迷,处而不染”、“酒肆鱼行,化令成佛。”因为他们知道一切现象都是自心缘起的,所以他们虽然做着普度众生的事,却不会产生人我相、众生相的分别和执著,而迷失自心。反之,一个人若是没有证得“平等智”,必会心存人我、宗教、党派、阶级等各种的分别和矛盾,如此不仅自身不能获得解脱,也不会具有去除分别见、化解各种不同矛盾的能力,更没有资格从事人类大同之事业。

  因此说,只有证得“平等智”的人,才能够修无漏功德,才有资格弘扬佛法,致力于世界和平。佛言:“不能自度,而欲度人者,无有是处;自未解脱,欲解脱余人者,无有是处。”世间的万有万相虽有种种不同,但是产生和主宰万有的源头——自心(平等智)却没有任何不同。若想使人类归于共同,自己必先证得“平等智”,去除掉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冲突。那些不具备上述三种条件,却高喊着要“弘扬佛法”、“普度众生”、“世界实现永久和平”、“人类大同”的人,不过是在自欺欺人而已。你自己都没有获得解脱,何以解开他人的缠缚?你自己心中尚且存在着人我、是非、党派、阶级、国家、民族、宗教的分别和矛盾,又何以致力于世界的永久和平和人类大同?

 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知,一个人无论是想获得解脱,还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,或从事某种事业,都是有条件和标准的。并不是自认为获得解脱,就获得解脱了;自认为是什么菩萨,就是什么菩萨;自己想做什么,就可以做什么。

  理想与狂妄,自信与自大,只有一步之遥。自知之明,不仅可以使人理性客观的面对自己,避免非分和狂妄的行为,同时也是一种修行。

 

写于:2022年02月10日
上传:2022年04月02日

 

 

Copyright © 2001-,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daode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