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《东方阳熹言道录》一八三、圆满人道与圆成佛果作者:东方阳熹
一位同学问我:“有大师说:‘人道的圆满,就是佛果的圆成。’学佛者怎样做,才算是人道的圆满啊?” 我回答说:“‘人道的圆满,就是佛果的圆成。’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。世间的一切存在都是辩证和相对的,万物有生就有灭,有得就有失,有合就有分。一个孩子从一出生那天,就已经开始走向死亡,何况同样的事物,人们从这个角度看是好,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许就是坏,人们在事物的形式上,怎能获得真正的圆满呢?从理法界(事物的本质)来说,释迦牟尼佛在《金刚经》中告诉我们:‘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',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梦幻泡影业,就如同电视里演的各种节目一样,无一是真。人们执著在虚幻的事物上,只能加重自心的障蔽,使自己产生无尽的痛苦和烦恼,如此又怎能圆成佛果呢?” “我原以为学佛者把个人的家庭和伦常道圆满了,自然而然就能够成佛了呢。” “佛经云:‘见性成佛’,也就是说,学佛者必须觉悟自心,即觉悟万物的本质和真相才能够获得觉悟和解脱。学佛者迷在个人的家庭儿女上,又怎能成佛呢?按照你先前的观点,学佛者必须把个人的家庭和伦常道圆满了才能够成佛,那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弟子们都无法成佛,因为他们都是出家人,从世俗的角度,他们在家庭的义务和责任上,都算不上圆满。” “那学佛者也不能抛弃自己的家庭啊!王凤仪善人不是也让人们尽伦立命吗?” “对。在家的修行者与出家修行者不同,在家的修行者必须尽其自己本分和职责,这也是维系家庭和社会和谐,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。一个人丢掉了自己的本分和职责,就是丢命;一个人违背纲常伦理,就是丢了人道;性命和人道都丢了,还谈什么佛道!这也是历代圣贤讲伦常、劝忠孝的原因。但是,这不等于让人们执著在虚幻无常的事物上。” “一个人不执著、不重视自己的家庭和儿女,又怎能尽伦立命呢?” “佛法和圣人无过,过在凡众量小根薄,落于事物的两端。末法时期的许多人不忠不孝、不仁不义,连做人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了,所以天派王凤仪善人降世,善人以自身为忠孝仁义、尽伦立命之榜样,重启家庭伦理、社会道德之新风,被万人学习和仰慕,真乃圣人之风范!但这不等于让人们执迷在事物的形式上,王凤仪善人也没有让人们陷溺在家庭和儿女情长之中,而是说:‘人有妄想或有牵挂,就是循环没了。不会当人、不明道理,心就赎不出来。不满意、不知足,意就赎不出来。物不空、事不净,志就赎不出来。必须做一件事,了一件事,行一条道,了一条道,钻进去还能钻出来,不被世网迷住,才能赎出身来。’又说:‘成佛没有带着家成的,都是把小家庭抛开,拿天下为家,才能成佛。’又说:‘蚕作茧不是想永远住在里面,是要化个蛾从茧里飞出去。人做事也该如此,立一个会、办一所学校、做一个生意、过一个家,不是要老死在里面,不过是借他成我的道就是啦。’” “那么像我们这种人在家庭中该怎样做才算尽伦立命呢?” “这些在《王凤仪言行录·嘉言录》和《王凤仪性命哲学浅述》中讲得具体而详明,如王凤仪善人所说:‘道找一面,就是克己。自己要认不是,不找别人的不对。不论父母慈不慈,但问自己孝没孝?不问兄弟义不义,但问自己悌没悌?不管别人好不好,但问自己诚不诚?’这就是尽伦立命。” “那怎样才能使自己不迷在里面呢?” “有执著、妄想、牵挂,就是迷。学佛者必须在尘出尘,入世出世才能够获得解脱,如王凤仪善人所说的:‘必须做一件事,了一件事,行一条道,了一条道,钻进去还能钻出来,不被世网迷住,才能赎出身来。’” 写于:2011年07月22日 相关文章:
|
||
|